肾病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严重吗(视频)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严重吗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一种病理类型,相对属于比较严重病理类型。因为肾脏里有50%以下肾小球出现硬化,单个肾小球里又有不到一半出现硬化,故称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硬化其实相当于结疤,硬化后部分没有办法再逆转,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差,即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能够控制住概率不超过50%,而且起效也会比较慢,起效时间会比较长,有效果药物用到3个月以上才会有点效果。微小病变一般激素用2-3周以后会有效果,很多病人甚至可以完全缓解,查尿常规完全正常。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治疗效果比较差,一半以上会控制不住,最终会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2023-08-01
  • 什么是成人多囊肾(视频)

    什么是成人多囊肾
    成人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多见于双侧,表现为肾脏体积明显增大,其表面满布大小不等的囊肿,随着囊肿体积的增大,逐渐破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发生肾衰竭,伴发一系列的症状。多囊肾好发于任何年龄,若成人时期被发现,称为成人型多囊肾病;若婴儿时期被发现,称为婴儿型多囊肾病。
    2023-08-01
  • 多囊肾有哪些注意事项(视频)

    多囊肾有哪些注意事项
    多囊肾的注意事项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药物方面和饮食方面,因多囊是一个逐渐发展的疾病,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即临床尿毒症期。为了延缓多囊肾向终末期肾病的发展速度,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使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如抗生素类药物;或者避免食用大豆、豆腐等高蛋白饮食,减少肾脏的排泄力,从而缓解患者肾脏代谢压力。
    2023-08-01
  • 多囊肾的症状(视频)

    多囊肾的症状
    多囊肾是由于人体正常的肾脏逐渐被囊肿所替代形成,多囊肾的表面满布大小不等的囊肿,其体积比正常肾脏明显增大。临床上多出现囊内出血、囊内感染、多囊肾结石等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腹部疼痛、发热。随着多囊肾的发展,进入肾病终末期,患者出现尿毒症的症状,表现为少尿、身体浮肿、肾功能下降以及血液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升高。
    2023-08-01
  • 多囊肾肌酐高怎么控制(视频)

    多囊肾肌酐高怎么控制
    多囊肾出现血肌酐升高首先应用药物进行保肾排毒治疗,其次看有无特别大的囊肿,如果有且对肾脏的形态影响较大,应考虑手术处理。多囊肾病人的囊肿会不断的增大,随着囊肿增大,病人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好的症状,如血肌酐逐渐升高,这时可以给病人用一些传统的药物,如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进行保肾治疗,也可以用肾衰宁或者尿毒清、碳片等帮助病人排毒。除此之外,要看囊肿对肾脏的影响,如果囊肿较大且对肾脏的形态影响较大,会加重肾脏负担,需要处理。多选择去顶减压术,术后病人的囊肿对肾脏的压迫消失,肾功能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2023-08-01
  • 什么是慢性肾盂肾炎(视频)

    什么是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是指病程超过半年的发生于肾脏和肾盂的炎症,大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肾盂肾炎发生于肾脏,在儿科此类疾病归于泌尿道感染的范畴。慢性肾盂肾炎和尿路复杂情况密切相关,无尿路复杂情况时,慢性肾盂肾炎较为少见。常见尿路复杂情况包括反流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反流性肾病是指尿液动力学方向不正常,由于膀胱输尿管反流或肾内反流导致的肾脏疾病。 正常情况下,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过输尿管到膀胱,膀胱输尿管反流是指尿液从膀胱经过输尿管反流回肾脏。儿科膀胱输尿管反流较为常见,由于膀胱、输尿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神经源性膀胱、非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功能障碍,引起尿流动力方向异常。肾内反流多见于先天性肾积水、梗阻性肾积水。梗阻性肾病是指各种原因包括尿路结石、肿瘤等引起的尿液流动障碍导致的肾脏疾病。反流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都容易合并感染,长期迁延不愈可以引起肾脏纤维化和变性,发生慢性肾盂肾炎,最终影响肾脏功能。如果没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最后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2023-08-01
  • 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视频)

    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具体情况如下: 1、血尿:以阶段性肉眼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为主要特点,相差镜检畸形红细胞比例较高; 2、蛋白尿:以球性蛋白尿为主,可见中大分子蛋白尿。重者表现为明显水肿,合并肾功能不全、感染等并发症,称为肾病综合征; 3、水肿:以面部水肿为主的肾炎性水肿,也可以下肢至全身的肾病性水肿为主; 4、肾性高血压; 5、肾功能不全:病程迁延,最终导致尿毒症。
    2023-08-01
  • 慢性肾炎如何与急性肾炎区分(视频)

    慢性肾炎如何与急性肾炎区分
    其实相对比较容易区分,慢性肾炎顾名思义已经有慢性肾病,有慢性肾炎的病史,恐怕还不只是短期。在发病过程当中,导致他加重的一些因素,包括受寒、着凉、感冒、熬夜、过敏,还有各种感染,肺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血压、血糖、风湿、狼疮等都可以导致加重,包括使用的一些药物,肾功能损伤会进一步加重。急性肾炎来说,既往没有病史,有的有前驱感染,突然出现肾脏短期的急性损伤。急性肾炎在1-2个月,如果治疗得当,或者有自愈性,甚至1-2个月可以完全缓解,好了以后就可以彻底疗治愈。慢性肾病得把不良因素去除后,包括一些药物性的损害,血压、血糖控制达标,避免劳累、注意休息、饮食要低盐等,把这些因素做到位以后,慢性肾炎的症状可以缓解,但是慢性肾病去除不了,急性肾炎可以完全治愈。
    2023-08-01
  • 蛋白尿对慢性肾炎的预后有什么影响(视频)

    蛋白尿对慢性肾炎的预后有什么影响
    蛋白尿是临床独立的检测慢性肾病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在我们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也非常重大。蛋白尿的多少预示着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换句话说,如果蛋白尿越多,尿中的蛋白越多,漏出越多,标志肾脏损伤越重,说明肾小球的基底膜、肾小管等这些功能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反之,如果尿蛋白越少,就说明肾功能得到了恢复。所以蛋白尿对慢性肾病是一个预测指标,也是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指标,所以它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2023-08-01
  • 慢性肾炎如何治疗(视频)

    慢性肾炎如何治疗
    慢性肾炎要看病理,国内最常见的慢性肾炎病理类型叫IgA肾病,IgA肾病一般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尿异常。可能感冒之后或嗓子疼之后在数小时到数天之内出现尿血或尿蛋白加重,这种叫IgA肾病。做肾穿刺看到肾组织中有IgA沉积,IgA肾病的出现之后要看尿里面蛋白的比例再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尿蛋白量在1g以内,一般保守治疗,包括中药、西药ACEI、ARB类来治疗就可以了; 2、尿蛋白量大于1g,观察3-6个月,如果3-6个月这些蛋白没有恢复或下降没有达到50%,这时就要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 IgA肾病最重要的是要预防复发,预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呼吸道的防护,因为IgA肾病往往是咽炎后的尿血。所以咽炎、扁桃体炎要控制好,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来控制,还要注意预防肠道腹泻、感染。如果肠道腹泻、感染之后出现IgA加重也会导致尿血,所以要避免嗓子疼、拉肚子。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