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

  • 什么药物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视频)

    什么药物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凡能够导致肾损伤的药物,一般均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常见药物通常包括不明来源的中药、保健品、草药、土方等,抗菌素、止疼药也有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肾脏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常见的外界因素影响就是药物,常见为药物不明来源的中药。中药对治疗肾脏病有好处,但如果用药不规范,有时肾毒性药物用量较大或者用时较长,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常见为马兜铃酸肾病,早期即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单次大量使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直至达到急性肾衰竭,甚至出现尿毒症,所以此类药物尽量不要使用。另外,保健品中的添加剂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其他草药、土方等极有可能含有损肾药物,所以通常不提倡病人应用。
    2023-08-01
  • 如何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视频)

    如何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肾衰竭包括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引起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一、急性肾衰竭:1、肾前性的因素,如腹泻、失血等引起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2、某些肾脏疾病,如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安卡相关性血管炎或者新月体IgA肾病、新月体狼疮性肾炎;二、慢性肾衰竭:常因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损害,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病。因此对于肾衰竭的患者,要明确引起肾衰竭的原因,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从而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如果是急性肾衰竭,常常通过积极干预,肾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2023-08-01
  • 喝水多对肾脏有影响吗(视频)

    喝水多对肾脏有影响吗
    喝水多对于肾脏通常没有不良影响,即便肾功能明显下降,喝水在多数情况下并无过大问题。喝水在以下几种情况对身体有害: 1、严重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严重浮肿,通常需使用大量利尿剂,甚至透析脱水将水分从体内排出; 2、患者有心衰症状,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利尿剂,才能避免发生水钠潴留的情况,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衰时喝水多也会产生危害。 尿量正常的患者,喝水多并不会增加患者的肾脏负担,不必对饮水量进行特别严格限制。
    2023-08-01
  •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视频)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
    慢性肾脏病最严重结局是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慢性肾脏病例如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经过数年或数十年治疗,肾功能逐渐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显示下降至15ml/min,可诊断尿毒症。此时肌酐上升至442μmol/L左右,血肌酐如果超过707μmol/L则已为终末期尿毒症。慢性肾脏病被称为隐形杀手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可能为尿毒症,此类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原有肾脏病出现无法解释的病情变化,或新近发现不明原因肾功能损害,需进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可帮助确诊是急性或慢性肾脏病。经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
  • 血肌酐高说明什么问题(视频)

    血肌酐高说明什么问题
    血肌酐是一种尿毒症毒素,水平高低代表肾脏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肾脏疾病大多呈慢性增长,部分患者肾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血肌酐逐渐升高,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大部分轻症患者和经过治疗得到较好控制的稳定患者,终身不会发生严重的肾脏损害,亦不会发展为尿毒症。 血肌酐对肾功能不是敏感指标,但当肌酐超出正常范围时,则代表肾脏损害较为严重。因此规范治疗,将肌酐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肾病患者血肌酐升高值代表肾脏功能损害程度,肌酐越高残存肾单位逐渐减少,因此肌酐升高速度逐渐加快。肾病重在早期规范治疗,稳定肾功能可确保肾脏健康,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
  • 尿毒症会不会传染(视频)

    尿毒症会不会传染
    尿毒症为多种慢性肾脏病所致的肾功能严重受损,其并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种条件,而尿毒症多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蛋白尿、高血压得不到控制,可逐渐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方向发展;2、糖尿病肾病:随着病变进展,蛋白尿可逐渐增多引起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及出现浮肿,肾功能逐渐衰竭;3、高血压肾损害: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 尤其血压控制不佳时,会引起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最终向尿毒症方向发展;4、多囊肾: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亦会最终发展至尿毒症。部分传染性疾病可导致肾脏受损,但尿毒症并无传染性。尿毒症并发症包括肾性贫血、代谢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亢进等,因此尿毒症主要针对原发病及并发症进行治疗。
    2023-08-01
  • 肾衰竭到尿毒症要多久(视频)

    肾衰竭到尿毒症要多久
    肾衰竭到达尿毒症的时间,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到达尿毒症的时间不一定,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期限,以下是具体内容:1、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即高血压所导致的肾脏损害,如果血压控制达标,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甚至控制在120/80mmHg以下,此时患者肾脏病进展就比较缓慢,可能需要10年,甚至10年以上,才会到达尿毒症期;2、增生硬化性IgA肾病:通常4-5年患者就会进入尿毒症期;3、糖尿病肾病:如果糖尿病、肾脏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受累,这时慢性肾脏病进展非常迅速,到达尿毒症的时间明显缩短。如果血肌酐到达300μmol/L或400μmol/L以上,可能2-3年的时间患者就会进入尿毒症阶段。患者的原发病必须积极控制,如果患者有贫血,需要控制贫血,血红蛋白要控制到110-120g/L。同时血压需要达标,血压最好控制140/90mmHg,如果有尿蛋白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另外需要控制钙磷代谢紊乱,使血钙、血磷、iPTH(甲状旁腺激素)达标。只要提前对临床表现进行治疗,患者从肾衰竭到达尿毒症的时间就会延长,对预后有益。
    2023-08-01
  • 尿毒症早期能治愈吗(视频)

    尿毒症早期能治愈吗
    尿毒症早期多半不能治愈。引起尿毒症的原因通常是慢性肾脏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进而出现肾功能减退,即慢性肾功能不全或者慢性肾衰竭,此时的治疗原则如下:1、控制原发病:主要是针对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针对糖尿病肾病,需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针对高血压,甚至还需要控制血压。针对免疫系统疾病,比方狼疮性肾炎导致的肾功能损害,需要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控制病变的活动等;2、延缓肾脏病快速进展:治疗包括低盐饮食,减少或者控制蛋白质饮食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等,并且要结合尿毒症并发症进行治疗。比方需要纠正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最终的治疗目的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进入到透析阶段的时间。
    2023-08-01
  • 肌酐130一般多久到尿毒症(视频)

    肌酐130一般多久到尿毒症
    血肌酐130μmol/L多久发展至尿毒症,取决于血肌酐增高的原因,更关键的是取决于是否进行规范性治疗与随诊。血肌酐130μmol/L,应寻找引起血肌酐增高的原因,比如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或者是其他疾病引起血肌酐增高,不同的疾病,肾脏病变的进展速度不同,具体如下: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肌酐130μmol/L,可通过选用RAAS阻断剂,如ACEI、ARB,充分应用,控制血压,同时针对蛋白尿进行治疗。若蛋白尿较多或者肾脏病变处于活动期,可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多数患者通过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即使血肌酐130μmol/L,若经过合理的规范化治疗,肾功能可长时间地受到保护,不会很快发展为尿毒症;2、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充分选用RAAS阻断剂,如ACEI、ARB,将血压控制好,饮食上注意低蛋白饮食,也可长期保持肾功能稳定。若蛋白尿较多或者血压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使用肾损伤的药物,即便血肌酐为130μmol/L,也容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
    2023-08-01
  • 尿酸高会引起尿毒症吗(视频)

    尿酸高会引起尿毒症吗
    长期高尿酸可以引起尿毒症,因为尿酸大部分经过肾脏滤过、排泄,当血中尿酸长期增高,肾脏排泄负担持续加重,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肾小管间质,引起慢性炎症。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尿酸性肾病,导致肾间质纤维化,逐渐出现肾脏疤痕,最后导致尿毒症。 血尿酸急性增高时,尿酸盐结晶甚至可以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而出现急性肾衰竭。因为儿童高尿酸血症病因较多,包括尿酸排泄减少、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以及继发于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肾脏疾病、服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等。因此,发现高尿酸血症时应该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降尿酸治疗。高尿酸患者平时应多饮水,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淀,同时合理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