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

  • 什么是先天性膀胱输尿管反流(视频)

    什么是先天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正常情况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活瓣,会让尿液从肾脏输尿管流到膀胱,阻止膀胱尿液流回到输尿管和肾脏里。膀胱输尿管反流,是由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活瓣功能先天性不全,导致尿液反流回到输尿管及肾脏里,原发性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常见于儿童。 据报道,大部分泌尿系感染的患儿之中,膀胱输尿管的发病率高达20%-40%。由于反流的存在,常引起小儿反复上尿路感染,进而出现肾实质损害,导致肾脏发育延迟、瘢痕肾形成,进展为反流性肾病,并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是神经源性膀胱或者后尿道瓣膜引起。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孩子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泌尿系感染。
    2023-08-02
  • 孕妇尿检白细胞偏高怎么办(视频)

    孕妇尿检白细胞偏高怎么办
    孕妇尿检如白细胞偏高,且白细胞总量非常高,同时红细胞也较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泌尿系B超,观察有没有特殊情况; 2、考虑白细胞、红细胞是由感染造成,可以给患者做尿细菌培养,取中段尿,经过培养以后,观察有没有病原体,如细菌; 3、针对其它病原体做筛查,如支原体、衣原体类; 4、请妇科、产科医生判断有无妇科、产科方面的原因; 5、如果合并有蛋白,还可以到肾内科去鉴别一下有没有肾病的因素。
    2023-08-02
  • 孕妇尿常规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孕妇尿常规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孕妇尿常规白细胞偏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病理性原因:存在泌尿系感染,比如细菌性膀胱炎、尿道炎类疾病,或者上尿路疾病,包括肾、输尿管有结石、感染疾病,这些疾病均会导致尿白细胞超标,但并非尿里有白细胞一定有感染; 2、生理性原因或者妇科、阴道局部刺激,有阴道炎表现,尿里存在少量白细胞; 3、检查方面误差或肾病,也可导致尿里有白细胞。
    2023-08-02
  • 尿蛋白阳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尿蛋白阳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尿中有蛋白增加,尿常规可以检测出来或者24小时尿蛋白含量超过150mg时,可诊断为蛋白尿。通常蛋白尿阳性的原因分为以下两种: 1、生理性蛋白尿,一般多见于发热、寒冷,或者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以后,有些病人因为体位改变出现体位性蛋白尿,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一过性开放,进而使一部分蛋白滤过,并且超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使得尿液中出现蛋白。但生理性蛋白尿属于暂时性,无需特殊治疗自行康复; 2、病理性蛋白尿,一般由于疾病导致患者尿蛋白持续存在,比如肾小球肾炎、免疫性肾病、淀粉样肾病,以及肾小管有损伤、坏死,或者是由糖尿病、高血压诱发肾脏病变等,引起尿中蛋白含量增加。若排除生理性蛋白尿后患者出现尿蛋白增加,建议应该及时到肾内科就诊,明确病因。
    2023-08-02
  • 尿白细胞怎么回事(视频)

    尿白细胞怎么回事
    尿白细胞有很多原因可以造成,具体如下: 1、最常见的原因是泌尿系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多数是细菌,最常见的细菌是肠道来源的大肠杆菌等。泌尿系出现感染后,尿里面通常会有白细胞超标,所以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2、内科的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类疾病,也会出现尿白细胞超标; 3、女性在生理期或者有阴道炎表现,也会导致尿内白细胞超过正常水平,临床较为少见,需个体化分析原因。
    2023-08-02
  • 小孩尿蛋白(+)能治愈吗(视频)

    小孩尿蛋白(+)能治愈吗
    小儿蛋白尿能否治愈要根据导致蛋白尿原因及患儿病情决定。若蛋白尿(+)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积极抗感染治疗,蛋白尿可恢复。而运动性蛋白尿去除诱因后,也可恢复。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多见于瘦小体型患儿,患儿长胖一些可去除诱因,蛋白尿可恢复。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蛋白尿(+)时,要根据临床及病理进行治疗。若对激素敏感,或病理改变是微小病变型,一般治疗反应较好,绝大部分肾炎综合征病人蛋白尿可恢复。但慢性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临床治愈可能性比较小。此时若检查尿蛋白呈阴性,还要看肾功能、血肌酐是否增高。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会影响寿命吗(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会影响寿命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伴随心血管、脑血管硬化,属于全身性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出现下肢静息痛、下肢皮肤破溃、坏死,疼痛较剧烈,若不及时镇痛治疗,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危及寿命。此外,下肢缺血坏死,坏死组织产生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致肾病综合征,影响患者寿命。因此,应及时镇痛治疗,并避免坏死组织产生毒素进入血液。
    2023-08-02
  • 双下肢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双下肢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肢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引起下肢水肿的疾病非常多,遇到水肿性疾病要相加鉴别,针对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一般引起水肿的原因有两种: 1、全身性疾病及下肢水肿,仅是全身疾病的部分表现和局部病变引起,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常见的全身性疾病有心力衰竭引起的心源性水肿;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引起的肾源性水肿;肝炎等肝脏病变引起的肝源性水肿,还有营养不良性水肿、炎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药物性水肿和特发性水肿; 2、局部病变引起的水肿,最常见于淋巴管阻塞引起的淋巴性水肿。还有一部分是下肢静脉引起的水肿,比如下腔静脉阻塞或者是下肢髂骨静脉疾病引起的静脉性水肿。还有由于瓣膜回流功能不全导致的下肢水肿。炎症性水肿,变态反应性水肿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还比较见于妊娠中毒症,硬皮病或者皮肌炎等。
    2023-08-02
  • 双下肢水肿的原因(视频)

    双下肢水肿的原因
    双下肢水肿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很多病人都是由于发现下肢腿肿后来医院就诊的。导致双下肢水肿的原因非常多,在疾病因素上,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脏疾病:当发生心力衰竭时,尤其右心功能不全时会导致水肿现象的发生,又特别容易发生在身体下垂部位,所以下肢水肿很常见,需要完善心脏超声、BNP的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心力衰竭; 2、肾脏病:比如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情况; 3、双下肢血管疾病:比如发生下肢动脉的问题,或者下肢静脉存在血栓,也有可能出现下肢水肿; 4、各种原因的营养不良,肿瘤等因素所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均会出现双下肢水肿。
    2023-08-02
  • 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原因(视频)

    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原因
    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原因,最为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会累及靶器官,容易造成心力衰竭、高血压肾病、肾功能衰竭。过高血压影响到大脑,会出现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会影响全身动脉,当血压过高时会造成动脉撕裂,而发生主动脉夹层。除了高血压因素以外,主动脉夹层撕裂原因还可以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如果存在于主动脉,并且造成局部的主动脉病变,非常容易发生变异而发生夹层。主动脉溃疡性疾病也可以导致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或者其他发育异常,都可以出现类似情况。如果发生主动脉夹层,必须要及时就诊,因为主动脉夹层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类疾病。主动脉夹层撕裂患者会出现剧烈、持续不能缓解的撕裂样疼痛感,可以有双臂血压测量时不对等的情况,通过主动脉CTA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