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

  • 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怎么治疗(视频)

    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怎么治疗
    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不全,首先是治疗它的基础病,即高血压。积极控制血压,尽量使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常用的降压药主要是CCB类、ACEI类和ARB类,还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进行治疗。同时还可纠正影响或者加重肾功能衰竭的可逆因素,比如纠正水液缺失、水钠缺失,纠正心力衰竭,积极抗感染治疗,这些因素都可使肾衰加重。 首先应积极抗感染治疗,治疗心力衰竭,纠正水钠缺失。如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常合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根据患者目前的肾功能情况,选用三代头孢进行抗炎治疗。这样可保护肾功能,避免肾毒性药物使用对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然后是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比如肾性贫血,使用促红素或者铁剂,纠正贫血。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口服碳酸氢钠制剂或者静脉输注,纠正酸中毒。出现电解质紊乱,比如高钾,是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给予降钾治疗。 所以,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是综合性,不能采用单一手段进行治疗。另外,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可采用中医治疗手段,比如中医灌肠,通过灌肠可促进毒素的有效排出,也是不错的治疗方法。
    2023-08-01
  • 皮肌炎预后如何(视频)

    皮肌炎预后如何
    皮肌炎在风湿免疫病当中是相对复杂的、预后也相对差的一种疾病。影响预后差的因素,主要有年龄、男性、吞咽困难、延误诊治、肺和心脏受累、抗合成酶抗体阳性,都是导致预后差的因素。发病第1年,皮肌炎病人病死率是最高的,占总死亡人数的50%。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恶性肿瘤。发病1年以上的病人,死亡原因和1年以内的病人是相似的,主要的死亡原因还是间质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就是肺部受累和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也是预后差的重要预测因素,如果皮肌炎发病年龄比较大,预示着预后不佳。 皮肌炎患者,常规的应该进行拍胸片,还要做肺功能检查,如果怀疑病人有肺间质病变,需进行高分辨的胸部CT扫描来确认。有人认为皮肌炎是副肿瘤综合征的表现,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容易导致肿瘤的发生。病人一旦确诊了皮肌炎,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持续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以使患者受益,减少相对危险度,提高生存时间。
    2023-08-01
  • 皮肌炎患者总是低烧怎么办(视频)

    皮肌炎患者总是低烧怎么办
    皮肌炎患者总是低烧,大概有几个原因: 1、本身有感染,尤其用了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后,有些慢性感染,比如结核、慢性肠道感染、慢性肺部感染等,所以要注意排查,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病情没有控制住,皮肌炎是可以引起发热的; 2、当然激素量大或者给他足量就不发热,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激素用足,还是可以发热的,所以皮肌炎在治疗时,激素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有发热的病人,一开始激素都给足量,一般都给12片,到两个月的时候,才慢慢减,一点一点减,越往后减的越慢,保证疾病不复发,要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减激素; 3、全国有个倾向,一旦不发热,减激素减的较快,反反复复减的快、发热、复发,最后造成慢性发热,这样就不好处理,而且每次发作内脏损害一次,病人还是应该很好的和医生配合,只要发热定期复查,把感染排外,是不是激素量用的不合适,激素量不够,或者减的太快,注意这些问题,这个问题还是能解决的。
    2023-08-01
  • 皮肌炎会发生哪些感染(视频)

    皮肌炎会发生哪些感染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紊乱以后所引起的皮肤肌肉发炎,进而出现相应的症状,部分患者合并明显的肺间质纤维化或间质性肺炎。皮肌炎本身是一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并非感染性疾病,但皮肌炎患者症状比较重,患者为了能够控制皮肌炎的发展、挽救生命,会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各部位感染都有可能发生,比较多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而皮肌炎患者多合并间质纤维化或肺间质病比例较高,所以与肺部感染难以鉴别,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除了肺部感染以外,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皮肤感染等,在皮肌炎患者中都有可能发生。
    2023-08-01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视频)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心衰; 2、心脏增大; 3、房性心律失常:如多发房早、阵发性房颤,甚至持续性房颤; 4、由于二尖瓣狭窄,血液在左心房回流受阻,可以出现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形成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甚至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5、在瓣膜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发热,甚至出现赘生物脱落; 6、肺部感染; 7、长期的心房增大可以压迫食道,出现吞咽困难。
    2023-08-01
  • 新生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需要治疗吗(视频)

    新生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需要治疗吗
    动脉导管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通道,一般在生后几天到1个月可以自然闭合,如果没有闭合,即为动脉导管未闭。当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较小时,患儿的症状不严重,可以定期观察,随患儿年龄增长,必要时可通过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手段进行治疗。 如果是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血液从主动脉到肺动脉的分流量较大,患儿容易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肺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甚至在新生儿床旁进行手术,将动脉导管进行结扎或者夹闭。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较多,首先是慢性疾病,所谓慢性疾病就是一个终身疾病,患者要对该疾病有清醒的认识。该病主要造成的危害是关节破坏,是所有的风湿病对关节破坏最严重或者唯一造成骨质破坏的慢性免疫性关节炎。造成骨质破坏之后,患者在早期可能并没有太明显感觉,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出现关节畸形变形,最终残疾,这时对患者影响非常大。 另外,其实不光是累及到关节,还会累及到其它脏器,比如累积到眼角膜造成角膜炎、结膜炎影响视力,累及到肺或者累及到胸膜造成肺部阴影,部分人可能会认为是肺癌或肺部感染,甚至会采取切除术,这样就会造成较大伤害,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做手术,在治疗类风湿的药物的控制下就可以控制病情,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水、皮肤血管炎。在治疗类风湿的过程中,一些药物可能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千万不能因为有伤害就不用药,因为药物副作用可以监测和控制,如果类风湿患者不用药,则没有办法控制患者病情。
    2023-08-01
  • 早上发烧是怎么回事(视频)

    早上发烧是怎么回事
    早上发烧指体温超过37.2℃,甚至达到38.0℃或39.0℃以上。早上发烧包括感染性发烧和非感染性发烧,常见分析如下:1、感染性发烧: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等,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均可以引起发烧。此外也可能是普通感染,比如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发烧,也可能是特殊感染,比如结核、非典型病原体等,也可以引起发烧;2、非感染性发烧:包括结缔组织病、严重过敏、肿瘤、高尿酸血症以及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脑部病变,导致脑部的体温调定点上移,比如脑出血、脑梗死引起的发烧。无论是感染性发烧,或者是非感染性发烧,医生通常会经验性地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果治疗失败,则考虑非感染性原因,需给予系统检查,以查明感染原,具有定位体征,才能进行对因治疗。当出现发烧后,尤其是超过38.0℃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助鉴别、治疗。
    2023-08-01
  • 孕晚期发烧对宝宝有影响吗(视频)

    孕晚期发烧对宝宝有影响吗
    在孕晚期,孕妇出现低热,体温在37.4-37.8℃之间,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特殊严重的影响。建议孕妇多喝温水,适当地对症治疗、降温,就会使低热情况得以改善。但是如果孕晚期发生高热不退,体温持续38℃以上,甚至持续性的弛张热,也就是连续1-2天高温在38℃以上,就要警惕发生了严重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或者宫内感染。最严重的就是最后一种子宫内感染,如果一旦发生宫内感染,就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3-08-01
  • 做完腰椎手术后发烧怎么回事(视频)

    做完腰椎手术后发烧怎么回事
    做完腰椎手术后患者发烧,常见原因如下:一、生理性因素:做完腰椎手术后3天内,患者会出现低烧,通常不超过38℃,可能是手术后局部的吸收热,为术后血肿吸收后产生的正常反应。二、病理性因素:如果患者出现高于38.5℃的发烧,考虑是病理性因素,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1、基础疾病:比如肺部有气管炎或肺部有长期吸烟的病史,造成患者呼吸不畅,不能有效排痰,而引起肺部感染;2、伤口局部感染:应根据患者症状判断,可完善血液分析,做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检查。如果患者有咳嗽、咳痰,可以做痰液培养确定病因。如果患者出现寒战、高烧时,可以取血液做血液培养,甚至可以做药物敏感试验。如果是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术区域疼痛、皮肤红肿、窦道形成,甚至局部破溃、流水、不能下地活动,局部应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局部是否发生感染,同时拍片了解局部情况。患者可通过各方面的因素分析,比如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是否发生感染。如果发生感染,患者应根据部位和情况决定是保守的抗生素治疗,还是需要手术打开清创。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