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

  • 患了胰腺炎能治好吗(视频)

    患了胰腺炎能治好吗
    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可以治愈,慢性胰腺炎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控制症状。胰腺炎发病原因很多,分为很多类型的胰腺炎,具体类型如下:1、酒精性胰腺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胰腺炎:通过禁酒,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治愈后可以减少复发。胆石症引起的胰腺炎要进行病因治疗,对于有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的胰腺炎,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或者是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取石,减少基础疾病导致的胰腺炎;2、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需要低脂饮食,通过降脂药物降低高血脂,可以减少自发性胰腺炎的发生;3、肿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对于肿瘤引起的胰腺炎要进行病因治疗,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只能通过化疗或对症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分为1型和2型,预后良好。但是可能需要进行激素治疗,患者症状不明显时可以定期观察。
    2023-07-31
  • 吃什么对胰腺炎有好处(视频)

    吃什么对胰腺炎有好处
    对胰腺炎有好处的食物种类,需根据疾病本身决定。急性胰腺炎需要禁食,所以急性胰腺炎在恢复后需多补充营养物质,主要是减少摄入过于油腻的食物,而需摄入蛋白质、淀粉、蔬菜和水果。针对慢性胰腺炎,主要应少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因为慢性胰腺炎胰酶分泌量不够,油腻食物摄入后可引起消化不良,严重时可导致腹痛。所以慢性胰腺炎患者主要需进食易消化食物,也应摄入蔬菜、水果、淀粉类食物,避免营养不良。可适当补充动物蛋白,如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清蒸鱼,奶制品也可适量食用。
    2023-07-31
  • 吃一点东西肚子就胀很大怎么回事(视频)

    吃一点东西肚子就胀很大怎么回事
    有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平日少量进食后会出现明显腹胀、腹部变大的情况,通常是由消化不良引起。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器质性消化不良与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相关,如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以及结肠炎症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患者经过胃肠道检查后,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但患者消化道动力不足,或者存在菌群失调。进食后肠道中细菌分解食物产生过多气体,患者则会出现明显腹胀的情况。 若出现上述情况,鼓励患者增强运动,从而达到增加胃肠道动力的目的。平时也可服用益生菌改善胃肠道菌群失调,帮助消化道细菌进行消化。同时建议患者服用消化酶,消化酶中含有二甲基硅油,对于缓解腹胀效果更加明显。
    2023-07-31
  • 消化不良胀气怎么办(视频)

    消化不良胀气怎么办
    消化不良胀气在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不管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还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病人消化不好伴有腹部胀满;不管上腹胀还是中下腹的胀满都很常见。特别在当下,好多病人吃了以后消化不好,食后胀的更厉害,检查又没有大的问题。这种病人就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有原发病,比如胃病、慢性胃炎、溃疡、炎症,要去积极治疗。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要积极治疗。慢性胰腺炎也要从慢性胰腺炎的角度积极治疗。慢性肝炎、脂肪肝的病人都容易引起腹胀。除了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医可以辨证施治,一方面健脾,一方面理气,通过健脾理气进行消胀,既帮助消化,又解除胀满,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比西医对症治疗效果更好,而且远期疗效也更好。
    2023-07-31
  • 胃镜肠镜都没事还肚子隐痛怎么办好(视频)

    胃镜肠镜都没事还肚子隐痛怎么办好
    腹痛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消化系统存在胆囊结石、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急性和慢性胰腺炎、阑尾炎、憩室炎等; 2、泌尿系统存在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3、妇科存在痛经、卵巢囊肿、宫外孕、黄体破裂等; 4、功能性疾病,例如胃肠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以上疾病都会引起不同程度腹痛,部分疾病通过胃肠镜检查无法发现和诊断,所以需要其它检查方式帮助医生进行诊断,例如B超、CT、磁共振等。对于部分功能性疾病还可以应用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并观察疗效。 所以腹部隐痛胃肠镜检查无异常,说明病因尚未明确,还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1
  • 功能性胃肠病鉴别诊断(视频)

    功能性胃肠病鉴别诊断
    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需与器质性疾病,特别是胃肠道肿瘤进行鉴别,如不明原因的消瘦、体重减轻、极度乏力、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便血、呕血或不明原因的发烧、长期低热等,均需引起警惕,特别是年龄40岁以上的患者,需注意胃肠道肿瘤或其它部位肿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行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甚至病理学检查,鉴别属于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属于哪一类型疾病,是消化性溃疡、肿瘤、慢性肝病、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继发性消化不良或肠道功能紊乱等疾病。
    2023-08-01
  • 上吐下泻发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上吐下泻发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果患者出现了上吐下泻,伴随发热,通常可考虑以下几种原因:一、胃肠道炎症感染:1、若患者既往有胃肠道功能受损及功能紊乱,或者进食时多吃油腻、生冷的食物,会造成胃肠道刺激,导致上吐下泻、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2、如果慢性消化系统脏器出现功能紊乱,或者既往有慢性炎症,在特殊诱因下炎症急性发作,包括急性胆囊炎或者既往有慢性胰腺炎,在暴饮暴食的情况下,胆结石在出现进餐过多、大量饮酒的情况下,也会有上吐下泻、发烧的情况。对于慢性阑尾炎患者,如果出现明显化脓菌感染急性发作时,也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胃肠道炎症感染通常包括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或者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阑尾炎,且在患有此类疾病时会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上吐下泻,伴随发热的情况。二、非消化系统炎症感染:比如盆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者严重时出现呼吸道感染,也会在些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导致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且伴随发热。
    2023-08-01
  • 哪些情况不建议行逆行性胰胆管检查术(视频)

    哪些情况不建议行逆行性胰胆管检查术
    不建议行逆行性胰胆管检查术的情况,有一些情况下不建议患者做,具体如下: 1、上消化道狭窄梗阻,内镜不能到达十二指肠降部; 2、患者一般情况差,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等其它内镜检查禁忌; 3、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4、非结石嵌顿性急性胰腺炎或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5、对碘过敏的患者。都是ERCP检查的禁忌症。
    2023-08-01
  • 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视频)

    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各种损害造成胰腺出现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恢复之后,会有瘢痕形成,会出现纤维化,再次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瘢痕、纤维化的再次出现,最终胰腺缩小、胰腺硬化称之为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如下: 1、酒精:饮酒为最可能造成慢性胰腺炎的原因,大量的饮酒患者中,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6%-30%,所以慢性胰腺炎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能饮酒; 2、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任何原因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多次发作,会导致患慢性胰腺炎的几率增加; 3、一些特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特别为女性或者中年以上,并且伴有一些其他疾病的患者,要考虑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的因素,患者需要查血,查看免疫球蛋白IgG4是否明显升高; 4、如果患者的家庭成员中慢性胰腺炎患者较多,或者胰腺炎反复发作,则需要考虑患者是否伴有家族遗传性的胰腺炎,患者是否出现一些基因的变化,此情况下,患者甚至可能需进行一些基因检查。对于大多数的患者而言,戒酒是避免慢性胰腺炎的最重要手段。
    2023-08-01
  • 慢性胰腺炎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慢性胰腺炎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慢性胰腺炎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或者持续性的腹痛,饮食应注意以下方面: 1、禁酒、戒烟、少食多餐、高纤维素饮食,避免过量的高脂、高蛋白饮食、控制糖的摄入量; 2、长期慢性胰腺炎多伴营养不良,可有计划地给予肠外或者肠内营养支持; 3、消化不良、腹泻患者,应加强给予大量外源性的胰酶制剂,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12、叶酸,适当补充多种微量元素。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