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

  •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在护理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密切的观察症状,因为急性心衰的病病情很重,有时需要抢救。比如急性左心衰,端坐呼吸非常严重,要注意血压、心率、生命体征,要密切的进行观察; 2、注意出入量,因为这种病人往往水肿比较明显,如果液体潴留量多,对回血血量增加,负荷增加,应该要护理上一定要注意记出入量; 3、在用药的过程当中,根据出入量,调整利尿药的剂量和给药时间,这是西医的治疗; 4、中医的护理也是一样,一定要看叫四征寒热、症状、喘促、饮食的情况和大小便的情况,要进行辨证用药,所以护理非常重要。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特征(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特征
    急性心力衰竭的特征有劳累性呼吸困难或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史,比如说做了什么事情之后出现呼吸困难,有些病人是夜间睡觉的时候,半夜突然呼吸困难,必须坐起来才能缓解症状,一般都有高血压的病史,肺炎、肺部感染,有过度的大量的快速输液。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以达到30-40次/分钟以上,嘴唇发绀,严重的患者可以咳粉红色的泡沫样痰。不严重的患者出现咳嗽,可能不会有泡沫样痰,在临床上叫做间质性的肺水肿。如果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咳粉红色泡沫样,就是肺泡性肺水肿,患者会被迫坐起来,本来是平躺的,坐起来觉得比较舒服,全身大汗淋漓,病情非常的危急,可以昏迷,危重的时候导致病人昏迷,直接死亡。发病之初可有一过性的血压升高,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并且没有得到缓解,血压可以持续下降,直至休克。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如何治疗(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如何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与肺部感染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急性肺部感染会增加全身的氧耗,加重心脏负担,加重急性心衰的发作。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又会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所以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一定要双管齐下,既要控制心衰又要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急性心衰的治疗,就是强心、利尿、扩血管。患者采取半坐位,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急性心衰的病人对于水分入量是严格控制的,所以一定要监测其24小时的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肺部感染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尽早地促进痰液排出,进行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同时要积极寻找病原菌。一旦有了明确的病菌之后,要根据药敏结果调整药物。如果已经合并呼吸衰竭,就建议要用机械通气治疗。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怎么治疗(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怎么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是非常凶险的,死亡率非常高,所以治疗必须争分夺秒,而且是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患者要采取半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如果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都不能改善症状,可以考虑面罩无创的呼吸机吸氧。如果这种情况之下还是不行,就要考虑立马进行气管内插管,给予有创的呼吸机治疗; 2、患者要尽快给予心电监护,主要是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3、尽快建立静脉给药通道,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有可能的情况下还要给予机械辅助循环,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休克的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4、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置入动脉导管、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停留尿管,记录24小时的尿量,来指导临床的工作; 5、如果合并感染还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其中纠正休克重要的措施就是及时补充有效的血容量,纠正心律失常。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在慢性心衰的基础上,或者是急性发作。它主要是在数天或数小时之内加重,或者是在数分钟之内会危及生命。它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晕厥或者心跳骤停,甚至死亡。急性肺水肿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心慌、心悸、胸闷、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阵阵咳嗽、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咳出大量泡沫痰,更严重的会从口腔或鼻腔涌出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痰,此时患者血压开始会升高,如果不及时抢救,会进一步发展为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为烦躁、焦虑、血压进一步下降,伴有大汗、肢体冰冷;如果进一步发展下去就会晕厥,伴有神志模糊、意识丧失;如果不进一步治疗,一般几分钟之内就会进入死亡期,而且几乎是不能够逆转的。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代偿方式(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代偿方式
    实际所有的心力衰竭无论是急性慢性,自身机体都会有各种的代偿方式,比如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出,因为心肌坏死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的射血就会减少,这时身体就会发动交感神经系统,首先表现为心率会增快,外周的血管会收缩,病人可能出现外周血液供应少,四肢温度降低,尿量减少。所以心力衰竭时,整个机体全面代偿,比如转化酶抑制剂,即RAS系统,在出现心力衰竭的时候,尽管是急性心力衰竭,系统也会很快调动它代偿。
    2023-08-01
  • 二尖瓣关闭不全能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二尖瓣关闭不全能打新冠疫苗吗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若未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可酌情考虑注射新冠疫苗,但尚需除外以下相关禁忌:1、既往对各种疫苗或疫苗辅料成分过敏者,尤其是过敏性体质患者,通常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2、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导致患者发热且处于急性期,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3、未控制的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等,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4、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情况,如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口服治疗期间,HIV感染患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低下者,均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5、如孕妇、癫痫患者等特殊人群,亦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
    2023-08-02
  • 心力衰竭如何分类(视频)

    心力衰竭如何分类
    心力衰竭的分类方法如下: 1、心力衰竭的发生速度:分为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2、心力衰竭的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指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指体循环淤血; 3、心力衰竭的性质:分为收缩期心力衰竭、舒张期心力衰竭,未特别强调的心力衰竭多指收缩期心力衰竭; 4、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指患者无心衰症状,但通过心脏超声可以看到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减退;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肝大、腹水、双下肢水肿等心衰症状。
    2023-07-30
  • 高血压180要注意什么(视频)

    高血压180要注意什么
    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升高到180mmHg,首先要明确是否规范测量血压,如果规范则该血压存在参考价值。其次要排除一下引起高血压的诱因,比如是否为情绪激动、运动时量得的血压。 一般要在消除诱因并安静休息10-30分钟以后,再一次测量血压,如果高压还是180mmHg,根据血压分级危险分层评估,患者属于3级高血压,属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即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比较大。 有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或脑出血、脑梗死等。特别是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要防止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的严重后果。 如果血压是突然增高到180mmHg又伴有严重头疼,胸闷等症状,或患者本人也比较紧张,像这样的患者建议去医院降压治疗,必要时还要做心电图、头颅CT等相关检查,以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如果是因为收缩压平时偏高的高龄高血压患者,高压从160mmHg升高到180mmHg,患者又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可以通过口含降压药或口服平时降压药,不一定马上去医院,但是要注意血压监测、按时服药。 建议选用1-2种长效的降压药,同时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还需要控制好血脂,保持身心愉快。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行一般监护,主要有血压、心跳、呼吸、体温、尿量等监护。根据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特点,患者可能存在肺淤血、呼吸困难,建议患者采取坐位休息,两腿下垂,以降低回心血量。如果回心血量增加,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脏功能本身不好,回心血液过多,心脏不堪其重,会加重疾病; 2、急性左心衰患者通常表现呼吸较急、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氧耗会增加,此时需要镇静,降低人体氧耗,如果无法镇静,可应用药物,如吗啡; 3、可采取吸氧治疗,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氧合; 4、迅速建立双通路的静脉通路,其中一个通路需要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另一个通路需要补充液体或药物; 5、有些用药需特别注意,急性心力衰竭时通常会应用利尿剂、强心针,如洋地黄,还可能用到血管活性药物,因此应用利尿剂时要记录出入量,监测患者电解质。而在应用洋地黄时,需要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