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

  • 中医治心衰效果怎么样(视频)

    中医治心衰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尽量选择西医的方法,即通过输液、抢救,迅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风险。 慢性心衰竭一般可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往往采用补气、利水等温阳化气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再住院率的目的,因此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泵血功能的衰竭,主要表现为收缩力下降,血液泵出不佳。譬如左侧心脏功能衰竭,左心血泵出不佳,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气体弥散,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还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即患者无法躺平,坐着呼吸略能缓解。 还有些病人夜间被憋醒,需要坐起呼吸,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还可出现濒死感,会感觉心脏即将停搏,主要为急性肺水肿表现。心源性休克为较严重阶段,患者的血压、心跳、呼吸同时均受到影响,意识也出现问题。譬如血压较低,收缩压低于90mmHg,甚至更低,皮肤会表现为湿冷,患者手部感觉皮肤较、较湿、心跳较快,通常心率会超过110次/分。患者的意识可出现障碍,如意识恍惚、表情淡漠,严重者会出现昏迷。
    2023-07-31
  • 心肌炎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视频)

    心肌炎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心肌炎在国际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多结合临床检查和其它相关辅助检查来确认。2013年欧洲心脏年会首次提出临床拟诊心肌炎的标准,在排除病因诱因后,具备下列情况之一: 1、不能解释的肌钙蛋白升高; 2、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损伤; 3、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提示心脏功能正常; 4、无症状患者归为亚急性心肌炎; 5、符合亚急性心肌炎的标准,并伴急性心力衰竭、胸痛、晕厥或心包炎则诊断为急性心肌炎。 6、组织学检查显示为心肌炎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可诊断。
    2023-07-31
  • 急性左心衰的中医辨证是什么(视频)

    急性左心衰的中医辨证是什么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急性的心脏性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而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又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从中医角度来说,急性心力衰竭主要分为阳虚烦躁型、阴虚烦躁型,阳虚瘀血型、阴虚瘀血型、阳虚痰湿型、水湿浸润型、热毒扰心证,阳虚痰瘀型,气虚血弱型。 在中医方面属于心悸、喘症、水肿、痰饮的范畴。急性左心衰属于中医的喘症、心悸、水肿等范畴,在治疗方面,应该积极辨证,只有辨证准确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3-07-31
  •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视频)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需由专业的心脏科医生进行评估,一旦怀疑或确诊,需及时快速的治疗,否则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心肌梗塞常见的并发症具体如下: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发生率约50%,可发生于心肌梗死的任何阶段,常见的是二尖瓣乳头肌缺血坏死,造成二尖瓣脱垂或关闭不全,可闻及收缩期心脏杂音或发生心衰;第二种情况是乳头肌整体的断裂,多发于在二尖瓣后乳头肌,一般伴有急性心力衰竭,需引起重视; 2、心脏破裂:比较少见,一般发生于广泛前壁心梗的病人。一旦发生,一般抢救的成功率比较低,死亡率非常高; 3、动脉栓塞:发生率约1%-6%,一般发生于心肌梗塞后1-2周内,常由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导致,可引起大脑、肾脏、脾脏、肠系膜、外周动脉、下肢动脉等栓塞; 4、室壁瘤:发生率约5%-20%,常见于左心室的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一般可以确诊,其典型表现是左心缘的局限性突出,可出现搏动减弱或反常运动; 5、心梗后综合征:发生率约10%,可发生于心梗后数周到数月内,可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肺炎、长期的低热,一般认为是身体对心肌梗死后坏死组织的过敏反应。 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危重的心脏病,其并发症亦较重,一旦发生,需由医院最有专业能力的团队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1
  • 新冠疫苗为什么心脏病不能打(视频)

    新冠疫苗为什么心脏病不能打
    既往存在心脏病,并非绝对不能注射新冠疫苗,心脏病患者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加重、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且不存在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可酌情考虑注射新冠疫苗,同时需除外以下常见相关禁忌:1、既往对任何疫苗成分,或辅料成分过敏,尤其是过敏体质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2、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导致发热患者,发热期间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3、存在未控制的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如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未控制的心功能心力衰竭患者,以及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等,均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4、因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力低下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如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口服治疗期间、HIV感染患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均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5、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癫痫患者等,亦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但具体个人能否进行新冠疫苗注射,以免疫接种部门解释为主。
    2023-08-01
  • 什么是急性心力衰竭(视频)

    什么是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剧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导致出现心排血量下降以及肺淤血的状态。心排血量下降表现为烦躁、乏力,是由于影响到心脑的血供所致,另外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肺淤血的症状主要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要端坐呼吸,伴有大量出汗,主要原因是心脏输出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同时由于肺毛压升高导致肺淤血产生,所以患者会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急性心力衰竭通常见于大面积心梗以及快速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扑、房颤、快室率发作、室速,也可能见于心腔压塞、心梗并发症,包括腱索断裂,比如左室的血液在短时间内涌入左房,使其压力骤升,导致肺毛压升高,从而出现肺积水的症状。因此急性心衰是在临床上发病比较急的疾病,病死率比较高,需要给予紧急处理。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有哪些(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有哪些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风险高,如不积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一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可采取以下抢救措施: 1、让患者端坐卧位,勿平躺; 2、吸氧改善患者缺氧; 3、可使用吗啡镇静类药物,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4、改善患者心功能,包括应用强心药物,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应用利尿药物等,减轻患者心脏负荷,缓解症状。
    2023-08-01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怎么办(视频)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怎么办
    心衰多数情况下由高血压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好,长时间会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如果高血压心脏病又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如果控制不好,在感染、激动、血压没有控制好的情况下,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所以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合并心力衰竭,第一时间应该严格控制高血压,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如果以前因为慢性高血压出现慢性心衰,第一要把血压控制好,其次还要治疗心脏病,主要是控制慢性心衰发作。除降压药之外,还要吃抑制心肌重构的药物,控制心室率的药物,还有利尿剂,避免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要控制高血压,还要治疗本身的心脏病,还要控制容量负荷,使心脏前后负荷都下降。控制高血主要是控制后负荷,控制容量;控制饮食是使身体水量减少,主要是控制容量负荷。将容量负荷和后负荷以及心脏病、血压都控制好,可以控制心力衰竭;再去除感染诱因,可以达到控制急性心衰发作的目的。
    2023-08-01
  • 器官衰竭怎么办(视频)

    器官衰竭怎么办
    发生器官衰竭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如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可以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或者应用呋塞米利尿,或通过硝酸甘油、硝普钠扩张血管,也可以应用强心药进行抢救;如果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是通过呼吸机进行治疗;而急性肾损伤,可以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如果是慢性的器官衰竭,通常可以进行药物治疗配合辅助的支持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病情比较重,预后比较差,一般需要到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综合治疗。在治疗器官功能衰竭的同时一定要明确原发疾病,从源头着手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多器官功能衰竭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