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

  • 心包积液导致心脏骤停怎么办(视频)

    心包积液导致心脏骤停怎么办
    心包积液是因心脏包膜出现积液,限制心脏的正常搏动,影响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心包积液所致的心脏骤停,是危急重症的表现。应立即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B超下心包穿刺术,将心包积液抽取出来,解除心脏运动的限制,使心脏恢复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术后需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还需根据发病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2023-07-30
  • 中暑的症状(视频)

    中暑的症状
    中暑多发生于户外,机体处于阳光直射、天气炎热或室内密闭不通风的条件下易发生中署。患者首先可出现头晕、口渴、四肢无力、出汗,体温轻度升高,如症状进一步发展,体温可达38℃以上,伴随大汗、口渴、头晕、面色苍白或潮红、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如症状未得到控制,可发展成重度中暑,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乏力、脱水、休克,可伴随神志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
    2023-07-30
  •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害是什么(视频)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害是什么
    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指组织损伤、感染和心脏骤停等原因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同时或续惯性发生功能衰竭,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临床中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预后与衰竭的器官数目相关。若为单器官衰竭,死亡率约为15%-20%;若为两个器官衰竭,死亡率约为30%-50%;若为三个器官衰竭,则死亡率可升至80%以上。建议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后,应早期积极处理,保护患者器官功能情况。若积极复苏、积极处理后,患者器官功能未见明显改善,或出现后续器官衰竭,则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2023-07-30
  •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视频)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肿:穿刺部位的并发症,比如出穿刺部位出血、水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穿刺血管闭塞等。有的病人由于穿破了血管,整个上肢肿胀得比较严重;2、心衰:由于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操作时,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比如冠状动脉痉挛、闭塞,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穿孔,一旦动脉穿孔,会发生心包填塞,还会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因此在PCI时,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也有可能发生急性心衰;3、血栓:虽然冠状动脉打开了,支架也植进去了,管腔看着是畅通的,但是没有血流或者血流很慢,医学上叫做慢复流或者无复流。这是在术中出现的问题,术后植进去的支架,毕竟是异物,也容易长血栓,支架内一旦血栓形成,后果比较严重。
    2023-07-31
  • 室性心动过速要住院吗(视频)

    室性心动过速要住院吗
    室性心动过速建议住院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别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左心室或右心室,可以看到心肌肥厚的是左心室和右心室,这是心肌收缩主要部位。持续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可以超过100次/分,可以发生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甚至可以蜕变为室扑或室颤,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会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去积极治疗,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立即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并且寻找、消除诱因,积极治疗引起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发病,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复发,防止心脏病猝死发生。 在住院期间会寻找室性心动过速病因,包括完善心脏冠脉检查,有无冠心病基础病因,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明确患者心脏的结构、瓣膜病变,完善电解质检查,有无电解质紊乱,以及是否合并代谢及内分泌方面的疾病。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终止或控制室速发生,终止室速发生包括使用药物治疗或用电复律来终止室速发生。此外,也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术或起搏器植入来控制或者终止室速发生。
    2023-07-31
  •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吗
    很多患者认为静脉血栓只是发生在下肢,腿肿会一点,不会危及生命,但其实在欧美国家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人群死亡率仅低于癌症,排在前10名。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可能脱落,随血液经下腔静脉进入心房,最后进入肺动脉,一旦发生肺动脉大面积栓塞,可以导致心源性心脏骤停、肺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可以在突然间发生死亡。 在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动脉栓塞占术后死亡的比例较高,所以应避免忽略下肢深静脉血栓。现在医院大力推行术后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努力降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2023-08-02
  • 心脏起搏器适合人群(视频)

    心脏起搏器适合人群
    心脏起搏器适合人群比较广泛,具体如下: 1、由于严重心动过缓引起患者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相应症状,如出现乏力、胸闷、头晕,甚至眼前发黑、黑蒙、晕厥。出现以上情况时,如果有严重心动过缓,建议植入起搏器; 2、患者如果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者由于严重心脏病出现室颤,即心脏骤停,建议患者植入心脏植入式转复除颤器,即ICD。该仪器比起搏器稍大、稍厚,除了有电除颤、电复律作用之外,在患者心率很慢时,也可以起到起搏作用; 3、对于一些心功能不全、心脏严重扩大、有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建议植入三腔起搏器,或希氏束旁起搏、左束支起搏,可以治疗患者心功能不全。
    2023-08-02
  • 心脏骤停急救法(视频)

    心脏骤停急救法
    当病人突然倒地时: 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其次,呼喊并拍打病人肩部,判断其有无意识; 然后,让病人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解开病人上衣,判断其有无呼吸及心跳。 以上操作要在十秒内完成。如果听病人无呼吸,看胸部无起伏,摸颈动脉无搏动,立即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取得AED。 在等待救护车时,请按照以下步骤对病人进行施救: 1、用右手掌根部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左手叠放在右手上,十指交叉,手臂伸直,双臂位于病人胸骨正上方,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进行30次按压。每次按压深度5-6cm,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注意胸廓回弹。 2、一只手按在病人额头,另一只手将病人下巴向上抬起,使患者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如果口腔内有分泌物,立即清理干净。 3、一只手捏住病人鼻子,对病人口对口吹气两次。在吹气过程中,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漏气。 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1次病人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 待取得AED后,首先,打开电源;然后,按图示贴电极片,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AED。如果除颤后,病人还没有恢复呼吸及心跳,继续按照以上步骤操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专家总结:在我们国家,平均每天都会有超过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我们也知道当病人出现心脏骤停之后,留给我们对他施救的时间只有不超过4分钟左右,我们必须在4分钟之内伸出援手,才有可能挽救他的生命。因此,我们如果能够学一点心肺复苏术,毫无疑问对这些患者,将是有效的施救手段,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所有心脏骤停的朋友伸出援手。
    2023-08-03
  •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哪些(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死亡原因有以下几个:1、恶性心律失常:包括特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梗后由于心肌出现损伤和坏死,对心脏整体电活动造成一定干扰,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急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此外如果窦房结或房室结等心脏传导通路中的重要部位出现缺血,可能会导致严重窦性停搏,或高度甚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出现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也会引起心脏骤停导致患者猝死;2、心脏破裂:心肌缺血后,坏死心肌会失去正常心肌韧性,变得软弱不堪,所以有时不能承受心腔内高压出现心脏破裂,导致患者迅速死亡;3、泵功能衰竭:由于大面积心梗导致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可能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从而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2023-08-03
  • 心肌梗死24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视频)

    心肌梗死24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如下:1、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后,坏死心肌会干扰心脏正常电活动,可能会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患者猝死。另外窦房结或房室结供血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严重窦性停搏,或高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严重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心脏骤停;2、心脏破裂:由于坏死心肌失去原有心肌的韧性,在心腔内高压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心脏破裂,导致患者发生猝死;3、其他原因:如心源性休克导致泵功能衰竭,心肌梗死造成患者心肌损伤,会影响心脏功能。如果大面积心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导致心脏泵功能出现严重下降,心脏不能有效供血,不能为机体提供足够血液循环,以及氧气、营养供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心肌梗死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由于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从而导致相关心肌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坏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规范治疗下,尽可能减少患者死亡风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