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 心脏病孕妇最易发生心衰的时期(视频)

    心脏病孕妇最易发生心衰的时期
    患有基础心脏病的孕妇,容易出现心衰的时期是怀孕的中晚期,怀孕中晚期由于胎儿发育已经比较大,对孕妇而言负担较重。一方面血容量,包括血液循环速度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另一方面腹腔压力增高,会使膈上抬而压迫心脏,使胸腔的容量变小,肺的扩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胎儿长大之后,整个循环加速,对心脏的整体负担较重。如果出现基础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高循环状态、高容量状态会使本来代偿的心脏出现失代偿,导致心力衰竭。如果过去心脏没有疾病的孕妇,在怀孕的中后期出现围产期的心肌病,更容易在怀孕晚期出现心力衰竭。各种免疫、炎症的机制,会引起心脏功能明显下降,也主要是在怀孕的中晚期出现。
    2023-07-31
  • 严重产后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严重产后心肌病怎么治疗
    产后心肌病在临床称为围生期心肌病,发生时间主要在怀孕最后一个月到产后五个月之内。围生期心肌病主要表现是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及消化不良等,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限制盐和水摄入,因为所有水摄入都会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加重围生期心肌病症状。适当运动,而非运动过量,因为患者本身心肌活动潜力不是很大,运动过量反倒会加重心肌病症状。不能绝对卧床,因为绝对卧床会导致心肌病产生心脏血栓,从而产生围生期心肌病症状或者并发症; 2、药物治疗,可达到改善症状、避免并发症的目的。临床用于改善症状药物主要是治疗心衰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及部分强心药。另外,考虑到部分围生期心肌病在心衰之后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还应配合一定抗凝治疗,当心功能下降时也可以配合强心治疗; 3、避免肥胖、感染、多胎等问题,围生期心肌病发生率不高,但在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母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应尽可能避免怀孕后肥胖,避免妊娠期高血压、感染、多胎等问题。
    2023-07-31
  • 心肌炎怎样治疗(视频)

    心肌炎怎样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自愈。即轻度心肌炎可以通过休息、清淡饮食,经过1个月左右,可以自愈。对于严重心肌炎,要对症治疗。 如果心肌炎合并有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如果合并发展成为心肌病,要进行抗心衰治疗,在营养心肌同时,要用强心、利尿的药物进行抗心衰治疗。 在心肌炎的后期,还要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所以要进行适当锻炼,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和改善能量代谢的药物,如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以及中药玉丹荣心滴丸等。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儿童比较常见。所以在临床中中药治疗非常有效,可以进行益气养阴、抗病毒、抗感染治疗。
    2023-07-31
  •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如何改善预后(视频)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如何改善预后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一般属于遗传性疾病,也称家族性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是较严重的心肌类疾病,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不能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改善儿童肥厚型心肌病预后的措施如下:1、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般无法进行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手术治疗是通过切除部分肥厚的心肌,减轻对血流的部分梗阻,从而改善一定的预后。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介入的方法治疗,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冠脉的分支血管内,然后进行射频消融,将血管堵塞,使肥厚心肌变薄,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改善预后目的;2、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通常不明显,主要由于心脏内的血流无明显变化。患此类疾病的患者,如果有明显症状,需要吃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比如倍他乐,减慢心率,进而缓解症状。
    2023-07-31
  • 什么叫原发性心肌病(视频)

    什么叫原发性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是指一组原因不明并以心肌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及一系列未分型性心肌病等。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感染、炎性损伤、免疫损伤,以及遗传、应激等相关因素。目前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心肌病发病过程中呈重要作用。已发现染色体30多个位点以及60多个基因突变与扩张性心肌病等相关心肌病明确相关,且发现可以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方式影响下一代发病。 对于原发性心肌病,应针对主要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通过强心、利尿等改善症状,可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腔扩大,改善预后。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危恶性心律失常时建议埋藏式转复除颤器置入。对于明确血栓形成患者,可行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治疗。对于原发性心肌病,无明确病因可寻,主要治疗是基于上述对症处理,根据并发症应用上述治疗以改善患者病程、预后。
    2023-07-31
  • 低血压怎么治(视频)

    低血压怎么治
    低血压患者部分是功能性病变,部分是器质性病变造成,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低体重的年轻女性,可能会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在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患者又无相关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只需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即可。也可以通过运动、功能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升压作用。对于有相关症状,如体位性低血压、阵发性黑蒙等,可以应用药物,如参类制剂生脉饮或含参的中成药,都有一定升压作用。器质性病变造成的低血压,如心肌病、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过敏反应等,也可以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表现。对于这类患者,需及时识别导致血压降低或休克的原发疾病。并根据原发疾病不同,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改善血压和患者病情。
    2023-07-31
  •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险状态,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严重心肌炎患者。针对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如下:1、心脏除颤: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电复律,即除颤治疗,用直流电进行电除颤:2、药物治疗:避免室性心动过速出现,同时由于患者多在疾病严重阶段出现,还可应用纠酸药物治疗,注意患者是否存在高血钾状态。因为室性心动过速时,患者心脏泵血能力明显下降,属于无效泵血,可造成身体缺氧和酸中毒;3、其它治疗:针对室性心动过速,如果患者平稳时被纠正,需考虑是否为起搏器植入指征,或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2023-07-31
  • 心脏病引起胃部不适的症状(视频)

    心脏病引起胃部不适的症状
    心脏病引起胃部不适的症状较多,由于心脏病患者的病因不同,所引起的胃部不适症状可能也有所差异,常见如下:1、心律失常:若患者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心慌,腹部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部分患者会存在持续干呕、呕吐等相关症状或消化系统伴随症状;2、慢性心脏病:包括各种类型的心肌病甚至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长期存在胃肠淤血的表现。患者可能存在食欲不振或纳食,对于儿童可能会持续纳奶量的明显减少或明显腹胀以及腹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等相关的胃肠道或消化系统伴随症状;3、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除胸疼外,部分患者也可能存在胃肠道缺血以及严重腹痛,甚至持续呕吐推荐反酸、打嗝、胀气等相关症状。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
    当扩张型心肌病确诊时多是疾病晚期,主要是针对晚期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方法如下: 1、抗心衰:首选利尿、强心治疗; 2、房颤:由于房颤后容易在左心房形成血栓,血栓随动脉血游走可能会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所以要进行抗凝,减少心房血栓的形成,避免脑卒中的发生;房颤的复律机会较小,主要以控制心室率,降低心脏损耗为主。
    2023-08-01
  • 肺部感染会引起心脏扩大吗(视频)

    肺部感染会引起心脏扩大吗
    肺部感染一般不会引起心脏扩大,除非是极端例子,如重症肺部感染引起感染中毒性休克、感染中毒性肝损伤、感染中毒性肾损伤、感染中毒性心肌损伤,甚至出现应激性心肌病可出现心脏扩大。但此情况非常少见,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所以一般情况下肺部感染不会引起心脏扩大,但是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本身有心脏病病人,本身有心脏扩大,合并感染,所以临床表现或医生告知结果,有肺部感染和心脏扩大。但是肺部感染容易使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加重,同样有冠心病、心衰、高血压、心脏扩大患者,由于肺部的淤血、心衰,容易加重肺部感染。所以肺部感染和心脏扩大是两个概念,但是两个之间可能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