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案(音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案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首先是药物的保守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甚至缩小斑块。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耗氧,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的血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改善心脏重构等。\n此外,非药物治疗,包括冠状动脉的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搭桥手术治疗。这几种手段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疾病的病变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但药物治疗是一切非药物治疗的基础,非常重要。
  •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病理性改变,人体健康的动脉是富有弹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的老化、危险因素的破坏,动脉壁就会逐渐的变硬,这种情况通常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局部有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最终会形成斑块。由于在动脉内膜内集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主要影响身体的大动脉、中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一旦供应重要脏器的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导致血管狭窄、脏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功能改变。
  •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此病是动脉闭塞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下肢动脉闭塞症、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方面,它与饮食、生活方式有关,另一方面,它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有关。如果存在危险因素,可以进行相关检查,主要包括血脂和血糖监测、血管B超检查,尤指颈部超声检查,如果合并有相关症状,尤其是患者有胸闷胸痛、头晕不适、间歇性跛行的话,应行相关动脉的增强CT或造影检查。为了预防动脉粥样斑块硬化进展,可以积极口服他汀类的调脂药,比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 为什么会得动脉粥样硬化(音频)

    为什么会得动脉粥样硬化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很多危险因素有明确的相关性,比如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此外,血压的升高,以及血糖的升高和血脂的升高,都会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n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生活习惯的不良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为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应该积极控制和改善以上这些危险因素,从而延缓或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有哪些?(音频)

    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赵忙所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会引起动脉的血管改变,特别是可能影响一些部位是血管狭窄,进一步导致的症状可能是血管狭窄或者堵塞什么部位了,和脑梗的症状可能有类似,因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而来,可能是脑梗、脑出血,所以症状可能有意识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比如一过性的肢体没劲儿、一过性的麻木、眩晕,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如果是完全堵塞,可以出现梗死,不可逆的出现一些偏瘫、麻木、走路不稳,这是一些症状。另外可能有慢性的缺血,可能还出现慢性的缺血的表现,比如脑子不清醒,昏昏沉沉,这是长期的慢性缺血出现了缺血的症状。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怎么形成的?(音频)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刘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形成的原因跟年龄相关,随着年纪的增加动脉硬化就会逐渐形成。另外,还有家族的遗传史,有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的人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后天的一些因素,比如血脂、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还有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反复的牙周病等都可能会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
  •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几个方面:首先,合理的膳食,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的脂肪和含饱含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内脏、蟹黄、蛋黄等。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其次,适当的体力活动和体力劳动、运动,参加一定的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节血脂均有益处,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另外,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的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或大量的饮酒,积极治疗与原发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饮食应该注意什么(音频)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李天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饮食没有非常特殊的要求,因为饮食往往达不到药物对下肢动脉硬化控制的目的。但是建议通过全身的疾病控制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的药物、食物,能够控制动脉硬化的相应进展。通过食物能够达到控制和预防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本身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还是应该到医院早期进行就诊,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
  • 什么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音频)

    什么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讲解医师:赵忙所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血管的脂质的沉积,新生物的形成,以及血管的炎症这一类表现。粥样硬化以后,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的病理性改变,比如血管有狭窄了,甚至是堵塞引起脑梗塞,或者小血管的破裂引起脑出血。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导致脑梗、脑出血这一类的因素,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对具有三高因素的人定期筛查,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已经存在了。粥样硬化怎么办?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对它有预防作用。如果有了粥样硬化,希望患者寻求专业知识的帮助,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比如药物,或者医生指导下的饮食以及运动,可能对动脉硬化有预防和治疗的好处。
  • 动脉粥样硬化能活多久(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疾病,常常伴随人类的一生,但是并不意味着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就一定会影响人的寿命,很多已经合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常常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其症状主要取决于动脉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对于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只有管腔狭窄达到75%以上,才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脑缺血,甚至大面积的脑梗死,当脑梗死累及脑干时,可以引起猝死。对于出现在肾动脉、肠系膜动脉以及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患者,不一定出现猝死的情况,仅仅只是影响了生活质量,不会影响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