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严重怎么办(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严重怎么办
    溃疡性结肠炎易出现大便出血,如便血严重,一定及时按照消化道出血的原则治疗,具体如下: 1、禁食、补液支持:使得肠道的伤口有愈合的机会,避免食物刺激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2、药物治疗:使用止血药物,也可加用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美沙拉秦治疗,如为初发的溃疡性结肠炎,或者治疗后缓解后又复发,出现严重便血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酌情使用激素控制活动性炎症,使便血得到好转。如严重出血导致贫血,可适当输血或补铁治疗,防止贫血加重。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各种感染性肠炎,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痢疾杆菌引起,因与溃疡症状相似,存在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主要通过大便培养来鉴别,且抗感染治疗有效; 2、阿米巴痢疾,发病部位不同,肠镜下或做便培养、便涂片存在阿米巴菌; 3、血吸虫,在南方较多见,血吸虫病需有接触史,存在肝脾大和肠道改变; 4、克罗恩病,通过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以及病理进行鉴别; 5、结肠癌,因多数结肠癌患者表现为便血,和溃结黏液血便相似,所以需和结肠癌鉴别,主要根据肠镜下发现结肠癌,取活检证实有癌细胞即可鉴别; 6、放射性肠炎,需从病史鉴别,如有放疗史。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如果5年控制不良,长期腹泻会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营养状态差则会引起体重减退、体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属于轻中型,如果长期维持缓解,预后较为理想。如果不能坚持服用药物,病情呈慢性化,反复发作状态时,急性爆发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频繁发作预后较差可能会引起直肠乙状结肠癌,多见于病变范围广,例如全结肠型或病程长的患者,结肠癌风险率比正常人要高,可以危及生命。结肠癌多发生于静止期,此时由于便血和腹泻认为属于炎症复发,因此明确诊断较晚,延迟诊断以后预后较差。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对于病程8-10年以上的长期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全结肠炎以及病程在30-40年以上,局限性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应当进行监测。结肠镜检查至少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应该进行多部位活检。当组织出现异常增生,例如不典型增生,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短期内随访,重度异型增生如果可以确诊,则应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吃什么食物(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疾病,结肠溃疡属于炎症性肠病,治疗比较棘手。患者常见腹痛、腹泻、发热、便血、消瘦等症状。中医上有一个概念叫发物,就是容易引起疾病骤然发作的东西,比如螃蟹,尤其是蟹黄,也不能吃太多蛋黄。不推荐多吃的食物包括海鲜,例如黄鱼、带鱼,更不能多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也会促使疾病发作,也不推荐饮用,甜腻、油腻、煎炸、腌制食品也不推荐食用,也不能吃太粗糙的食物,注意细软。 可以吃馒头、粥、面条这些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这样不会对溃疡局部造成过大刺激。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危害大吗(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危害大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常常会有血小板不断的减少,并且伴有皮肤黏膜的紫癜,严重患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齿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的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如并发颅内出血,可导致病人的死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引起黏膜的出血,如鼻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胃黏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亦可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因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相对较大。
    2023-08-01
  • 结肠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视频)

    结肠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
    结肠溃疡常见原因如下: 1、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感染,可以导致溃疡; 2、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可以引起结肠溃疡。小儿常见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3、血管炎性疾病:如常见过敏性紫癜,可以引起整个消化道溃疡。 总之,结肠溃疡患者有腹泻便血,或者黏液血便表现。治疗要根据具体原因而定,感染引起的结肠溃疡需要控制感染。如果为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如果为结肠溃疡,建议就诊于有消化科的儿童医院,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评估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2023-08-01
  • 肠癌家族史应注意什么(视频)

    肠癌家族史应注意什么
    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是肠癌的高发人群,应该及时规范的检查或对严肃对待相应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常常有发病时间早、年龄小、进展快等不利因素。所以医学上常常建议有明确家族史的人,35岁后一定要每年定期查肠镜,如果有病变,早期处理,早期预防。有家族史的患者出现某些肠道的不适症状或者临床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比如出现便血、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慢性腹泻的表现等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除外是否有肿瘤的发生。这类病人如果发现早期病变,应该早期处理。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做肠镜发现某些息肉溃疡,这种可能进一步引起癌变的病变,应该早期彻底的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癌症的发生或推迟癌症的发生年龄。
    2023-08-01
  • 老年人直肠息肉症状是什么(视频)

    老年人直肠息肉症状是什么
    老年人因为抵抗力差、免疫力差,通常是肠息肉的高发人群。肠息肉的症状往往跟它的大小或者是否合并感染、出血等相关。如果是很小的息肉,无论老年人还是其他年龄段的人都不会有太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多感觉不出息肉对身体造成的任何不适。 随着息肉的长大,其临床症状与其长的部位或者是肠道的通畅与否有关,比如息肉过大影响排便、排气,病人就会出现腹胀,甚至有轻微的腹痛。如果息肉长得靠近肛门,甚至有很长的蒂,有的病人会出现息肉从肛门排出或者出现便血、水肿,甚至肛门下坠的表现。 部分老年人患息肉以后,很快会发展成癌症,其表现与直肠癌或者结肠癌相似,会出现梗阻、便血、肛门下坠或者消瘦等临床表现。
    2023-08-01
  • 直肠息肉会天天便血吗(视频)

    直肠息肉会天天便血吗
    便血通常是直肠息肉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也是被大家非常熟知的临床症状,但是不是每个息肉都有便血的症状。首先便血是因为粪便的粗糙,与息肉摩擦以后导致其破损就会出现有血液随着粪便排出,在比较污秽的环境中可能会继发感染,每天大便的时候都有血便的发生。但是如果没有息肉表面的破碎或者感染的情况下,通常病人不会有大便带血的情况。 所以不能说大便带血就是直肠息肉,大便里没血就没有息肉。最终确诊的手段是通过消化道内镜对大肠全部的从头到尾的检查,在直视下才能确定是不是有息肉。
    2023-08-01
  • 肠息肉会出血吗(视频)

    肠息肉会出血吗
    大部分结肠息肉不会出血,但部分结肠息肉体积较大时,顶端容易出现缺血坏死,此时如果经过大便的摩擦,可能顶部的坏死脱落物容易出现脱落,大便中会有少量的血性物质,或者食物残渣样的物质。部分顶端息肉发生糜烂、破溃后,如果累及到肠息肉内部的小血管时,也可以出现便血情况,但一般便血量并不大,如果出现大量便血,一般不是结肠息肉引起的症状。另外如果近期做过结肠息肉手术出现便血,需警惕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自发性出血的可能。因为切除后,局部会存在创面,会使用结肠的止血钛夹,进行内镜下关闭创源。部分病人做完结肠息肉后,术后可能过早进行剧烈活动,或者喝酒、进食高纤维素食物,也会引起钛夹的早期脱落,引起局部创面的不易愈合及创面出血情况。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