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谷云

  •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症状(视频)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症状
    噬血细胞综合征通常起病急,并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脾大、潜血细胞减少,以及出现高甘油三酯、低纤维蛋白原、高血清铁蛋白等,并在骨髓、脾脏或者淋巴结活检中发现嗜血现象。 噬血细胞综合征被认为是单核巨噬系统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细胞病,主要由于细胞毒杀伤细胞及NK细胞功能缺陷,导致抗原清除障碍。单核巨噬系统接受持续抗原刺激而过度活化、增殖,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而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023-08-01
  • 骨髓小粒什么意思(视频)

    骨髓小粒什么意思
    骨髓小粒是骨髓细胞中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骨髓小粒为少数条索状纤维搭成的网架,其间分布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团块,多分布于骨髓涂片的尾端及两侧,骨髓小粒包括正常小粒、油性小粒、浆细胞小粒、原幼细胞小粒等。 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小粒很少,甚至缺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增生性贫血的患者,可以看到大量的骨髓小粒。
    2023-08-01
  •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视频)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噬血细胞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在1952年首次报道,其病因尚不清楚。通过对患者谱系基因分析研究表明,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定位在九号染色体或十号染色体。多见于婴幼儿,90%以上病例两岁以下发病,男女发病率相等。2/3的病例见于同胞兄弟姐妹,父母多为近亲结婚。1975年有第一例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报道,1979年报道了19例病毒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是某种原因启动免疫系统的活化机制,引起的反应性疾病。常见的病因如下: 1、病毒:如EB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巨噬细胞病毒、线性病毒以及乙肝病毒等; 2、细菌:如肠道革兰氏阴性菌、金葡菌、肺炎支原体结核菌、肺炎球菌等; 3、立克次氏体; 4、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 5、原虫; 6、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7、药物:如苯妥英钠; 8、慢性肾衰竭肾移植后; 9、恶性肿瘤:包括血液系统或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10、饮酒过量。 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众多,但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并发恶性淋巴瘤和病毒感染两大类疾病。
    2023-08-01
  • 抗凝血酶Ⅲ高怎么回事(视频)

    抗凝血酶Ⅲ高怎么回事
    一般抗凝血酶Ⅲ作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重要阻碍因子,控制血液凝固和纤溶蛋白溶解。抗凝血酶Ⅲ增高表明血液抗凝活性增强,主要见于口服抗凝药、急性出血期等。需要结合其它检查,可确诊疾病,再进行对症治疗。抗凝血酶Ⅲ抗原,本身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存在波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判断,比如青年男性要高于青年女性,老年女性要高于老年男性。因此,轻度偏高并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 抗凝血酶原Ⅲ抗原偏高,见于病理性疾病,特别是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脏瓣膜病、急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肾移植术后等。而服用抗凝药物,也可以造成抗凝血酶原Ⅲ抗原活性增高,但停药以后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
    2023-08-01
  • 止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视频)

    止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
    正常人血液在血管中呈液态,而人体血管里流动的血液不凝固,破损的血管能自行止血,是因人体血液中存在止血系统、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三者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保持平衡。可分为抗凝及纤溶系统、血管壁及血小板止血机制、凝血系统几部分,正常的止凝血功能,有赖于血管壁完整性、血小板数量、功能稳定性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 各种急重症,如严重感染、严重急性创伤、恶性肿瘤等,可因炎症因子增多、血管内皮损伤、组织因子释放等激活体内凝血系统,导致毛细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消耗血浆内各种凝血及抗凝成分,造成凝血功能异常。
    2023-08-01
  • 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视频)

    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要满足以下八条中的五条: 1、发热; 2、脾大; 3、血细胞减少,影响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如血红蛋白<90g/L,新生儿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 4、高甘油三酯或者低纤维蛋白原,空腹甘油三酯>3.0mmol/L,纤维蛋白原<1.5g/L; 5、骨髓、脾脏和淋巴结中可以发现嗜血现象,而非恶性病变所导致; 6、NK细胞活性减低或者缺乏; 7、铁蛋白>500ug/L; 8、可溶性CD25>2400pg/ml。
    2023-08-01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视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如下: 1、存在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疾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诊断标准,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极为重要。如果没有明确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疾病,诊断要慎重,如感染、恶性肿瘤、大型手术或创伤病理产科等; 2、有以下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如严重或多发性出血倾向,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循环障碍或休克,广泛性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器官功能衰竭,抗凝治疗有效; 3、在实验室方面,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等异常,疑难或特殊病例需进行特殊检查。
    2023-08-01
  •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低代表什么(视频)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低代表什么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比容变异的参数。对于血常规结果,最重要的是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小板计数。如果这些都正常,其它结果尤其比例值结果有少数异常,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一般不需要处理,可以定期复查、对比观察。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偶然出现偏低的情况,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经过临床诊断患者可能患贫血、白血病或者血栓类疾病,这时一定要及时使用相关的药物治疗,防止血液疾病恶化,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饮食要注意保持均衡,不要食用过多油炸、烧烤类食物,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透气,尽量不要待在刚装修过的房子中。
    2023-08-01
  • 人免疫球蛋白有危害吗(视频)

    人免疫球蛋白有危害吗
    人免疫球蛋白过高或过低均有危害,如果过低可能因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等症状;如果过高为单克隆性,可能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轻链病等。如果人免疫球蛋白增高为多克隆性,可见于肝脏疾病、结核病、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儿童不可以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老年慢性病人可以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一般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为提高免疫力,在紧急情况下需综合体内的毒素或外来抗原,所以不建议使用。毕竟人免疫球蛋白是从人血中提取,可能传染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2023-08-01
  • 异型淋巴细胞正常范围(视频)

    异型淋巴细胞正常范围
    淋巴细胞是身体血液中的细胞,对人体比较重要,而异型淋巴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终末细胞。一般情况下,异型淋巴细胞超出正常范围易导致身体变化,对身体的危害较大,而异型淋巴细胞的正常范围一般在2%左右。 异型淋巴细胞轻度增高,没有太大意义。如果异型淋巴细胞数目增多超过10%,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肝功能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自愈性疾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