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

  •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音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肾病,现在已经成了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或者主要元凶,而在此之前慢性肾炎导致的肾衰竭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糖尿病肾病变成第一位。但是糖尿病肾病换肾的风险要远远大于非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面临的问题更多:1、换肾解决不了糖尿病的问题,新换的肾同样会出现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大多有血管的动脉硬化,血管条件并不好。3、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时血糖会失控,很多免疫抑制剂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4、糖尿病的肾病的病人白细胞的功能也就是抵抗力很差,会出现严重的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非糖尿病的患者。因此,综合上述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时要慎重。
  • 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影响吗(音频)

    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影响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影响,糖尿病肾病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硬化,特别是肾小球微血管硬化、玻璃样变,导致大量的肾小球失去功能,大量蛋白尿丢失以及水钠排出障碍。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的时候也导致降糖药物的半衰期大大延长,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特别是肌酐升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口服降糖药大多不能使用,否则会导致致死性的低血糖。同样胰岛素的使用也要考虑到肾功能对于胰岛素代谢半衰期的影响,通常胰岛素会减量甚至不用,因为这个时候内源性胰岛素的排泄和代谢也受到了影响。对于过去的高血糖,在出现糖尿病肾病伴随肌酐升高的时候可能已经恢复正常,给人的假象是糖尿病已经自愈。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主张使用胰岛素降糖(音频)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主张使用胰岛素降糖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难控制时主张使用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糖尿病肾病特别是大量糖尿病肾病阶段,肌酐有可能出现上升,这时口服的降糖药物有可能会带来致死性低血糖的风险,主要是口服药在体内降解、排出受到了肾功能的影响,会持续的降低血糖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或致死性低血糖,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低血糖很容易昏迷,当意识到低血糖的时候可能连打电话、叫人的力气都没有甚至在睡梦中就去世,因此低血糖是可怕的。当CKD3期也就是血肌酐>133μmol/L的时候,口服的降糖药物大多数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少数可以使用的药物也要考虑减量或者停用、慎用。而胰岛素是唯一可以全程使用的降糖药物,在肾功能不全的阶段需要根据血糖的水平以及肾功能水平做适当的调整,通常都会减少剂量,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低血糖。
  • 药物相关性骨髓炎病因(视频)

    药物相关性骨髓炎病因
    药物相关性骨髓炎是近20-30年新发生一种疾病,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跟药物有关系,这种药物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抗破骨细胞药物,还有一种就是抗血管生成类的药物。最多见类似唑来膦酸,这种药物与破骨细胞结合以后,使骨头的代谢发生了一种停滞状态,没有活力的骨头很容易受伤而且很难愈合,这也是发生颌骨药物相关性骨髓炎普遍接受的发病机制。但是随着研究和临床诊疗认识逐步深入,发现这类药物不仅对骨有毒性,实际上对软组织也有毒性,所以这种药物可以对骨头产生毒性,同时对牙龈、黏膜都会产生毒性,而影响愈合,这个是主要的病因机制。
    2023-08-03
  •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预后(视频)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预后
    强直手术以后复发率很高,早年的复发率普遍报告可以达到30%以上,而一旦复发就是100%的复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研究,技术发展,复发率大大降低了,根据目前报道大概控制在10%以下,一般8%-10%,即使降低到8%-10%,这个复发率对于一个疾病治疗预后仍然不可接受,复发率仍然相当高。除了复发率以外还受到其它效果的影响,比如做完手术关节能不能有效的重建,能不能发挥很好的功能,即使做完手术关节能动,下颌骨能动,仍然有颌骨的畸形、下颌后缩等风险,这些也是影响预后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2023-08-03
  • 肾炎患者可以进行艾灸治疗吗(音频)

    肾炎患者可以进行艾灸治疗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如果一个患者得了肾炎,主要表现就是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以及一过性的氮质血症或者持续缓慢的氮质血症。这时要预防感染,而艾灸害怕患者由于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不敏感出现烫伤,加重感染等,所以并不鼓励患者接受艾灸治疗,而且没有肯定的证据说艾灸能够缓解肾脏病、水肿、高血压等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鼓励,也不提供艾灸的部位,因为这些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常常会带来新的损害。如果得了肾炎还是建议到医院的进行评估,看一看有没有继发的因素,特别是蛋白尿比较明显的还是建议做肾穿刺,因为肾炎的病理类型非常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同,预后也不一样。
  • 高血压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吗(音频)

    高血压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吗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高血压不会引起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指的血中的白蛋白水平下降,通常低于30g/L时就会全身水肿,大于35g/L时就认为是正常范围,如果是40g/L就认为营养很好。低蛋白血症通常的原因有丢失过多,可以通过尿液丢失,也可以通过各种引流液,包括胸水、腹水引流,或者长期腹泻、炎症性肠病等丢失。还有摄入不足,严重的食欲低下,或者吃的食物中蛋白含量非常少。肝脏病变出现肝炎肝硬化时,食物中的氨基酸不能够正常合成白蛋白时也会引起低蛋白血症,但是这些都与高血压没有关系。有时高血压伴低蛋白血症时要考虑会不会得了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这时的高血压是肾性高血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两者才可能连在一起。
  •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音频)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损害肾脏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因此会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以及临床阶段。糖尿病肾病根据尿蛋白的排泄以及排泄的多少划分为5期,1期是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2期是正常白蛋白尿期,1、2期也叫做亚临床期,也就是在临床上很难察觉到。3期后叫做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期,4期指蛋白尿持续增多,24小时定量大于0.5g,病理上出现解典型的KW结节。5期是肾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其中4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进入4期后病情是进行性发展或者叫持续性发展,将进一步发展到尿毒症期也就是糖尿病肾病的5期。所以3、4期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阶段,由于1、2期很难察觉到,因此3期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使用降糖、降压药物控制,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也会降低,病人肿的比较厉害。
  •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音频)

    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有什么风险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肾病,现在已经成了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或者主要元凶,而在此之前慢性肾炎导致的肾衰竭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糖尿病肾病变成第一位。但是糖尿病肾病换肾的风险要远远大于非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面临的问题更多:1、换肾解决不了糖尿病的问题,新换的肾同样会出现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大多有血管的动脉硬化,血管条件并不好。3、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时血糖会失控,很多免疫抑制剂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4、糖尿病的肾病的病人白细胞的功能也就是抵抗力很差,会出现严重的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也高于非糖尿病的患者。因此,综合上述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患者换肾时要慎重。
  • 尿毒症病人病情危重的表现是什么(音频)

    尿毒症病人病情危重的表现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最严重的阶段,病情较危重,多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果患者病情较危重时会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消化道出血、呼吸深长等酸中毒的表现,皮下水肿及胸腔积液、高血压等水液代谢障碍危重情况,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等高钾危象,并出现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神经系统的表现。需要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血生化等检查,明确诊断,如果血肌酐异常升高并诊断为尿毒症时,应尽快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血液透析治疗后再行肾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