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朴

  • 不耐受和过敏有什么区别(视频)

    不耐受和过敏有什么区别
    不耐受通常指IgG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而过敏通常指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其常见区别有以下几点:1、发病率和发病时间:不耐受的发病率大概有50%,而过敏的发病率在1.5%左右。而且过敏比不耐受的发病更为迅速,过敏通常在进食敏感食物后2小时内发病,而不耐受通常是在2-24小时后出现反应;2、发病人群:不耐受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过敏更容易发生于儿童,而成人相对偏少;3、临床表现:不耐受有各种慢性症状,人体各组织器官都可能受累,表现为慢性腹泻、皮疹、慢性咳嗽、关节炎、胸痛、疲劳等,同时由于起病隐匿、涉及食物较多,而且通常是喜欢吃的食物,因此患者难以自我发现不耐受食物。而过敏主要表现为急性,典型的过敏症状主要影响皮肤、呼吸道和消化系统,例如急性腹泻、急性咳嗽、呕吐等,因为发作迅速、涉及食物较少,而且通常是不经常吃的食物,所以患者容易自我发现敏感食物;4、检测手段:不耐受主要是通过IgG抗体进行检测,过敏是通过IgE抗体,及皮肤试验进行检测;5、治疗:不耐受患者应忌食不耐受食物,通常6个月后症状多数可以消除。而过敏患者需要免疫治疗和对症治疗,且由于无法根除,因此可能会有长期过敏现象。
    2023-08-02
  • 什么是细菌性肝脓肿?(音频)

    什么是细菌性肝脓肿?
    讲解医师:周继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性病灶,临床上主要以突然出现了寒颤、发高热、肝区疼痛、肝大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使细菌可以侵入肝脏,如病人的抵抗力弱就可能发生肝脓肿。本病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是2:1。引起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成年人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儿童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比较多。在急性胆道感染和肠道炎症患者中,如果突然出现脓毒性的寒颤和高热,并伴有肝脏肿大和肝区疼痛者,应该想到肝脓肿的可能。临床上这样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数明显增多,X线检查发现肝脏肿大,或者有液平面,对诊断是有帮助的,所以B超检查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阳性诊断率比较高。必要的时候,表现不典型的时候,可以考虑在B超的引导下做肝区的穿刺,从而确定肝脓肿的诊断。
  • 呼吸困难是怎么回事?(音频)

    呼吸困难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周继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的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会出现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很多,比如上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胸膜疾病以及胸部疾病、胸壁疾病和纵隔疾病都可以造成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大体有这几个系统的:1、肺呼吸系统,比如慢阻肺、哮喘、肺纤化;包括胸膜的疾病,胸腔积液、气胸;还有纵隔的疾病。这些肺部的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2、心源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比如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炎,这些心脏的疾病也会出现呼吸困难;3、中毒性的疾病,比如药物的中毒、安眠药的过量,这些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呼吸的受抑制;4、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比如重度的贫血、由于血红蛋白、血氧量的下降出现的缺氧导致的呼吸困难;5、由于神经精神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比如急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急性的脑血管病、由于压迫,导致呼吸中枢受损出现的呼吸困难。
  • 什么是链球菌感染?(音频)

    什么是链球菌感染?
    讲解医师:周继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链球菌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叫做链球菌感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疾病,比如急性扁桃体炎、皮肤的脓皮病、肺炎等等。另一类叫变态反应性疾病,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链球菌感染是常见的一个原因,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主要根据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状况以及患者接触史,以及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来确诊,有的只能根据其临床表现就可以确诊,比如下肢的丹毒,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等,有的感染就需要对感染部位的分泌物以及血液进行细菌培养才可以确诊。对于出现链球菌感染的患者,急性期要注意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予以输液等对症治疗,最重要的是立即给予足量的抗菌药物,首选的就是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以改用其他的药物。对于新生儿脑膜炎的患者,大剂量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是应用疗效比较好的,一般注意抗菌的疗程,在十天左右。
  • 食物不耐受是阴性但有过敏症状(视频)

    食物不耐受是阴性但有过敏症状
    过敏疾病有多种类型,目前比较常见的有IgE引起的急性过敏,以及IgG引起的慢性过敏。而临床上有不同的检测手段去鉴别到底是哪种过敏类型,如IgE检测的是速发型食物过敏,而IgG是检测的食物不耐受。在实际中患者的过敏症状可能是不同过敏类型引起,除了解病史和临床症状外,还需要进行不同的检测手段辅助鉴别。患者具有过敏症状但食物不耐受是阴性时,可能是其他过敏类型引起,建议进行其他检测。如果进行食物不耐受,组合较小没有排查出阳性的食物,需要扩大检测谱进行更广泛的筛查。常用的食物不耐受检测包括14项食物检测,如牛肉、牛奶、鸡肉、猪肉、鳕鱼、大米、玉米、虾、蟹、大豆、鸡蛋、西红柿、蘑菇、小麦,如果上述食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还可以进行更全面的检测。目前最多可对90种食物进行检测,其中包括龙虾、燕麦、柠檬、小米等。
    2023-08-02
  • 食物不耐受和发育迟缓有关系吗(视频)

    食物不耐受和发育迟缓有关系吗
    食物不耐受并不是引起儿童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治疗食物不耐受是改善发育迟缓的手段之一。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6%-8%。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能够正常发育,而一切不利于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影响其发育,从而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如遗传,或病理性因素。发育迟缓的儿童常会表现为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不达标,包括身高、体重、营养吸收不良等,通过食物不耐受检测剔除阳性食物,能一定程度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体重、改善过敏情况,对儿童的治疗有积极作用。而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建议食物不耐受检测的项目越多越好,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最大组合是90项,即可以一次检测90种食物,优先选择大组合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查,食物不耐受与饮食食谱有关,有过敏原摄入史才会有过敏的可能性。只有过敏筛查谱越广,寻找过敏食物的精准度就越高,检查项目越多就意味着过敏原越多,报告解读才充分。
    2023-08-02
  • 食物不耐受和自闭症的关系(视频)

    食物不耐受和自闭症的关系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婴幼儿时期就表现出的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广泛发育障碍综合征,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男孩多于女孩。目前大量研究文献表明,自闭症儿童常伴随肠道菌群失调和食物不耐受,且自闭症儿童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后,通过饮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的表现,是一种积极的干预手段。自闭症儿童可能由于感染有毒化学物质,或某种食物引起胃肠道炎症或过敏,产生病理改变,不能将谷蛋白,或酪蛋白彻底分解,形成过多短肽片段。由于短肽片段具有阿片活性,因此过量短肽片段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时,便可能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同时也可能伴有谷蛋白,或酪蛋白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对大脑直接造成损伤,最终导致大脑功能失调,继而出现儿童自闭症的障碍表现。
    2023-08-02
  • 食物不耐受的食物还继续吃吗

    食物不耐受的食物还继续吃吗
    食物不耐受的食物,通常指食物不耐受检测阳性的食物,常要遵循以下忌食原则:1、应该将检测结果阳性的食物全部忌食,不能继续吃;2、如果不耐受食物较少,应该全部忌食;3、如果不耐受食物较多,全部忌食会考虑到患者可能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可以先将(++)、(+++)的阳性食物列为忌食,(+)的食物列入轮替;4、如果对某种食物忌食,对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食品也需要忌食,比如患者牛奶不耐受,所有含有牛奶的食品,如冰激凌、奶油等,也需要避免食入。一般忌食周期为3-6个月,一个忌食周期后可以复查,阳转阴的食物可以纳入正常饮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食物,一般在不吃这种食物的时候要寻找替代食物。替代品需要遵循同类法则,兼顾营养,避免交叉反应。最安全的替代原则是基于大组合90项检测,在组内寻找阴性的食物进行替代,既保证替代食品的安全性,也保证替换食物的营养均衡。
    2023-08-03
  •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周继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以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大量的脓痰和反复的咳血,这三大症状是支气管扩张的最主要的症状。咳嗽可以表现为一年四季的、长期的、慢性的咳嗽,特别是晨起,咳嗽往往比较严重,伴随着咳吐大量的脓性痰,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和其他疾病是有区别的,它是以黄、浓痰为主,痰非常量多,把支气管扩张患者叫做痰罐子。它的痰是可以分层的,一般吐出来以后,放在水中,它会分为三层,上一层是泡沫,中间一层是黄绿色的浑浊脓液,下一层是坏死的组织的沉淀物。还有一部分的患者在咳嗽、吐痰的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咳血,但有些人是以咳血为唯一的症状,也把这种支气管扩张患者叫做干性的支气管扩张,它没有痰,一发病就是咳血,有的时候咳血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经常发生咳血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大咳血的发生。随着疾病的发展,到后期肺功能严重下降,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后的气短、喘憋,到后期严重的缺氧,会并发肺心病以及呼吸衰竭。
  • 药物性呼吸衰竭是什么(音频)

    药物性呼吸衰竭是什么
    讲解医师:周继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药物性呼吸衰竭是指药物引起来的急性或慢性的呼吸衰竭,可以诱发呼吸衰竭的药物其发生机制也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改变主要包括急性的、非心源性肺水肿、支气管痉挛、中枢性或外周性肺泡低通气以及肺泡出血,导致这些病理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药物对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的炎症、或免疫反应的损害有关。药源性呼吸衰竭作为药源性肺损害的一种严重形式,多是暂时性的或可逆性的,但也可严重损害肺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据估计,大约有0.3%的住院期间的死亡患者是与药物有关的,药源性呼吸衰竭的诊断首先应该明确呼吸衰竭的存在。早期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比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呼吸费力等症状,就应考虑呼吸衰竭的可能,严重病例可有精神的错乱、烦躁、嗜睡、昏迷、呼吸表浅或呼吸节律的不规整,此时做血气分析即可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