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伟

  • 什么叫间质性膀胱炎(视频)

    什么叫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在国际上有非常标准的定义,是指没有特定原因,而患者出现非常严重的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以及盆底部位,包括小腹部、生殖器部位、会阴部位、肛门部位及相关下腹部部位疼痛。疼痛的产生和忍尿有一些关系,可以造成夜间痛、白天痛、性生活疼痛、活动性疼痛,此类疾病统称为间质性膀胱炎。 另外,间质性膀胱炎有更重要的病理表现。身体里面针对膀胱发生的变态免疫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能使膀胱黏膜造成损伤,使基底部位神经根暴露在尿液刺激底下,从而造成疼痛。间质性膀胱炎被誉为整个盆底疾病中非常难治性疾病的五大杀手之一,很多患者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和确诊率也越来越高,故需引起重视。在出现尿频、尿急和不明原因盆底疼痛时,要非常注意,可能是得了间质性膀胱炎疾病。
    2023-08-02
  • 间质性膀胱炎会自愈吗(视频)

    间质性膀胱炎会自愈吗
    间质性膀胱炎是因变态免疫疾病导致,属于膀胱黏膜功能受损疾病,所以不能自愈。很多患者觉得不太容易诊治或者诊治起来比较麻烦,甚至有人觉得看病要花很多钱,所以反而不去看病,总觉得自己过一段时间会好。 但目前从所有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中已经得到结论,即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类没有办法在任何时候进行自我愈合,也没有办法或者自我缓解的疾病。因为是一类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会随着身体变化,免疫变态反应逐步加重,或者轻度减弱,但不会停止。因此该病不会自愈,而且从目前治疗经验来看,该病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也可能达到治愈的标准。 目前认为与膀胱癌质变没有任何关系,不会因为发生了间质性膀胱炎,或者免疫状态的异常,而导致膀胱肿瘤发生。从总体治疗角度来看,也没有一例因为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而顺便又会发现到膀胱肿瘤的存在,所以间质性膀胱炎不会变成膀胱癌。
    2023-08-02
  • 间质性膀胱炎治疗方法(视频)

    间质性膀胱炎治疗方法
    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非常多,但通常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效果。传统治疗方法通常是指膀胱水扩张和药物灌注,以及止痛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微创治疗,即经尿道激光治疗,将受损黏膜切除,切除后可使病灶从根本上清除; 2、药物治疗,要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药物,因为不同症状和不同免疫状态,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通常是用3-4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若手术治疗再加上药物治疗,则缓解率非常高; 3、药物灌注,膀胱黏膜受损之后要有一个比较好的黏膜覆盖剂,可以通过灌注的方法灌到膀胱,使膀胱黏膜生长得更为良好; 4、膀胱起搏器,针对于顽固性尿频或者疼痛患者,可采用膀胱起搏器,俗称骶神经调节治疗,也可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5、膀胱水扩张、止痛药物等传统疗法。
    2023-08-02
  • 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回事(视频)

    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回事
    神经源性膀胱属于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主要定义是指因为神经系统疾病而导致膀胱和尿道,甚至肠道功能不健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慢性尿潴留等症状的一大类疾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特点,必须是由神经系统疾病造成排尿功能障碍,才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分非常多的种类,如中枢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及非常常见的脑出血、脑梗塞、多发脊髓硬化、脊髓损伤、肿瘤术后、常见糖尿病,还有其他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疾病的疾病,以上都统称为神经源性膀胱,又叫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 确诊神经源性膀胱,需进行一些检查,即要确定神经系统疾病和膀胱功能、尿道功能障碍有一些关联。有些患者可能有脑出血,但不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有些患者脑出血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故需要通过一些检查确定两者之间是否一定存在联系。
    2023-08-02
  • 排尿困难一定要导尿吗(视频)

    排尿困难一定要导尿吗
    排尿困难分两种,一种是急性排尿困难,另一种是慢性排尿困难。急性排尿困难,属于非常熟悉的尿潴留,即突然感觉小便一点都解不出来,完全堵在膀胱里面,甚至感觉膀胱要炸开,但小便还是流不出来。此类患者一定要导尿,因为膀胱水不能排净,症状会非常明显,甚至会引起膀胱破裂的可能性。若此部分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一定要尽快进行导尿处理。 慢性排尿困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排尿困难的症状,如排尿很慢,但尿线也很细,没有残余尿,可以慢慢把小便排干净,此类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导尿处理。另一种情况是患者排尿非常慢,尿线非常细,但排一次尿之后,膀胱内会剩下比较多的残余尿,即排尿完之后,膀胱里面还剩下很多小便。若剩下小便超过200mL,患者需要进行导尿治疗。导尿治疗分两种,一种是到医生处采取长期留置管子的方法,管子一直放在体内。另一种是间歇导尿,可以自己完成,即自己插导尿管,每天4-6次把残余尿量排干净。
    2023-08-02
  • 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视频)

    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产后排尿困难的原因较为复杂,大部分人是因为在盆底肌损伤基础上,导致神经功能损伤。此类患者治疗非常复杂,属于一种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但由于产后特殊性,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也不愿意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有创治疗。目前对于产后排尿困难,治疗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临床最常见,大部分患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通常需坚持1-2个月左右,绝大部分产后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2、物理疗法,很多人产后需喂奶或者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此类患者可采用物理治疗,最常用方法是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方法。最大的好处是属于纯物理治疗方法,可提升膀胱敏感性,增加膀胱收缩力,以使产后排尿困难得到逐渐好转; 3、激光治疗,很多人产后排尿困难和盆底功能不好有一定关系,在进行精确诊断之后,有一部分患者可采用盆底激光治疗技术,此类治疗效果同样能非常令人满意。 总体来讲,经过以上三类治疗,每个曾经发生产后排尿困难的患者,通常都可以得到治愈。
    2023-08-02
  • 排尿困难怎么办(视频)

    排尿困难怎么办
    排尿困难是指整个排尿过程非常费力,有排尿延时、尿线变细等情况。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机械性梗阻引起,即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肿瘤压迫引起,必须要把病因去除。故机械性梗阻最重要的是把机械性原因破除,比如前列腺增大,把前列腺切除。若有狭窄,将其切开或者切宽,以使机械性梗阻得到治愈。 动力性梗阻虽然治疗方法非常多,但治疗比较难。动力性梗阻最常见的方法是药物治疗,此类效果在绝大部分患者而言能够接受。再就是可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即声、光、电、磁、热等方法,使非机械性梗阻治疗得到一定效果。再者是国际上推荐的骶神经调节治疗,是一种通过刺激排尿和储尿神经,达到恢复排尿正常功能的技术。若最后实在没有办法,需要使用间歇导尿的方法,解决排尿困难,目前对于任何治疗效果都不好的患者,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023-08-02
  • 排尿困难能自愈吗(视频)

    排尿困难能自愈吗
    排尿困难通常不能自愈,排尿困难是指排尿流速变慢、排尿力量变小、排尿射程变近。引起的原因非常多,包括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等原因,故治疗方法各有千秋。目前机械性梗阻形成的排尿困难,相对比较好解决,比如最常见的男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后效果会非常好,治愈率也非常高。 而动力性梗阻引起的排尿困难比较困难,即本身尿道动力、膀胱动力不足而出现各种各样的排尿异常,治愈率相对低一些。目前常用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骶神经调节,俗称膀胱起搏器治疗。此类患者的治疗时间比机械性治疗时间更长,有效性也略低一些,目前从统计角度来讲,有效性在70%左右。所以绝大部分排尿困难都有一定病因,即都是由疾病所造成,基本上不能够自行康复。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医生介入。一旦有排尿困难的症状,一定要找医生帮忙。
    2023-08-02
  •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的注意事项(视频)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的注意事项
    病人昏迷以后由于肌肉松弛,如仰面朝天会造成舌根后坠,导致气道梗阻。昏迷病人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病人无法自述,对于昏迷的病人搬运时要高度重视。首先要做好病人搬运前评估,即气道是不是安全,假如不安全要进行人工气道。另外,有没有活动性外出血,假如有要进行包扎加压止血,还要评估颈椎、胸椎、腰椎有没有脊柱损伤的可能性,如有则需在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脊柱。 上述情况都做好以后,在搬运之前需多人协助搬运,并做好各种设备的准备。昏迷病人身上多有较多的医疗管路,比如静脉输液通路、气管插管、胃管、引流管等,都要做好保护,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意外脱落。假如病人已经出现低血压,搬运可以造成血压的一过性下降,甚至会引起心跳、呼吸停止,在种情况下,建议先升血压后再搬运。
    2023-08-03
  • 长时间不睡觉会猝死吗(视频)

    长时间不睡觉会猝死吗
    长时间不睡觉不一定会猝死,猝死指相对正常的健康人,在短时间内不明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停止。长期不睡觉最主要是机体长时间得不到充分休息,处在非常疲乏的状态。目前从学术上讲,并没有很多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有关联,但确实也听说由于长时间加班造成猝死。 猝死75%是因为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冠心病。当人长时间不睡觉以后,身体处在非常疲乏的极限状态,若患者本来就有一定的器质性心脏病或有器质性心脑血管、肺等疾病,长时间劳累得不到充分休息时,可能诱发病情加重。最终可以导致病情突然恶化,比如造成心律失常,然后出现猝死。 所以长时间不睡觉的人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年龄较高的人而言,长时间不休息对机体肯定不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当一段时间不休息后出现不适表现时,要及时停止手中的工作,然后适度休息。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