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忻涛

  • 颅内肿瘤手术如何打开头骨(视频)

    颅内肿瘤手术如何打开头骨
    开颅根据手术暴露的需要,尽可能缩小切口,减少对脑组织额外的暴露。开颅过程首先切开头皮,用高速电钻和磨钻在颅骨打1-2个洞,通过铣刀暴露需要切除颅骨的范围,去除颅骨,随后切开硬脑膜,进入脑组织,在显微镜下对正常脑组织进行保护,在肿瘤部位进行精确操作。 肿瘤切除后,将硬脑膜严密缝合,防止脑脊液从硬脑膜外漏,将开颅过程中取下来的颅骨用专用的钛钉连接复位,最后严密缝合头皮。通过正常的开颅程序,患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并发症。
    2023-08-02
  • 颅内肿瘤怎么治(视频)

    颅内肿瘤怎么治
    颅内肿瘤概念比较广泛,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以及转移瘤,或者胚胎来源的肿瘤,或者其它部位侵入的肿瘤等,治疗方法如下: 1、目前在神经外科领域,手术治疗仍然是首选方法。所有颅内肿瘤都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常见的胶质瘤、脑膜瘤或者听神经瘤、转移瘤等常见肿瘤,通过术前核磁和导航精确定位,手术部位做精确的切口进行切除,对正常脑组织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把肿瘤进行全切。如果是恶性肿瘤,全切较为困难,在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对肿瘤进行尽量大范围的切除。对于垂体腺瘤,现在最常用神经内镜、微创、经鼻,经蝶窦对肿瘤进行切除; 2、若肿瘤未切除干净,无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均可进行术后放疗。如果为恶性肿瘤,可能需进行普通放疗,如果高度恶性,转移风险较大可进行全脑照射。如果为良性肿瘤,可以对局部残留的肿瘤进行立体定向放疗; 3、恶性肿瘤术后采取化学治疗的办法,现在有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化疗方案,身体其它部位的肿瘤,包括淋巴瘤或者肺癌等转移到颅内,可通过综合其它类型肿瘤的综合放化疗方案; 4、近几年比较新颖的包括基因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此外中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也具有一定效果。
    2023-08-02
  • 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视频)

    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可以导致颅内压增高,也可出现局部功能障碍的表现。需鉴别诊断的常见疾病包括非肿瘤性病变,尤其对于胶质瘤和脑梗塞、脑炎、脑脓肿或者免疫系统疾病较易相混淆。 在垂体瘤腺瘤患者中,可出现拉克丝囊肿或肉芽肿病变,而在肿瘤的诊断中,通常使用头颅核磁,目前在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中,核磁有多种序列,包括平扫增强、弥散成像、灌注成像、光谱成像、磁敏成像等,再结合CT辅助以及患者症状,80%-90%的患者可在术前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判断指导方案。如果术前肿瘤没有确定肿瘤类型,可以采用术中立体定向取病灶部位活检判断病灶性质。
    2023-08-02
  • 胶质瘤后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胶质瘤后期症状有哪些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肿瘤里最常见、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包括很多不同类型,有新型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髓母细胞瘤等。大部分胶质瘤位于幕上大脑半球,患者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高颅压表现,以及或者肢体瘫痪、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视力减退、局灶功能障碍。 手术切除以后,如果手术效果较好,一般没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果肿瘤后期出现复发,很多患者再次出现肢体瘫痪、言语不利、视力减退、头疼或者癫痫发作,高度提示肿瘤复发。如果肿瘤位于室管膜瘤或者髓母细胞瘤,经常位于小脑幕下,患者可出现平衡功能障碍、恶心、头晕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2023-08-02
  • 颅脑外伤腰椎穿刺的目的(视频)

    颅脑外伤腰椎穿刺的目的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系统疾病,可以导致颅内出血、颅内水肿、颅内缺血等表现。如果患者出现这些情况,最常见的检查手段是头颅CT,可以直观观察患者颅内情况。此外,腰椎穿刺是神经外科领域里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在局麻后进行穿刺,通常在腰3-4间隙或者腰4-5间隙进行穿刺,获取到部分脑脊液,同时可以测得颅内压。 通过化验脑脊液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出血,或者经过治疗后,感染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是否出血得到很好的吸收。如果患者,通过CT表现初步判断颅内压较高,根据患者的症状可能考虑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或者患者有小脑和幕下受损,腰椎穿刺需要慎重考虑,因为进行穿刺可能诱发病情突然加重。
    2023-08-02
  • 垂体泌乳素瘤和垂体瘤的区别(视频)

    垂体泌乳素瘤和垂体瘤的区别
    垂体瘤医学称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是发病率第三位的神经系统肿瘤,而且近年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以及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对疾病认识,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泌乳素腺瘤是垂体腺瘤的一种类型,垂体腺瘤包括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性腺瘤,功能性腺瘤包括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等。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男性患者可以出现脱毛、性功能减退等,女性患者可以出现闭经、泌乳、不孕。临床上,如果可以确诊为泌乳素腺瘤,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药物治疗,服用溴隐亭减少肿瘤的体积,降低泌乳素的水平,最终达到患者治愈的目的,泌乳素腺瘤在目前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中药物治疗效果最好。
    2023-08-01
  • 垂体瘤卒中能治好吗(视频)

    垂体瘤卒中能治好吗
    垂体腺瘤卒中能否治愈关键在于垂体腺瘤对正常组织的侵犯和包绕程度。如果侵袭性腺瘤范围较广,很难通过单纯手术治愈。垂体瘤临床称为垂体腺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发病率排第三位。90%的垂体腺瘤都可以经鼻腔蝶窦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进行微创手术。对于10%的大腺瘤,需要开颅手术。 垂体瘤是比较容易卒中的一种类型,肿瘤生长过快,肿瘤内部出血,导致肿瘤体积突然变大,患者突然出现头疼、视力减退、垂体功能低下以及低血压、低血糖、循环衰竭的表现,是垂体瘤里面一种很危险的情况。一旦发生垂体卒中,需要在完善检查,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尽快手术。 垂体瘤卒中导致病情加重,但是从手术角度,如果肿瘤内部出血坏死,肿瘤里的成分变成液体或者血块,通过单纯的手术操作,反而更利于手术操作。 肿瘤能不能治愈,和卒中没有直接关系,关键在于肿瘤对周围正常的神经和血管的包裹程度以及侵犯范围。如果肿瘤术前侵犯范围较广,对周围的颈内动脉、视神经,以及垂体柄或者脑室有广泛侵袭,即使通过手术也较难切除干净。
    2023-08-01
  • 垂体瘤术后尿崩需要多久可以恢复(视频)

    垂体瘤术后尿崩需要多久可以恢复
    垂体腺瘤由于手术中对影响内分泌的垂体柄和下丘脑不是直接损伤,所以尿崩是暂时的。可以通过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口服弥凝片,最轻的患者可能术后没有明显的尿崩,或有短期尿崩。住院期间通过皮下注射1-2次或口服1-2片弥凝片可以缓解。出院以后并不需要服药,如果时间较长,大多数垂体腺瘤的患者一般在3个月以内通过药物逐渐纠正,患者机体内环境逐渐稳定,极少数长期服用弥凝片治疗尿崩。 垂体瘤医学称为垂体腺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排第三位。90%的垂体腺瘤患者可以经过鼻腔蝶窦,通过神经内镜在微创下进行切除。另外10%,如果垂体腺瘤比较大或者向上发展,可以通过开颅手术切除。 无论开颅手术还是经鼻蝶手术,术后可能出现尿崩的症状,尿崩是由于垂体上方的垂体柄和所连接的下丘脑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由于垂体瘤的病灶在垂体,而不是在垂体柄和下丘脑,所以垂体瘤术后导致的尿崩不是对下丘脑垂体柄的直接损伤,是牵拉损伤或者供血损伤。
    2023-08-01
  • 垂体瘤卒中严重吗(视频)

    垂体瘤卒中严重吗
    垂体瘤临床称为垂体腺瘤,是神经系统肿瘤常见的类型。垂体腺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里是比较容易卒中的一种类型。卒中,即肿瘤生长得过快,肿瘤内部出血导致肿瘤体积突然变大,是垂体腺瘤里比较危险的一种类型。 如果出血量少,患者可能出现视力减退、头疼加重,如果肿瘤内部出血量突然变大,患者可出现双眼失明、剧烈头痛、呕吐以及可能出现垂体功能危象。垂体功能危象包括患者出现低血压、低血糖、循环衰竭等,所以是垂体腺瘤类型里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一旦明确垂体腺瘤卒中,应完善检查、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尽快手术切除进行减压,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3-08-01
  • 功能性垂体瘤临床表现(视频)

    功能性垂体瘤临床表现
    垂体瘤专业上称为垂体腺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发病率排第三位。包括功能性垂体腺瘤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功能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功能性腺瘤:患者出现脱毛、脱发、性欲减退。女性泌乳素腺瘤的表现为闭经、泌乳、不孕; 2、生长激素腺瘤:儿童表现为巨人症,成人除表现为肢端肥大外,还包括手指和脚趾增粗、口唇肥厚、鼻翼肥厚。另外可出现声音变粗,以及内脏肥厚,患者可能出现无缘无故的睡眠呼吸暂停,呼噜声明显。还可以出现心肌肥厚、肝脏肥厚、内脏肥厚,以及明显的血糖增高,对患者预后影响更大; 3、分泌性功能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尤其肥胖表现为脸较圆,腹部较大,而肢体没有肥胖,可能出现全身多处痤疮,以及紫纹。女性可能出现男性化表现,包括胡须、声音变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