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梅

  • 小儿腺样体肥大会引起耸鼻子吗(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会引起耸鼻子吗
    腺样体肥大导致人体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机体缺氧,影响孩子的神经生长发育障碍,引起多动症,致使出现耸鼻子的临床表现。腺样体肥大严重时会阻塞后鼻孔,临床上会引起一种疾病叫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表现为张口呼吸,但是由于腺样体肥大阻塞气道,进入气道的空气不但没有增多反而减少甚至没有。这样就造成进入体内的氧气相对减少,造成孩子睡觉不安稳,在床上翻滚,使正常睡眠周期不规律。 正常睡眠周期分为Ⅰ、Ⅱ、Ⅲ、Ⅳ期以及快动眼睡眠,但这部分儿童没有Ⅲ、Ⅳ期深度睡眠,而人体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产生激素,如生长激素、影响人体三大物质代谢的激素等。由于孩子缺乏深度睡眠也就缺乏这些活性物质的产生和分泌,所以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身高发育、面部发育等。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多动症临床表现多样,如擤鼻子、吸鼻子、耸鼻子或者耸肩还有不断咳嗽的动作,多动症病因非常复杂,主要考虑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其它因素有关。总之,凡是能引起孩子神经生长发育障碍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多动症,即耸鼻子的临床表现。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鼻子不通气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鼻子不通气是怎么回事
    腺样体位于后鼻孔后方以及张开嘴看到口咽上方这两个解剖结构之间的区域,腺样体是淋巴组织团块。正常情况孩子在2-6岁时是腺样体发育高峰期,这种是生理性增生肥大,而腺样体本身炎症刺激或者邻近部位炎症刺激造成病理性增生肥大,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后鼻孔、后方鼻咽部,即使鼻腔通畅,气体通过鼻腔越过后鼻孔时由于后鼻孔后方腺样体肥大阻塞气流,就使气流滞留或者停留在鼻腔,这时患儿就会感觉到鼻子不通气。腺样体肥大还可能是鼻腔鼻窦炎症反复刺激造成,患儿感觉鼻不通气,实际上是腺样体肥大和鼻腔、鼻窦炎症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空气是经过前鼻孔进入鼻腔,通过后鼻孔越过腺样体所在的解剖部位鼻咽部往下进入口咽,再往下进入喉腔、气管和肺,在整个气道中任何部位因为任何原因导致的气道阻塞都会导致呼吸不畅或者通气不佳。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引起的
    在医学上腺样体肥大是一种病理性状态,造成腺样体肥大的原因主要考虑腺样体本身炎症,或者邻近部位比如鼻腔、鼻窦、口腔、扁桃体等炎症反复刺激造成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这种炎症可以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过敏、变态反应引起。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的淋巴组织团块,属于人体免疫器官。正常生理情况下,腺样体出生时就已存在,2-6岁腺样体生长处于旺盛期,正常情况下10岁开始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由于肥大腺样体压迫邻近结构,如压迫沟通鼻咽和中耳骨室的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闷、听力下降。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气道引起孩子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有的儿童会表现为睡眠时烦躁不安、在床上翻滚,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孩子正常颌面部发育造成畸形,称为腺样体的面容。部分儿童虽然睡觉未打呼噜,但依然有烦躁不安、趴着睡的情况,该部分患儿会被医生或者家长忽略,应引起重视。
    2023-08-03
  • 耳石症是什么病(视频)

    耳石症是什么病
    一般情况下,内耳负责平衡的椭圆囊和三个半规管相通,三个半规管在空间的位置互相垂直,对应空间的三个平面分别负责对应平面上人体姿势的维持和各种动作协调,并且是双侧对称。 耳石症就是椭圆囊出现碳酸钙结晶颗粒,也称耳石颗粒,脱落后移动到与之相通的三个半规管内。 当人体头位的位置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重力方向一直垂直向下,当病人出现躺下、起床、左翻身、右翻身、低头、抬头等动作时,半规管中的耳石由于重力作用向下移动,使出现耳石的半规管因为耳石移动出现额外的病理刺激,而对侧半规管并无耳石,这样就造成平衡出现问题,出现眩晕发作。 前庭除维持平衡外,还有维持视觉清晰的功能,这时会有不自主眼球震颤叫特征性眼震。耳石脱落到最低点后不再运动时,眩晕发作也随之停止,所以耳石症眩晕发作的特点是在头位变正后,眩晕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分钟。 耳石症复位利用重力作用,根据半规管在空间的位置将耳石再倒回到椭圆囊,复位过程可以通过手法复位,也可以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复位。 但是在复位前首先要通过检查明确是否为耳石症,耳石位于左侧还是右侧,还需确定位于哪个半规管,因每侧有三个半规管,之后还要确定位于半规管的位置,致使不同部位的耳石症,临床表现、复位方法都不相同。
    2023-08-03
  • 耳石症复位后睡觉姿势(视频)

    耳石症复位后睡觉姿势
    耳石症复位后睡觉姿势需根据这次耳石症复位是否成功而决定,有的耳石症复位一次即可成功,有的需要两次甚至两次以上。耳石症复位成功指脱落到半规管的耳石全部回归到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有时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大小不等的多个耳石,耳石全部复位后,为了防止复位归到椭圆囊里的耳石再次脱落,通常建议患者在复位成功三天内进行仰卧头高位或者健侧头高位,如左侧半规管耳石会让病人仰卧或者右侧头高位,这样可使半规管处于最高位置,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回到椭圆囊的耳石就不会再回到半规管里面,防止再次复发。 如果复位没有成功,耳石第一次复位可能没有全部回到椭圆囊,也可能部分回到椭圆囊,部分还未回到半规管,为了减少因为体位变动诱发的眩晕增加患者痛苦,建议患者仰卧头高位,或者眩晕发作症状轻的侧别为睡觉姿势。复位后防止耳石脱落,建议患者要注意休息、适当饮水,尤其是一次复位不成功的患者适当饮水可以增加耳石颗粒在半规管的流动性,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一周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防止一个姿势时间过久,以及避免长期卧床等。
    2023-08-03
  • 眩晕耳石症治疗方法(视频)

    眩晕耳石症治疗方法
    眩晕耳石症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1、进行复位治疗,即利用重力向下的作用,沿着半规管方向,根据半规管在空间的位置将脱落到半规管的耳石再移回到椭圆囊,可以通过手法复位,也可通过仪器复位,复杂的眩晕耳石症通常需要手法和机器相结合进行复位; 2、药物治疗,对于耳石症症状较重,不能耐受复位或者复位成功但仍出现头昏的患者,需要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治疗,如果恶心、呕吐严重,需使用止呕药物对症处理; 3、对于病史较长的患者,尤其是耳石在半规管长期反复刺激可能造成责任半规管,即病变半规管功能降低,此时可能除上述治疗外,还需及早进行前庭功能康复治疗; 4、耳石发作多数与生气、上火、劳累、睡眠较差、长期同一姿势或者长期卧床有关,还与体内维生素D含量缺乏有关,所以治疗方面还需对该病因和诱因进行治疗; 5、耳石症反复发作,反复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半规管栓塞手术、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等。
    2023-08-03
  • 怎么治内耳眩晕症(视频)

    怎么治内耳眩晕症
    治疗内耳眩晕症需先明确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耳朵聆听声音外还具备平衡功能,所以根据内耳病变部位不同,把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既损伤听功能,即病人出现耳聋,也损伤平衡功能,病人出现眩晕,这类疾病多见美尼埃病、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上半规管裂、亨特综合征又叫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还有内耳供血障碍或者迷路震荡也会引起。 另一类是只损伤前庭平衡功能,而没有耳蜗症状,即没有耳聋、耳鸣症状,这类疾病最多见于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等。明确病因后就要针对病因治疗,一般需要经过专科医生查找病因,对病因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经过病因治疗后一般都能康复,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延误治疗,会造成前庭功能不同程度下降,此时要针对受损部位和受损频率,有针对性地进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等。
    2023-08-03
  • 年轻人走路不稳的原因(视频)

    年轻人走路不稳的原因
    年轻人走路不稳实际是人体平衡障碍的表现,正常情况下人体平衡维持依靠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三大系统共同来维持,称为平衡三联。平衡三联中任何部位或者与中枢联系通路中的任何部分受到生理性刺激或病理性因素的影响,客观上会表现为平衡障碍,主观上表现为眩晕和头晕,所以起床后眩晕走路不稳查找原因要从平衡三联中寻找,具体如下: 1、前庭系统方面问题,前庭系统常见的疾病,比如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耳石症、亨特氏综合征、大前庭导水管管综合征、上半规管裂等都会引起眩晕、走路不稳; 2、视觉系统方面问题,视力下降、近视、远视、斜视,如看手机、电脑时间长头晕,或在黑暗处走路和在有光的地方走路感觉肢体平衡不同等; 3、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指人体深部感觉,和表皮触觉、温觉、痛觉、浅感觉对应,深部感觉位于人体关节、肌腱、肌肉处,这个地方的病变或者与之相连的神经通路出现问题也会引起走路不稳头晕,比如关节炎重症肌无力、腰椎间盘突出等都会引起走路不稳; 4、中枢病变,三大系统和中枢都有联系,比如小脑、脑干病变、卒中、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或者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等,也会伴有眩晕走路不稳等症状。
    2023-08-03
  • 感音性耳聋怎么治疗(视频)

    感音性耳聋怎么治疗
    感音性耳聋指耳蜗毛细胞血管纹或者螺旋神经节病变造成的声音感受和传递障碍,造成听觉减退或者丧失,其治疗原则是尽早发现尽早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同时根据情况选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高压氧或者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于耳聋影响发音的人群,尤其是儿童,要适当进行言语训练,做到聋而不哑,也要适当使用人工听觉,比如佩戴助听器或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感音性耳聋治疗主要根据病因治疗,引起感应神经性耳聋病因很多,有几方面病因: 1、药物性感应神经性耳聋,多见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这类药目前基本很少使用;但目前肿瘤发病率越来越多,抗肿瘤药物使用也较多,所以肿瘤患者如果出现耳聋需考虑是否为药物引起;水杨酸盐类药物多见于耳毒性的阿司匹林;还可见于利尿剂,利尿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病人或者心衰病人脱水治疗; 2、突发性无特殊原因引起感应神经性聋; 3、先天遗传性老年性退行性改变; 4、噪音,长期工作环境中噪音比较大也会造成感应神经性聋; 5、创伤,突然外力或者外伤可以造成感应神经性耳聋; 6、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引起感应神经性聋; 7、体内必需元素铁、锌、镁、碘等缺乏,或者全身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肾功能衰竭,血液方面的疾病比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或者多发性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或者传染病等都可以引起感应神经性聋。
    2023-08-03
  • 怎么治疗鼓膜穿孔(视频)

    怎么治疗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病因可以是炎症引起,也可以是外伤引起,不同病因引起鼓膜穿孔治疗原则和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一般是细菌感染,此时要全身和局部应用抗感染、抗细菌药物,因为局部有脓性分泌物,需要使用3%双氧水及时对分泌物进行清理,也可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外伤性鼓膜穿孔由于鼓膜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建议及早到医院对创缘进行处理,比如创缘血痂、血迹、脓性分泌物或创缘翻卷及早进行复位,解除影响外伤鼓膜穿孔愈合的因素,促进鼓膜及早修复。注意防止鼓膜感染,因为在操作或鼓膜穿孔后期耳内进水时可能会合并感染,同时也需使用抗感染药物; 3、对于陈旧性鼓膜穿孔要根据穿孔大小,或除鼓膜穿孔以外是否合并中耳胆脂瘤等病变,要进行鼓膜修补手术或者鼓室成形手术。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