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视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在胃镜下看到食管下段糜烂,可以根据糜烂范围进行分期。另外一类是食管下段和正常胃镜检查结果没有差异,但患者会反复表现出反酸,伴有烧心,严重时会出现胸痛,叫做胃镜下阴性胃食管反流病。 反酸治疗在临床上非常规范,一般医生会给患者用抑制胃酸分泌的PPI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促进食管蠕动的药物,能够减轻反酸,部分医生会加用食管黏膜保护剂减轻反酸情况。
    2023-08-01
  • 造血干细胞移植排异反应怎么回事(视频)

    造血干细胞移植排异反应怎么回事
    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外界的东西在体内置活都要受到排斥,因为自身有自己的保护反应,会免疫排斥。造血器官和其它的实体瘤器官不完全一样,因为既是个造血器官,又是个免疫器官,有双向排斥。 移植物抗宿主病,排斥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的是100天之内,叫急性GVHD,往往来势比较凶险,起病比较急,症状比较重。主要症状表现为皮疹、口腔溃疡、胃肠黏膜损伤、腹泻、恶心,因为有腹泻,有时出现感染、发热,这时与感染不好鉴别。有时需要应用试验性治疗观察,也有的时候因为不能排除,特别是移植以后免疫力低下,不能等待,有时要加抗感染的药物。肝脏改变,如引起腹水,出现黄疸,极个别时,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做干细胞穿刺活检,病理进一步诊断。 慢性GVHD即超过100天,这时患者症状相对比较轻,但是有的也会出现皮疹、腹泻,但可能不像GVHD那样对生命造成危险,加适当的抗免疫排斥药物即可。
    2023-08-02
  • 老年痴呆症一般多少岁得(视频)

    老年痴呆症一般多少岁得
    通常认为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才出现的疾病,与年龄相关。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美国人群中发病年龄在65岁占痴呆发病患者的90%以上。研究发现,除已经出现症状的痴呆的病人外,还有临床前期的患者,仅出现轻微的记忆力差,但可在生物学标志物中发现特征性的改变,支持痴呆诊断。 如发病关口前移,发病年龄也会向前移,发病年龄在约30-40岁。而且流行病学发现,年轻人压力大、工作紧张、生活方式不变,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逐渐年轻化,导致现在发病年龄已经从65岁向前移到55岁左右,甚至50岁左右。因此呼吁大家,中老年人要注意认知健康,关注认知健康的问题。
    2023-08-02
  • 老年痴呆患者大小便提示什么(视频)

    老年痴呆患者大小便提示什么
    老年痴呆患者大小便没感觉在医学上称为二便失禁,老年痴呆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提示已经属于疾病晚期。如果出现大小便失禁,可能要插尿管,会引起尿路感染。 卧床后很可能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即肺栓塞,如长期卧床的痴呆患者出现气喘,经过检查发现患有肺栓塞等。所以老年痴呆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要注意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或终末期,同时,要有姑息关怀。希望家人在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照料者不要嫌弃,要赋予爱心。
    2023-08-02
  • 肝癌患者肝功能正常吗(视频)

    肝癌患者肝功能正常吗
    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可以正常,也可以异常,主要是看病情发展阶段,因此一般不能在检查时只检查肝功能,肝功能正常不能代表肝脏正常。一般检查时除检查肝功能外,还要检查肝胆脾B超、甲胎蛋白、乙肝等相应的指标。由于肝功能正常可能是代表肝细胞没有完全受损,但是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检查可以是肝硬化状态,也可以是肝癌状态,甚至有些患者的肿瘤是巨块型肝癌,即肿瘤>10cm,但其肝功能可以是正常指标。因此在检查过程当中,尤其是对于有肝癌的高危因素患者,比如乙肝、丙肝等感染状态,检查时一定要加做肝胆脾B超和甲胎蛋白。如果患者是在肝硬化状态下,一定要每3个月左右,去检测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胆脾B超。如果患者是在慢性肝炎的阶段,可以在3-6个月去检查。
    2023-08-02
  • 胶质瘤都是恶性的吗(视频)

    胶质瘤都是恶性的吗
    胶质瘤都是恶性肿瘤,但有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区分。所谓低度恶性是指低级别胶质瘤,即1级和2级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即WHO将胶质瘤分为1-4级,1级胶质瘤和2级胶质瘤临床症状表现和发展比较缓慢,通过手术、放疗方法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延长和提高。而高级别胶质瘤,即恶性胶质瘤,生存时间短,治疗效果差,给患者健康和家庭带来很严重负担。 胶质瘤发展有固有规律,低级别胶质瘤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步向高级别胶质瘤进行演变,即相对低度恶性胶质瘤在未来可能会演变成高度恶性胶质瘤。因此,胶质瘤没有良性之说,都要积极面对、密切观察、及时有效治疗和控制胶质瘤生长,最终才能达到对胶质瘤最大治疗效果。
    2023-08-02
  • 头部受伤昏迷几天(视频)

    头部受伤昏迷几天
    头部受伤后昏迷时间没有明确时长,与颅脑受损方式有很大关系。脑震荡出现昏迷时间大约不超过30分钟;脑挫裂伤一般会出现一天意识不清;如果出现原发性脑干损伤或者严重继发性损害,包括脑内血肿、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若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昏迷时间会大大延长。 医生职责是把昏迷状态变为苏醒,尽可能减少昏迷持续时间,因为随着昏迷时间延长,患者苏醒过来可能性逐步减少。而且随着昏迷时间延长,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几率会大大增加,会造成患者症状明显恶化,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一旦发现外伤后出现昏迷要迅速就医,减少病情恶化和发展。
    2023-08-02
  • 脊椎型颈椎病的症状(视频)

    脊椎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常见症状表现为麻木、疼痛、肌力下降和肌紧张。肌力下降,即患者行走不稳、脚无力。临床诊断中常见为踩棉花感或醉酒感,患者甚至容易摔跤。肌张力增强为本病典型临床症状,即患者手脚僵硬,弯曲、伸展困难。患者也可上肢麻木、疼痛、持物不稳,甚至无法持碗筷等。疾病进一步发展,严重时甚至可影响身体其他系统,如出现排便困难、尿潴留等。
    2023-07-30
  • 脊髓型颈椎病一定要做手术吗(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一定要做手术吗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个类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可出现肌张力的下降、走路不稳、持物不稳等症状。目前,医疗界关于本病的共识是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首选手术治疗,且应尽早手术,对疾病的康复、预后,均有积极意义。若延迟手术,患者的康复较缓慢。
    2023-07-30
  • 脊髓型颈椎病适合做小针刀吗(视频)

    脊髓型颈椎病适合做小针刀吗
    颈椎病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如手法、按摩、牵引、针灸、药物等,但临床在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观察时,发现小针刀、针灸、手法、牵引这些保守治疗无明确临床疗效,未发现对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临床建议首选手术治疗,部分保守治疗可一定程度缓解病情,但无法根治疾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提倡采取过长时间的保守治疗和针刀治疗。禁止通过颈椎牵引治疗本病。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