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定

  • 胆囊癌晚期预后怎么样(视频)

    胆囊癌晚期预后怎么样
    胆囊癌临床上发病率不是特别高,但恶性程度比较高,预后相对较差,甚至差于胰腺癌、肝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病人生存期大概在3-6个月左右,临床发现胆囊癌时通常就已经失去手术机会。 绝大多数胆囊癌是因为胆囊结石导致,如果发现胆囊结石,建议尽早手术治疗,避免胆囊癌发生。胆囊癌早期可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获得治愈,晚期胆囊癌难以治愈,因此,早期胆囊癌强调手术治疗。中晚期患者只能依赖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方法,同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最大限度延长胆囊癌晚期患者生存时间,以期待改善生活质量。
    2023-08-02
  • 肝多发小囊肿什么意思(视频)

    肝多发小囊肿什么意思
    肝多发小囊肿属于肝脏内的一种良性病变,先天性囊肿最为常见,可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多囊性肝病、特殊类型肝囊肿,即肝包虫病。肝多发小囊肿临床通常指单纯性肝囊肿,外观光滑壁薄,内部充满液体,囊肿壁为类似胆管结构的上皮组织,但囊液基本不含胆汁,多为清亮液体,也不与肝内胆管相连。多数单纯性肝囊肿患者无明显症状,多以多发小囊肿为主,在肝内分布不具备规律性。 少部分患者囊肿由于体积过大压迫周边组织,或者导致肝脏被膜张力增高,可造成肝区及右上腹和右侧背部隐痛。由于肝囊肿具体发病机制未明,并且不同类型肝囊肿病因不同,单纯性肝囊肿及多囊性肝病多为先天性发育,部分单纯性肝囊肿由其它疾病继发,目前缺乏有效方法预防肝囊肿。只有肝包虫病病因明确,治疗也较明确。
    2023-08-02
  • 肝左外叶囊肿如何治疗(视频)

    肝左外叶囊肿如何治疗
    如果已经确诊为肝左外叶囊肿,若无相关临床症状,囊肿直径<10cm,则无需特殊处理,仅需每年定期做肝脏彩超检查,观察囊肿有无变化即可。 如果囊肿每年进行性增大,直径超过10cm,可考虑外科介入处理,处理方法有微创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又称去顶术,对残留囊壁进行烧灼毁损,最大限度预防以后复发,为首选方法。此外,也可采取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硬化剂注入、左肝外叶切除术。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和医师诊断采取个体化治疗方式,选择最合适患者的治疗方法。
    2023-08-02
  • 摘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视频)

    摘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摘胆即为胆囊切除手术,任何器官切除手术均存在一定不良影响,胆囊切除术后疗效满意率较高,但仍有少部分人群出现相关不良影响,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包括结石残留、胆道功能紊乱、碱性反流性胃炎、脂肪容耐量降低、肝脏损害、胆汁成石性增高,以及可能远期发生结肠癌。但此类不良影响发生率较小,胆囊切除术后获益患者比出现此类不良反应患者多,并且即使出现上述症状,也可通过后续药物治疗改善及缓解。 胆囊切除术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现代医学对胆囊切除有严格适应症,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诊治,权衡手术利弊,最终获益。
    2023-08-02
  • 右肝钙化灶是什么意思(视频)

    右肝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右肝钙化灶是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的钙质沉淀,通常由B超或CT检测出,一般检测结果为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形成原因具体如下: 1、先天形成; 2、肝内胆管结石; 3、寄生虫影响肝脏; 4、肝内受过损伤或肝脏慢性炎症; 5、肝内良恶性肿瘤转移钙化。 肝内钙化灶首先需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如果排除肝内胆管结石或者良性病变、恶性肿瘤等其它病变后,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即可。肝内钙化灶是肝脏某些病变稳定或愈合后的病理改变,形成后长期稳定存在。钙化灶通常较小,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肝功能,但是不能大意,需要定期进行肝脏彩超检查。
    2023-08-02
  • 胆囊高密度影是肿瘤吗(视频)

    胆囊高密度影是肿瘤吗
    高密度影属于影像学辅助检查中的常用术语,B超发现胆囊高密度影不能提示发生肿瘤,胆囊出现高密度影最常见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密度和石头类似,所以检查时表现为高密度影。 胆囊肿瘤多数为实性肿物,影像学检查通常不会出现很高的密度。如果发现胆囊高密度影,多为胆囊结石。当无法明确诊断时,可以进行进一步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若通过检查排除胆囊结石,在CT及核磁共振检查下明确是胆囊肿瘤性病变,处理首先要考虑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良性胆囊肿瘤和恶性胆囊肿瘤处理方式截然不同,需要到正规综合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2023-08-02
  • 胆囊癌的诊断方法(视频)

    胆囊癌的诊断方法
    胆囊癌在临床容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比如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管癌、肝癌、胰腺癌等。因此,治疗前对胆囊癌诊断和鉴别诊断较重要,目前针对胆囊癌的诊断如下: 1、结合临床有无腹痛、腹部包块、黄疸等典型临床症状,以及有无消瘦、贫血、胆管炎、低热、腹水、纳差等相关伴随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依靠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比如肿瘤标志物、肝胆道彩超、多排螺旋CT、核磁共振、内镜超声以及PET-CT检查诊断。可诊断是否为胆囊癌,以及是否有手术进行胆囊癌根治的机会。
    2023-08-02
  • 肝血管瘤该怎么治疗(视频)

    肝血管瘤该怎么治疗
    肝血管瘤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病人多无不适症状。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等,对于弥漫性肝血管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巨大肝血管瘤,可以进行肝移植治疗。 肝血管瘤大小、在肝内所处位置、采取手术方式等,均对手术时长有影响,并不可简单认为手术时间越短,则手术越为成功、效果越好。肝血管瘤治疗有正规流程,需要患者与医生进行沟通。
    2023-08-02
  • 肝脏有点隐隐作痛怎么回事(视频)

    肝脏有点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肝脏部位隐痛临床需考虑以下几种原因,即肝脏病变,比如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胆管结石、肝脏良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巨大肝囊肿压迫、肝脓肿以及病毒性肝炎等。胆道疾病,比如胆囊炎、胆道结石,以及女性肋骨炎、带状疱疹,早期可引起肝脏部位疼痛,临床需加以区分。 出现肝脏部位隐痛需到医院进行上腹部检查,包括肝胆道彩超、肝功能检查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所以,肝部位隐痛首先不是考虑如何治疗,而是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再采取对症治疗。
    2023-08-02
  • 造成胆道结石的原因(视频)

    造成胆道结石的原因
    胆道结石是由于胆汁淤结和胆道感染等原因所致,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胆道结石发病率约占所有胆结石症的38%左右,且女性患者胆道结石发病率高于男性。 胆道感染、胆道梗阻、胆道寄生虫、胆汁淤滞、胆管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均为引起胆道结石的常见高危因素。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是继发肝外胆道结石的主要病因,胆道感染和胆汁淤滞是形成胆道结石的基本条件。结石形成又增加了胆道感染和胆汁淤滞的发生率,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一旦形成胆道结石,需通过外科或者介入处理,通常无法自愈。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