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症状和治疗(视频)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症状和治疗
    对于多发性大动脉炎,不同部位的症状不同,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头颈部:比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等部位的血管受累出现病变,可造成颈动脉或者锁骨下动脉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的黑蒙以及一过性对侧肢体偏瘫、乏力、感觉障碍,严重时可导致脑卒中、脑梗死,出现偏瘫、失语的症状,并且会有后遗症;2、内脏血管:比如肾动脉狭窄造成肾脏供血不足,可产生肾素、血管紧张素,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此类高血压疾病较难控制,患者需要服用多种降压药。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需要在风湿免疫科进行系统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免疫抑制剂,比如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个别患者在炎症处于稳定期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手术搭桥、球囊扩张的介入治疗等方法。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宋小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三个原因:第一、动脉粥样硬化性的肾动脉狭窄。对于这一类病人,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这个方案目前国际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论,就是放支架和单纯用药物控制血压和抗板降脂治疗的危害和获益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国内做的比较多的是肾动脉的支架植入,它可以最有效地保护肾脏的血流,减低降压药物的应用,这是最明显的两个好处。第二、血管炎性病变。大动脉炎在中国是比较多见的一类疾病,它可以引起肾动脉狭窄。对于这一类病人,首选用球囊扩张来达到动脉的成形,但是否要用药物、球囊扩张,有待商榷。动脉扩张效果不好的时候,才提倡支架植入。第三、肌纤维发育不良。对于这类病人原来是跟大动脉炎一样仅做球囊扩张,但是近期欧洲的ESC指南里面提出,对于肌纤维发育不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可以考虑Ⅰ期行支架植入。这是内因引起的肾动脉狭窄的三个治疗方案。对于外因引起的,比如非常明确的压迫性因素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比较典型的叫膈肌中脚压迫综合征首先要解除压迫,解除压迫以后,看肾动脉狭窄还存不存在。如果肾动脉狭窄还存在,考虑做血管成形,这个成形可以做腔内治疗,也可以做开放手术。开放手术主要是从主动脉向肾动脉好的地方做搭桥。当然,也可做自体的肾脏移植,但这两类手术都是比较大的手术,要考虑慎重。
  • 食物方面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吗(视频)

    食物方面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吗
    食物不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主要疾病及病因具体如下: 1、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动脉狭窄以及肾肿瘤等继发性病变; 2、内分泌疾病,比如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亢、甲减,还有绝经期综合征等; 3、心血管病变,比如主动脉瓣的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 4、颅脑疾病,比如脑肿瘤、脑外伤、脑干的感染; 5、妊娠期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以及药物,可以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2023-07-31
  • 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标准是什么(音频)

    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标准是什么
    讲解医师:宋小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无论是诊断哪个动脉狭窄,都可以从三个检查入手。第一个检查叫做彩色多普勒,它主要是通过目标血管,比如通过肾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峰值速度来判断有没有狭窄。一般血流峰值速度小于120cm/s以下,管腔基本上是正常的或者是轻度的狭窄;120-180cm/s之间,是中度狭窄;大于180cm/s,就是重度的狭窄。这是彩色多普勒判断的基本标准。另外一个检查是做增强CT或者是增强核磁,然后通过后期的计算机处理,做三维重建,把肾动脉重建、还原。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血管腔有没有狭窄。但缺点在于有可能会受到动脉硬化性斑块的影响,导致局部会有假象的形成。第三个检查叫做血管造影,就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这是所有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有没有血管狭窄,看它是最清楚的。
  •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病因相关,具体方法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老年人,多选择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前应充分评估,通过肾动脉造影,评估狭窄是否符合手术指征,对可能存在解剖变异,特别是术前CTA明确存在解剖变异的情况下,选择腹主动脉造影,以便观察副肾动脉情况或其它肾动脉血管变异情况; 2、纤维肌发育不良或多发性大动脉炎:好发于青少年,考虑疾病复发和远期再狭窄等,首先进行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符合手术指征者,尽可能不放置支架。若出现肾动脉再狭窄,可选择球囊扩张。一旦植入支架,术后再狭窄进行球囊扩张,远期预后较差。
    2023-08-01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的区别(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的区别
    年龄和发病部位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的鉴别要点,动脉硬化闭塞症以老年多见,以大中动脉多见,常有高血压、高血脂的病史。而大动脉炎多见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起始部,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病变引起动脉狭窄或阻塞,出现脑部、上肢或下肢缺血等症状。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头痛、眩晕、昏厥或者发凉、麻木、酸痛、乏力、间歇性跛行,但无下肢静息痛及坏疽。 动脉搏动可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肾动脉狭窄出现肾性高血压,如合并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可有上肢低血压,下肢高血压。胸腹主动脉狭窄可以产生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在动脉狭窄附近有收缩区杂音。病变活动期有发热等现象。 根据病人的发病年龄及症状、体征、动脉造影等较易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大动脉炎进行鉴别。一般大动脉炎没有动脉壁钙化,没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2023-08-02
  • 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视频)

    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有确定的疾病或原因造成,这类高血压叫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在临床当中占高血压人群大概5%左右,比如临床上常遇见到的肾实质性疾病,慢性肾炎,或者恶性高血压等,会造成肾功能损害最终引起高血压;还有肾血管疾病,比如肾动脉狭窄可以造成高血压;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比如库兴氏综合征,长特殊外貌,像满月脸、水牛背等。还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上出现高血压,同时伴随高血钾;嗜铬细胞瘤,可能在临床上出现的是阵发性高血压,可能有头疼、心悸,或者脸色发白典型的三联征。在临床上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想到继发性高血压,如果临床上能够确定病因,采取相应治疗,高血压是可以完全被治愈,不需要长期终身服药。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肾动脉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肾动脉狭窄的症状通常是由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继发性改变,包括肾性高血压和血管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血压较高,比如患者血压高达190mmHg、200mmHg,应及时就医并控制血压。若血压较高,可通过血管彩超检查肾动脉是否狭窄,肾脏位于腹膜后较深位置,若患者肥胖或特殊原因造成血管彩超不明显,可通过肾动脉的造影确诊。
    2023-08-01
  • 如何治疗肾动脉狭窄(视频)

    如何治疗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可通过症状、血压计检测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CTA和磁共振可明确诊断,患者体位和体重等存在误差,可通过DSA检查,狭窄超过70%需手术治疗,分为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介入手术是首选,方法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需要注意的是,肌性纤维发育不良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球囊扩张后暂时不植入支架以观察效果。
    2023-08-01
  • 肾动脉狭窄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肾动脉狭窄的危害有哪些
    肾动脉狭窄的危害包括: 1.高血压:长时间高血压会引起全身血管的硬化性病变;比如脑血管的硬化,眼底血管的硬化,心血管的硬化,脑梗塞、脑出血、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的眼底出血、失明; 2.肾脏本身病变:比如肾功能丧失,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急剧萎缩。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