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

  • 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方法(视频)

    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方法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治疗类似,具体如下: 1、一般处理:包括通气情况、心脏的情况、还有体温等,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吸氧通气的支持,进行心电的监测,尤其是对于有房颤,心脏病变这一类的患者。如果发烧的患者,当体温>38℃时,必须要进行退热的措施,同时监测体温; 2、血压处理:对于溶栓患者,必须血压<180-100mmHg,在发病72小时内,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才给予进行缓慢的降压,或者伴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的患者,还有主动脉夹层先兆子痫,并且在卒中发病最初的24小时内,降压不应该超过原有血压水平的15%。等患者病情稳定以后,血压如果≥140/90mmHg,就可以持续的启动降压治疗; 3、血糖处理:如果血糖>10mmol/L就可以给予降糖的治疗,同时监测血糖; 4、溶栓处理:符合溶栓的适应症应进行尽早的溶栓,还有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脑保护剂。如果患者遗留有肢体的残疾,语言障碍等,需要后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脑血栓要进行综合的治疗,对于符合溶栓适应症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溶栓,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残疾等。还有其它的一些治疗,如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进行脑保护剂的治疗。对于有脑血管病引起的各方面的残疾,如语言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肢体的残疾,功能障碍,对这一类的患者要进行康复治疗。脑血栓的治疗是要进行综合的治疗。
    2023-08-01
  •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较多,常见心脏因素。具体病因如下: 1、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先天性遗传性心动过速,如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室速、长QT间期综合征等。表现为突发室速,甚至室扑、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另外心跳过慢也会导致猝死,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突然闭塞,尤其大血管、左主干闭塞,可引起心脏骤停; 3、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心室流出道受阻,引起心源性猝死。
    2023-07-30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措施(视频)

    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措施
    临床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大概从三个方面进行注意,即保证睡眠,保证睡眠对患者来说非常关键,还有通便和饮食上注意,具体如下: 1、睡眠,急性冠脉综合征大部分患者病情非常危重,病情非常不稳定。患者本身非常紧张,有恐惧心理,经常睡不踏实,做噩梦。这个时候要一方面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辅助镇静药物,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 2、通便,病人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大便干,存在便秘现象,如果便秘不解决,病人可出现心脏突然破裂,非常危险,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辅助; 3、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清淡,因为肠道蠕动减慢,多数病人消化功能减弱,不太想吃饭,可以喝点酸奶,吃点小西红柿、小黄瓜都可以,含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更好,有利于患者机能恢复。
    2023-08-02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视频)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尽管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低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其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与之接近。因此,院外规律用药、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及适当运动锻炼非常重要。在正常人群中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属于一级预防;患有冠心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应该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的心血管事件,称之为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治疗; 2、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控制血压; 3、控制血脂、控制饮食、戒烟,低盐低脂饮食; 4、治疗糖尿病,维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在目标范围内; 5、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冠心病的知识; 6、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锻炼。
    2023-08-02
  • 5分钟搞懂急性冠脉综合征(视频)

    5分钟搞懂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它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以及绝经以后的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表现为紧缩压榨感或者是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肩、背部以及左前臂前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不超过30分钟。如果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要考虑急性的心肌梗死。其主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动脉炎、外伤、血栓栓塞、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滥用可卡因,冠状动脉供血无法满足心肌代谢需要等。其主要检查包括心脏标志物检测,是鉴别诊断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标准;心电图检查需要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min完成;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和冠状动脉造影。治疗方面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一般治疗:需要卧床休息,消除紧张,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或抗焦虑的药物治疗;吸氧,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95%以上;控制血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处理感染、发热、贫血等相关疾病;第二,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调脂治疗;第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临床上无血运重建禁忌症,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了解冠脉病变情况;如果病变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和左心功能不全,应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另外,冠状动脉是危急重症,应及时掌握其变化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注意患者精神状态,如出现神经萎靡逐渐发展,或烦躁不安加重,应足够重视。预防上面,正常人群采取一级预防,如果患有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为防止其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应采取二级预防,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治疗;预防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控制血脂,低盐低脂;治疗糖尿病,使血糖达标;向家属积极科普冠心病的相关治疗;鼓励有计划、适当运动锻炼。
    2023-08-02
  • 急性冠脉综合征活多久(视频)

    急性冠脉综合征活多久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种不一样,比如有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活多久取决于哪种情况。比如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后壁心肌梗死,经常临床上见到这样的病人,心电图坏死面积太大,化验肌钙蛋白、心肌标志物非常高,正常是小于0.1,患者能到70-80,反映心肌坏死的面积相当大,做彩超心脏几乎不怎么运动,大部分功能丧失。这样的病人经常猝死,在短时间可能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所以凶险至极。 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经过正规急性期的监护及救治,比如后期经过造影、支架,把血管的严重问题解决,多数病人经常30年、40年活下来的也是非常多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广大老百姓对医疗科普知识的了解,整体来说是生存率越来越高,绝大部分非常不错。 所以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临床上一旦出现胸痛非常急的情况,一定要马上拨打120马上就医,最好到到近的专科医院,得到高效救治,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如果度过急性期,后期正规治疗,可能过上幸福、美满的人生。
    2023-08-02
  •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三种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考虑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靠心电图检查发现,若心肌梗死心电图有ST段抬高,呈弓背形向上抬高,可以出现宽而松的Q波及病理性Q波、T波倒置。如果ST段有动态改变,是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表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的动态改变,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有诊断价值的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果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先要进行急诊的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抗血栓、调脂、稳定斑块、扩血管等。
    2023-08-02
  •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哪些(视频)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哪些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为危重的一种类型,随时可以引起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指最近新发生的心绞痛,平时比较稳定,近期出现病情加重,或者在安静状态下出现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后近期再次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随时有可能加重,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以上就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具体类型。
    2023-08-02
  • 不稳定心绞痛是什么(视频)

    不稳定心绞痛是什么
    不稳定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一种类型,患者心绞痛性质、部位与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相似,通常更易发作,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根据临床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分为三种,具体如下: 1、静息性心绞痛:该类型发作于休息时,持续时间通常>20分钟; 2、突发性心绞痛:通常在首发症状1-2个月,较轻体力活动可诱发疼痛程度,至少达到III级; 3、恶化型心绞痛:在相对稳定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逐渐增强,疼痛更强烈,时间更长或更频繁。程度至少达到III级。 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一种可能发生急性心脏事件,需急诊就医给予药物治疗,连续心电监测,同时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部分患者还需要给予介入治疗。
    2023-07-31
  • 心衰从Ⅰ级到Ⅳ级要多少年(视频)

    心衰从Ⅰ级到Ⅳ级要多少年
    心力衰竭患者从Ⅰ级心功能到Ⅳ级心功能,通常需要5-10年。如果导致患者发生Ⅰ级心功能不全的病因是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瓣膜疾病等,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患者可以有5-10年,甚至十几年的病程,才能进展到Ⅳ级心功。如果患者心力衰竭病因是比较急性的心力衰竭疾病导致,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肌梗死或急性肺动脉高压,以及相应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从Ⅰ级到Ⅳ级,可能会在几个月甚至不到几个星期,就可能会进展到严重的情况。对于心力衰竭的发展进程,应对患者的心力衰竭病因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做相关检查,比如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必要时可能还要做冠脉造影、心脏核磁扫描、复合超声心动图,以及心力衰竭标记物,比如脑钠肽水平、SGLT-2,以及ST2等水平的综合测评,才会给出综合病因的判断,对心力衰竭进展的速度,会有比较全面的评估和了解。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