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贤

  • 做完艾灸后多长时间洗澡(音频)

    做完艾灸后多长时间洗澡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艾灸后汗毛孔张开,气血旺盛,气血平复至少需2-3个小时再洗澡,水温至少40℃,这样可以。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艾灸是在艾条点燃后,通过熏蒸身体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n艾灸治疗后,人体的气血循环相对旺盛,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有些患者艾灸轻微出汗,所以艾灸后不能立即淋浴,以避免寒湿邪气侵袭全身形成新的疾病。如果条件允许,时间可以延长,比如早上艾灸,下午再洗澡,相对更安全。
  • 艾灸灸出水泡是什么原因(音频)

    艾灸灸出水泡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艾灸灸出水泡一般指艾灸时起泡,可能是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大,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者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但有些人寒湿气太重,有病气要排出,可能也会起泡,这是艾灸时起水泡最常见的原因,湿气或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大的、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n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如果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但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从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涂碘酒或者紫药水,可用无菌纱布包扎,切记不可用创可贴,要让皮肤自然愈合。若是发痒后挠破了,要涂碘酒或者紫药水,同时避免感染。
  • 艾灸八髎穴出水是怎么回事(音频)

    艾灸八髎穴出水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艾灸八髎穴后,艾灸部位出水,说明身体里存在湿寒的现象,身体在排湿、排寒。艾灸可以祛除体内寒气,达到祛湿、排寒的目的。艾灸八髎穴后出水说明身体在排寒,可以用隔姜灸的方法继续艾灸,更有利于排寒。\n八髎穴位于腰骶部及小腹对应的区域,这个区域对于女性非常重要,对于女性的生殖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这个区域对应的位置正好是女性的内生殖系统,也就是子宫、卵巢等部位。艾灸八髎穴可以从背部温养子宫和卵巢,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小腹坠胀、盆腔炎、不孕、习惯性流产等妇科疾病的重要穴位。除此之外,艾灸八髎穴还可以调理中老年人的腰腿疼痛,对于老年人的腰腿疼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风寒感冒应该艾灸哪些部位(音频)

    风寒感冒应该艾灸哪些部位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风寒感冒一般见于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鼻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艾灸穴位有大椎、肺俞、风门、风池、合谷,主要分析如下:\n1、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并预防流感。\n2、肺腧穴:位于人体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肺腧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主宰全身在表卫气,固护人体正气不受外邪侵犯。\n3、风门穴: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此穴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n4、风池穴:位于颈项部,在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所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n4、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n艾灸时要注意,患者若是左侧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侧鼻塞,则艾灸左手。
  • 耳尖穴的作用与功效(音频)

    耳尖穴的作用与功效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耳尖穴被视为防病、治病一大要穴,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等功效,可缓解治疗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此穴涉及病种十分广泛,耳尖具有抗过敏、抗炎症、抗风湿、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运用耳尖刺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改善组织供血、供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属实热之证、血瘀、邪热、热盛所致的疾病,均可采用耳尖刺血疗法进行治疗和辅助治疗。\n耳尖放血能快速、明显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并有很好的即时降压作用。耳尖放血法还具有镇静安神功效,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及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耳尖放血还可以治疗麦粒肿、角膜炎、结膜炎等眼科疾病。耳尖穴准确位置位于耳朵耳廓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尖端处,耳朵放血需注意操作规范,以防止感染。
  • 拔罐后马上艾灸可以吗(音频)

    拔罐后马上艾灸可以吗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患者拔罐后可以马上艾灸,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艾灸能够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如果寒湿重,艾灸后可能会觉得烫或者出水珠,如果风邪重会觉得痒,这些都是邪气外排的现象。\n患者先拔罐后艾灸,还有温补的作用,对于体质虚弱的人而言比较适合。患者如果上火严重,可以先艾灸后拔罐,艾灸后可以使用拔罐来清火气,效果也不错。
  • 拔罐拔出很多水泡和血泡是怎么回事(音频)

    拔罐拔出很多水泡和血泡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拔罐即拔火罐,患者拔火罐时拔出很多水泡或血泡,是因为拔罐时罐内负压较大,毛细血管破裂,这种较强的负压持续作用于表皮,就会造成组织间隙的组织液渗出,形成了水泡甚至是血泡,常见于体内湿邪过盛或者湿热过盛。\n患者如果拔罐后出现水泡或血泡,应及时处理,如果水泡较小,可不作处理。如果水泡或血泡较大,应用消毒的针具刺破水泡挤出渗液,并用碘酒擦拭,一般一周左右就会恢复正常。拔罐出现水泡和血泡是因为拔罐时间过长,每次拔罐应控制在10-15分钟,如果是第一次拔罐,时间可以更短一些。
  • 拔罐后极度疲惫怎么办(音频)

    拔罐后极度疲惫怎么办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拔罐后如果患者感到非常疲惫,可以适当多休息,并注意饮食,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鱼类、水果、蔬菜,并且应适当的锻炼身体,不要熬夜,有助于恢复气血。\n拔罐是将人体内的寒气、湿气透过皮肤渗透出来,使人体气血畅通,这个过程是帮助人体恢复的过程,所以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气血。如果患者气血不足,就会产生非常疲劳的感觉。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减少拔罐的次数以及减少拔罐的时间,循序渐进的进行治疗。
  • 秉风的准确位置与作用(音频)

    秉风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秉风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凹陷处,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n秉风穴具有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的作用,临床主治肩臂疼痛、肩胛痛、肩周炎、上肢酸麻、支气管炎等。现代用于治疗冈上肌腱炎、肩周炎、肩胛神经痛、支气管炎等。对于临床的配伍治疗,秉风穴配天宗穴、合谷穴等,治肩胛疼痛,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酸麻、肩痛,配太渊、肺俞穴等,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可治疗肺气不足的咳嗽、咳痰。平时用中指指腹按揉本穴,每天早晚各按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促进颈部、肩部的血液循环,远离肩周炎的困扰。
  • 腰阳关穴的作用(音频)

    腰阳关穴的作用
    讲解医师:黄秋贤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理疗科
    腰阳关穴归于督脉,位于人体的腰部,具有通利关节、温肾壮阳、强筋壮骨、止痹祛痛的功效,常被用来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等疾病。\n腰阳关穴位于人体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在命门穴的下方,是人体元阴、元阳的交汇之所,可以补肾气、益精血,起到阴阳双补的功效。对于女性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或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如遗精、阳痿等,都有着不错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是常用的日常保健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