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什么叫做登革热(视频)

    什么叫做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类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及皮疹等,发病率较低,主要由蚊虫叮咬引起,故流行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在每年5-11月份,高峰期为7-9月份。人、灵长类动物和蚊虫都是该病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因此出现发热时建议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有无蚊虫叮咬或前往疫源性地区。
    2023-08-01
  • 青少年增高的方法(视频)

    青少年增高的方法
    青少年身高主要由两方面决定,即遗传身高、环境因素身高,遗传因素决定于父母身高,通常不可改变。环境因素也可以导致身高增长,非常重要,故可通过以下几方面一定程度上促进增高: 1、饮食,要使身高长得好,一定要注意饮食,食物中既富含蛋白质,又富含钙,主要是奶类,鼓励青少年多喝奶; 2、运动,尤其是利于生长的运动有助于增长身高,比如打篮球、跳绳等,都有助于升高; 3、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是在入睡后,长期熬夜,生长激素分泌可能会受到抑制,故要保证充足睡眠,以免长期熬夜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青少年要使身高比较理想,一定要注意饮食、运动和睡眠三大因素。
    2023-08-01
  • 怎么查生长激素(视频)

    怎么查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检查主要进行验血检测,主要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以及IGF-1即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明确儿童是否处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情况。身高处于矮小的儿童要检测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有自身分泌特点,主要特点是脉冲式分泌,同时有日夜节律,一般晚上生长激素分泌更多,白天相对处于低频状态,随机抽血查一次生长激素并不能很好反映体内生长激素水平,检测手段如下: 1、会通过药物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明确生长激素的真实水平。按照现在常规指南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会看生长激素的最高峰值程度,如果峰值在10ng/ml以上,认为生长激素正常,在10ng/ml以下认为生长激素缺乏症; 2、除激发试验外,较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体内生长激素通过大脑分泌,生长激素到肝脏合成IGF-1,即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到骨骼促进骨骼增长。因此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以反映生长激素多少,如果IGF-1水平非常低,侧面可以反映出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如果IGF-1水平很高,生长激素缺乏症可能性较低。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出现胃黏膜的萎缩,胃镜下病理检查可发现固有腺体减少。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60岁左右达到高峰。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发生癌变的几率相对较低;对于萎缩程度较重,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异型增生的患者,发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应及时治疗。
    2023-08-01
  • 宝宝肠绞痛发生在多大(视频)

    宝宝肠绞痛发生在多大
    大约20%的小婴儿均会有肠绞痛经历,为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现象。3个月以前的小婴儿长时间啼哭,可以由肠绞痛引起。肠绞痛原因不清,可能和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喂养技巧不当等有关。肠绞痛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2周以后,到6-7周时为发作高峰,3-4个月时自行缓解。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哭闹、烦躁、难以安抚,夜间更加明显。通常患儿伴有膝盖弯曲、拳头紧握、面部通红,甚至面部苍白、脚发冷等症状。 肠绞痛为良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婴儿长大,可以逐渐消退。婴儿出现哭吵以后,家长应尽力安抚以缩短哭吵时间,降低哭吵强度;可以适当喂奶,然后进行腹部按摩,吸引婴儿注意力等。如果哭吵时间长,或者伴有发热、呕吐、腹泻、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排除其他疾病。
    2023-08-01
  • 肾萎缩是怎么回事(视频)

    肾萎缩是怎么回事
    肾萎缩分单侧肾萎缩和双侧肾萎缩两种情况。一般来说,单侧肾萎缩好发人群为年轻女性,病因多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年轻男性患者,其病因多见于血管平滑肌的纤维肌发育不良。老年男性患者,其病因往往多见于动脉硬化。单侧的肾动脉狭窄、萎缩,导致的营养不良会引发单侧肾萎缩,但是更多见的是双侧肾萎缩。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后期都会引起双侧肾萎缩,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特别要明确的是,双侧肾萎缩意味着肾功能的衰竭是不可逆的,所以此时的治疗原则是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其病理改变不可能恢复正常了,只能延缓肾功能衰竭。要对该病具有理智和清醒的认识,不宜过度治疗,如寻求部分特殊的、出乎意外的治疗方法。
    2023-08-01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视频)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鼓气及吹口哨漏气、患侧流涎、食物滞留患侧齿龈。患者通常起病较急,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达到高峰。 部分患者起病前1-2天,有患侧耳后持续性疼痛和乳突部的压痛。由于面神经受损部位不同,还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面瘫多见单侧,若为双侧面瘫,需考虑是否由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其它疾病所致。
    2023-08-02
  • 骨髓抑制能恢复吗(视频)

    骨髓抑制能恢复吗
    骨髓抑制多发生在恶性肿瘤接受传统的化疗以后的患者,绝大部分的骨髓抑制可以恢复。造成骨髓抑制的原因是传统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对于正常的细胞有杀伤作用。对于骨髓里的造血细胞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贫血会有明显乏力的症状,白细胞减少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热以及感染,血小板减少会造成出血。针对这部分患者,一般在化疗结束后的5-6天开始出现骨髓抑制,在8-11天时骨髓抑制达到高峰,11天之后骨髓正常的造血开始逐渐恢复,机体为下一轮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少数患者化疗之后骨髓抑制的时间非常长,主要原因如下: 1、个体差异,患者可能对化疗或者放疗耐受性特别差,此时考虑到抑制时间很长,下一轮化疗时需要减低化疗药物的剂量; 2、考虑到是否存在肿瘤累及到骨髓或者直接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当肿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时,骨髓抑制难以恢复; 3、部分实体肿瘤化疗以后的患者,通过免疫或者炎症因子的介导因素,使得骨髓正常造血受到明显抑制。通常出现在中老年放、化疗多次之后,而且肿瘤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放、化疗要暂停,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等待骨髓功能恢复。
    2023-08-02
  • 婴儿黄疸12.5正常吗(视频)

    婴儿黄疸12.5正常吗
    婴儿黄疸12.5mg/dL是否正常,需根据婴儿是出生后哪一天进行判断,如果是刚出生黄疸就12.5mg/dL,肯定不正常,因为正常生理性黄疸足月儿是2-3天才开始出现。如果3-5天测的黄疸值是12.5mg/dL,为高峰值,正常的高峰值是不超过15mg/dL,12.5mg/dL是在生理范围内。 如果已经是生后2周,还是12.5mg/dL就超过正常值。因此,黄疸有小时胆红素曲线,为连续的曲线,所以不同的时间点黄疸的正常值不同,不能单凭12.5mg/dL来判断正常还是不正常,要看是生后哪一天以及是否有合并其他症状。
    2023-08-02
  • 早产儿黄疸多久才退(视频)

    早产儿黄疸多久才退
    早产儿黄疸相对出现的比较晚,一般生后3-5天出现,5-7天会达到高峰值,7-9天开始消退。早产儿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早产儿的肝脏酶系统发育都不成熟,肝脏处理黄疸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所以持续的时间可能比较长。也有部分孩子可能达到4周,才完全消退。 早产儿的免疫力比较低,血脑屏障、全身各个脏器都没有发育成熟,一旦早产儿出现黄疸,要高度警惕。因为早产儿的血脑屏障没有发育成熟,胆红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细胞,发生胆红素脑病。所以早产儿一旦发生了黄疸,要及时监测,如果超过了正常的范围,要及时给予治疗,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