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

  • 骨不连的诊断和鉴别有哪些(视频)

    骨不连的诊断和鉴别有哪些
    骨折后经过内外固定处理,如出现骨折部位疼痛、畸形、异常活动或活动时听到异常响声,应高度警惕骨不连,X光检查可见骨折断端之间存在间隙、硬化,甚至髓腔封闭,骨折断端和骨痂之间无骨小梁通过,符合以上特征,可诊断为骨不连。骨不连主要与局部肿瘤、其他部位肿瘤的骨转移,以及骨延迟愈合相鉴别。9个月之内骨折未愈合者,称为骨折延迟愈合,超过9个月仍未愈合,同时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未改善,诊断为骨折不愈合,即骨不连。
    2023-08-03
  • 骨不连手术需要多少费用(视频)

    骨不连手术需要多少费用
    骨不连的手术费用很难精确计算,其治疗过程曲折、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常需联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如外固定支架与植骨相结合、更换内固定材料与植骨相结合,以及单独植骨治疗;甚至部分患者多次手术治疗后,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愈合状态。因此,治疗骨不连需要耐心,同时财务预算应相对宽松。
    2023-08-03
  • 什么叫骨不连(视频)

    什么叫骨不连
    骨不连即为骨折不愈合,目前医学规定患者骨折处不愈合的时间超过9个月,或连续3个月拍X线片显示骨折处未发现生长痕迹,即可定义为骨不连。当患者拍X线片时可以看到局部有硬化表现,可确诊为发生骨不连。所有患者中约5%可能发生骨不连,由于骨折端不稳定患者通常伴有疼痛,可能会降低生活质量,因而需通过两次手术进行植骨。骨组织具有强大自身修复能力,在人体受到伤害后仅骨组织可实现100%愈合。通常对骨折患者给予适当治疗后,多数可在2-3个月实现愈合,但因骨折部位不同可能愈合时间略有差异。而部分骨折患者由于局部血运遭到破坏且较为严重,也可能由于患者营养状态较差,或未通过石膏固定、进行手术等导致骨折处力学环境不稳定,均可能造成骨折不愈合,即骨不连。
    2023-08-03
  • 胫骨骨不连的诊断标准(视频)

    胫骨骨不连的诊断标准
    一般半年后愈合不良叫延迟愈合,8个月后愈合不良即骨不连,骨不愈合。胫骨中下1/3段是上下血管的盲区,也就是血管供应的薄弱环节。所以一旦此处骨折以后,血管受到创伤,或手术过程中剥离过多,加强医源性损伤,容易造成骨不连或者延迟愈合。 实际拍片后可有两种表现,即肥大性骨不连和萎缩性骨不连。骨折线不但没有愈合反而扩大,也看不到周围有新骨痂形成,这是萎缩性骨不连;肥大性骨不连即形成较大骨痂,可能是愈合或者内固定不够稳定造成。所以如果有肥大性骨不连,其不是完全骨不连,只要稍作处理即可。
    2023-08-03
  • 胫骨骨不连最佳治疗时间(视频)

    胫骨骨不连最佳治疗时间
    骨性愈合,如果手术半年后愈合不良,叫延迟愈合,可以再等待,如果8个月后不愈合,即真正意义的骨不愈合。实际在2周、6周、3个月、6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如果一直没有骨性骨痂形成,这时医生就要关注干预,或者增加植骨,或增加外固定,或用药物、物理治疗解决问题。 如果不处理,到了8个月时会发现骨不连,此时内固定的钢板很可能已经断裂。所以所谓最佳治疗时间实际为动态过程,需要根据骨愈合程度作出评价,医生在适当节点巧妙进行干预,促进骨愈合。
    2023-08-03
  • 多活动能导致骨不连吗(视频)

    多活动能导致骨不连吗
    骨不连的原因有感染、内固定质量问题、骨质疏松,此时主张不负重的运动,即脚可以腾空,或绑沙袋腾空运动,但不要走路。走路时身体需要分配力量到患肢,如果分配不合理,早期活动可能造成钢板断裂或者内固定失效,螺丝钉松动等。而愈合前钢板和螺丝钉无法支撑重量,只有愈合后,其自然而然能支撑活动。 但是也不主张一动不动,因为长时间打石膏后会产生骨质疏松,会造成骨不连,骨延迟愈合。所以一定要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做适当体疗、锻炼,既能够促进愈合,又不增加内固定负担,所以一定要做到合理安排。
    2023-08-03
  • 什么原因造成胫骨骨不连(视频)

    什么原因造成胫骨骨不连
    导致胫骨骨不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骨质疏松、内固定质量问题,或过早行走、不恰当康复锻炼等。若术后半年之内骨头未生长,需要警惕骨不连。若拍片发现骨折缝较前增大,也要警惕骨不连。 严格上讲半年之内愈合不良还不可诊断为骨不连,一般以8个月为期限。如果8个月后愈合不良,通常即可诊断骨不连。骨不连多意味着需要重复手术,或要排除感染,此时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和医生手术风险更大。所以,术后需要随访,术后2周、1个月、2个月,甚至半年之内要不断拍片观察,主要与手术后做比较,避免出现骨不连。
    2023-08-03
  • 骨不连能治好吗(视频)

    骨不连能治好吗
    骨不连能治好,首先要树立治愈的信心。要根据骨不连的不同性质确定治疗方法: 1、早期骨不连: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局部注射干细胞、血小板、BMP即骨诱导蛋白。或脉冲治疗、超市治疗、增加营养、加强外固定等; 2、萎缩性骨不连:手术改善血运,局部植入带血蒂的骨瓣来进行改善; 3、肥大性骨不连:将原有固定拆除,换置新的坚强内固定系统, 4、植骨:选用自身髂骨,或含有BMP的人工骨植骨,有利于骨愈合。
    2023-08-03
  • 骨不连的病因(视频)

    骨不连的病因
    骨不连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1、生物因素,部分解剖部位软组织过少、血运不好,无法愈合,如小腿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骨不连与年龄相关,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易发骨不连,营养不足也可导致骨不连; 2、机械因素,骨折复位情况良好,但未固定牢固,导致骨折处反复断裂以至骨折处无法愈合,可致骨不连; 3、骨折未愈合时过早负重。
    2023-08-03
  • 什么叫感染性骨不连(视频)

    什么叫感染性骨不连
    感染性骨不连是骨科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因感染而阻碍骨愈合,骨愈合停止,直至无法实现骨愈合的状态。因此无论急性骨髓炎或慢性骨髓炎,均可由于骨切除而造成骨缺损,形成感染性骨不连;有时也可因为炎症骨吸收造成骨缺损,形成感染性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的病型多种多样,包括骨髓炎治疗后感染复发致常年骨愈合停止的情况,或者伴有急性炎症、感染已经控制但仍存在骨不连的情况。其基本治疗策略为控制感染,术前进行X线、CT、磁共振检查,把握病变情况,决定切除范围,包括骨修复重建的方法,这些术前计划都非常重要。最终决定影响着在术中用肉眼确定的切除范围,这个判断必须熟练。一般清除后需无不良肉芽组织,直至可观察到出血。因此,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应到专门治疗骨髓炎的专科进行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成因包括以下几种: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外伤感染或术后感染; 2、接骨板固定骨髓炎:髓内钉固定后骨髓炎,针道骨髓炎; 3、骨肿瘤术后感染; 4、感染性Charcot关节:先天性脊柱裂孔、骶尾部畸胎瘤等疾病因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减退、局部压疮、破溃深达骨质致骨坏死、骨吸收,形成感染性骨不连,甚者大段骨缺损; 5、全身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肝肾衰竭、慢性缺氧、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等。 感染性骨不连形式各种各样,每一种形态的骨不连治疗方针有所不同。Muller将骨不连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血管丰富型及肥大型,骨折端富有活力,可产生明显的生物反应。一般分为以下几型:(1)象足形骨不连:主要由于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牢固,制动不充分或者负重过早所引起;(2)马蹄形骨不连:骨折端轻度肥大,骨痂很少,这是由于钢板和螺钉固定不牢固,有少量骨痂形成,但不足以连接骨折端,并且可能存在少量的硬化;(3)营养不良型骨不连:骨折端缺乏骨痂,主要发生在骨折端明显移位分离或内固定时骨折端未能准确对位。第二大类的骨不连是缺血性骨不连,也叫萎缩性骨不连,里面也分了几型,包括:(1)扭转楔形骨不连:特点是两骨折端中间有一块缺乏或无血供的骨片,可于一端愈合,而另一端没有连接,主要见于钢板螺钉固定的胫骨;(2)粉碎性骨不连:存在一个或多个死骨片,无任何骨痂,多见于钢板断裂时;(3)缺损性骨不连:主要发生于开放性骨折、继发性骨髓炎或因肿瘤切除的部分骨干;(4)萎缩性骨不连:中间骨片缺失,缺失区被瘢痕组织所填充,骨折端出现萎缩、骨质疏松。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