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

  • 髌骨骨不连怎么办(视频)

    髌骨骨不连怎么办
    髌骨骨折后发生骨不连情况时,患者应明确导致骨不连的原因,如是否有局部感染、营养不良,若已进行手术则内固定是否松动等,需明确有无上述原因。一旦发生骨不连,患者通常需进行二次手术,手术方案是清理骨折端,将肉芽组织、硬化组织清理干净后重新在新鲜骨折创面进行复位固定。通常二次固定需相对更为牢靠,最后在骨折端植入患者自体髂骨或其他部位松弛骨。术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有助于骨愈合。同时患者还需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骨不连的再次手术造成关节功能障碍。髌骨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若骨折移位较小通常可采取保守治疗,如局部制动、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等。但如果骨折端分离明显,患者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方式是切开复位并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通常不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即骨不连,一旦发生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治疗。
    2023-08-03
  • 骨不连有什么感觉(视频)

    骨不连有什么感觉
    患者发生骨不连时的典型症状是骨折处长期存在局部疼痛,甚至骨折附近的部分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导致附近关节无法受力,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和不适感。骨不连的疼痛通常发生于原始骨折所致疼痛消失后,即患者发生骨折时疼痛消失一段时间后,逐渐又出现疼痛。通常患者骨折3-6个月后会出现反复疼痛,此时需考虑是否有骨不连发生。患者通过拍摄X线片可发现局部骨折端有硬化,表现为X光片上呈现发白颜色,医生可能判定为未愈合。若为感染所造成的骨不连,通常会在骨折附近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甚至在临近皮肤出现窦道。
    2023-08-03
  • 骨不连不治疗可以吗(视频)

    骨不连不治疗可以吗
    骨不连是骨折愈合的终止,不治疗基本上没有愈合的可能。骨不连与骨折延迟愈合有区别。骨折延迟愈合是骨折愈合超过一般愈合的时间,但有进一步愈合的可能,通过延长治疗时间,大部分可以获得再次愈合,而骨不连不治疗基本上没有愈合的可能。 骨不连分萎缩性不愈合和肥大性不愈合,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通过X线片进行判定。如果是肥大性不愈合,大部分是由于骨折断端缺乏稳定性,医生通过增加骨折的断端稳定性进行治疗。而萎缩性骨不愈合,大部分是因为断端血供比较差,骨折发生吸收,医生会通过增加稳定性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科学恰当的治疗,大部分的骨折不愈合都可以再次获得骨性愈合。
    2023-08-03
  • 骨不连的分类(视频)

    骨不连的分类
    骨不连也称骨折不愈合,一般根据X线的表现,分为肥大性的不愈合及萎缩性的不愈合。肥大性不愈合,表现为骨折断端肥大、增生、硬化,没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肥大性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往往是骨折断端缺乏稳定性,而萎缩性的不愈合表现为骨折断端的吸收、硬化,主要由骨折断端的血供破坏所造成。 医生会根据骨折不愈合的类型,采取稳定骨折端植骨的方式进行治疗,大部分的骨折不愈合,都可以获得再次的骨性愈合。
    2023-08-03
  • 骨不连植骨多久能下地(视频)

    骨不连植骨多久能下地
    植骨分两大系统,即人工和自体髂骨。如果通过自身骨做补充,取骨处叫供骨区,此处可能又会产生新伤口,这时虽然10天后可以拆线,但此处仍可能会疼痛一段时间。 如果用人工骨或骨生成因子,只需要人造假骨或将刺激性骨愈合的物质放在骨不愈合的部位,但术后不建议马上行走,建议在床上不负重锻炼。因为此时外来骨质只是铺在骨痂表面。 因此要避免周围肌肉过度收缩,所以需要安静、安全、稳定的内环境,有利于其生长过程,2-3周后周围疤痕形成,则不容易松动。如果术后第二天活动,肌肉收缩可能导致植骨移位,因此植骨部位需要固定2-3周。
    2023-08-03
  • 诊断骨不连的标准(视频)

    诊断骨不连的标准
    诊断骨不连的标准如下: 1、病人自述局部疼痛或者自觉有异常活动,临床检查可见骨折的部位局部有压痛、叩痛、异常活动; 2、明确诊断需通过X光片甚至CT。X光片可见萎缩性骨不连、肥大性骨不连,可见骨折断端无骨痂、骨头变细甚至骨质疏松。此种情况往往因血运破坏或骨头血运不好造成,或可见骨痂,但骨折未愈合,此种情况往往由于固定不牢固导致。 3、X光片可见骨小梁未通过骨头断端,或骨折断端发生硬化、髓腔封闭。
    2023-08-03
  • 骨不连早期的表现(视频)

    骨不连早期的表现
    早期骨不连的表现如下: 1、通过X光片可见局部几乎没有骨痂形成,或仅有少量骨痂,但是骨痂未通过骨折线; 2、病人自述局部疼痛,还有压痛、叩痛,这些症状有助于诊断早期骨不连。 高度怀疑早期骨不连时,医生可以主动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营养; 2、考虑内固定不牢固,需增加外固定; 3、超声治疗; 4、脉冲疗法可让骨早期愈合。
    2023-08-03
  • 骨不连会痛吗(视频)

    骨不连会痛吗
    骨不连会不会疼痛,要分是在负重关节,还是在不负重关节。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下肢股骨或者胫腓骨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在负重时肯定有酸痛、不舒服的感觉,出现跛行。上肢肱骨、尺桡骨出现骨不连,在旋转或抬举、拎重东西的时候也可以出现酸痛、不舒服。在手指小骨头上,因为不怎么负重,甚至感觉不到损伤,因为已经时间非常长,骨不连可以超过九个月,后期在抓握的东西的时候,可能不舒服,但是没有明显疼痛的感觉,可以形成假关节,但是可以造成功能障碍。 骨不连是骨科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是骨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愈合导致,后期会出现髓腔封闭、骨折端萎缩,也可以出现整个局部增厚。病程时间超过九个月,而且连续观察数月仍没有愈合,称为骨不连。
    2023-08-03
  • 什么叫感染性骨不连(视频)

    什么叫感染性骨不连
    感染性骨不连是骨科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因感染而阻碍骨愈合,骨愈合停止,直至无法实现骨愈合的状态。因此无论急性骨髓炎或慢性骨髓炎,均可由于骨切除而造成骨缺损,形成感染性骨不连;有时也可因为炎症骨吸收造成骨缺损,形成感染性骨不连。感染性骨不连的病型多种多样,包括骨髓炎治疗后感染复发致常年骨愈合停止的情况,或者伴有急性炎症、感染已经控制但仍存在骨不连的情况。其基本治疗策略为控制感染,术前进行X线、CT、磁共振检查,把握病变情况,决定切除范围,包括骨修复重建的方法,这些术前计划都非常重要。最终决定影响着在术中用肉眼确定的切除范围,这个判断必须熟练。一般清除后需无不良肉芽组织,直至可观察到出血。因此,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应到专门治疗骨髓炎的专科进行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成因包括以下几种: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外伤感染或术后感染; 2、接骨板固定骨髓炎:髓内钉固定后骨髓炎,针道骨髓炎; 3、骨肿瘤术后感染; 4、感染性Charcot关节:先天性脊柱裂孔、骶尾部畸胎瘤等疾病因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减退、局部压疮、破溃深达骨质致骨坏死、骨吸收,形成感染性骨不连,甚者大段骨缺损; 5、全身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肝肾衰竭、慢性缺氧、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等。 感染性骨不连形式各种各样,每一种形态的骨不连治疗方针有所不同。Muller将骨不连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血管丰富型及肥大型,骨折端富有活力,可产生明显的生物反应。一般分为以下几型:(1)象足形骨不连:主要由于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牢固,制动不充分或者负重过早所引起;(2)马蹄形骨不连:骨折端轻度肥大,骨痂很少,这是由于钢板和螺钉固定不牢固,有少量骨痂形成,但不足以连接骨折端,并且可能存在少量的硬化;(3)营养不良型骨不连:骨折端缺乏骨痂,主要发生在骨折端明显移位分离或内固定时骨折端未能准确对位。第二大类的骨不连是缺血性骨不连,也叫萎缩性骨不连,里面也分了几型,包括:(1)扭转楔形骨不连:特点是两骨折端中间有一块缺乏或无血供的骨片,可于一端愈合,而另一端没有连接,主要见于钢板螺钉固定的胫骨;(2)粉碎性骨不连:存在一个或多个死骨片,无任何骨痂,多见于钢板断裂时;(3)缺损性骨不连:主要发生于开放性骨折、继发性骨髓炎或因肿瘤切除的部分骨干;(4)萎缩性骨不连:中间骨片缺失,缺失区被瘢痕组织所填充,骨折端出现萎缩、骨质疏松。
    2023-08-03
  • 感染性骨不连的诊断方法(视频)

    感染性骨不连的诊断方法
    感染性骨不连的诊断,因感染性骨不连病情各种各样,可分为多种类型,有感染已经控制的骨不连,也有感染正存在的骨不连,要细致地听取患者的病史和全部经过,并认真阅读整个病例中的X线检查。如果有可能要争取之前的主治医师提供情况,未确定是否有感染要充分考虑以下检查: 1、单纯X线检查:X线检查表现为骨缺损和无骨缺损两种,还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萎缩性骨不连和肥大性骨不连,如果伴有死骨则表现为骨硬化; 2、CT检查:高能CT可把握假关节,以及在单纯X线上不能判断的X线状态都能够进行客观地判断; 3、磁共振检查:由感染的局部能够充分的判断骨髓内的病灶范围和周围炎症,波及瘘孔都能被描绘,病灶范围在骨髓内有扩大的情况。最终切除范围和病灶清除范围,要在术中用肉眼观察来决定,PET-CT也被应用于临床。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