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

  •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音频)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崔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首先是病因的治疗,积极查找病因,如果一时查找不到病因就要对症治疗,包括一般处理。这个时候患者应该住院观察,平卧床头抬高15°-30°,同时要避免一些增高颅内压的动作,比如屏气、打喷嚏、咳嗽,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的时候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可以用一些脱水降压的药物,包括甘露醇、速尿、人血白蛋白,还可以行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如果发现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可以行颅内病变切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 颅内压增高吃什么药?(音频)

    颅内压增高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针对颅内压增高的治疗,首先应尽可能明确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并且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脑肿瘤引起的,要进行肿瘤切除;血肿引起的,进行血肿清除或者引流;对于脓肿引起的,可以做脓肿的穿刺引流或者脓肿切除等一系列的手术治疗。在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没有明确之前,而患者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静脉用的药物,比如静脉输入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颅内压增高,口服药物治疗的情况,只适用于轻中度的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有氢氯噻嗪,可以吃25-50mg,每天3次。另外一种是乙酰唑胺,可以口服250mg,每天3次。还可以吃氨苯蝶啶,50mg,每天3次。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呋塞米,20-40mg,每天3次。还有一种常用的药物叫做甘油盐水溶液,可以口服30-60ml,每天2-4次。这些口服的药物都有助于发挥缓慢的、柔和的脱水作用,对于中轻度的颅内压增高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在口服这些药物之后,患者仍然有比较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首先可以输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CT和磁共振等一系列的检查,尽早的明确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是什么?(音频)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是什么?
    讲解医师:田硕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男科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主要是指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其中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症状不同,程度也不同,以早晨或者晚间比较重,呕吐常呈喷射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
  • 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哪些?(音频)

    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儿童的颅内压增高和成人的会有一些差别,而且急性颅内压增高和慢性颅内压增高会有一些差别。一般儿童的急性颅内压增高首先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在颅内压增高的时候常常表现为昏睡、不思饮食、不吃奶、频繁呕吐,对注射等疼痛刺激反应小,哭声细小,且持续时间短,很快又进入昏睡的状态,或者在观察过程中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对于囟门没有闭合的患儿,还会表现为囟门膨隆。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临床上意识障碍出现的比较晚,其它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比较广泛,所以在诊断上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能发现视乳头水肿,往往是诊断儿童慢性颅内压增高最为可靠的症状和体征。对于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往往可以出现智力降低,年长的患儿表现为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或者人格改变。对于囟门没有闭合的患儿,如果有颅内压增高,常常会导致患儿的头围增大、头皮静脉怒张、囟门闭合延迟、双眼下视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的头围明显增大,特别是前额比较突出,这种情况都应该警惕儿童的慢性颅内压增高。
  •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有哪些?(音频)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讲解医师:田硕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男科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措施,应该先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以及体温的变化,以掌握病情发展的动态,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做一下颅内压的监护,根据监护中所获得的压力信息来指导治疗。频繁呕吐的患者应该暂停进食,以防止吸入性肺炎,不能进食的病人要给予补液。补液量应维持出入液量的平衡维度,补液量过多可以使颅内压增高加重。
  •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音频)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压力增高,正常情况下颅内压力是在70-180毫米水柱。如果超过200毫米水柱,考虑是有颅内压增高存在。能够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很多,急性的脑出血,可以因为血肿的压迫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梗塞以及中毒导致的脑水肿、缺氧性脑损伤也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脑部的肿瘤或者是脑积水,也会导致出现颅内压增高。有颅内压增高存在,首先要确定引起的原因。不同原因的颅内压增高,治疗方法不同,需要通过颅脑CT、颅脑磁共振检查,以及腰穿检查来明确具体的病因,以及确定现在颅内压增高的程度,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降低颅内的压力。
  • 颅内压增高应该怎么治疗?(音频)

    颅内压增高应该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李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需阶梯化的治疗方案。比如第一步,可以采用镇静、镇痛的药物,以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或把床头抬高30°来促使颅内压的降低。第二步,可以通过渗透性药物的治疗,比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脱水药物的应用,再考虑手术的方式,如引流脑脊液或者去骨瓣减压等,逐渐地控制病人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师面诊指导为准。
  •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方法(音频)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大多数是与颅内的其他病变有关,颅内压增高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表现,具体如何治疗要看原发病的情况。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像急性的脑出血,以及急性脑梗塞、中毒引起的脑水肿等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另外像颅内肿瘤、脑积水也可以出现颅内压增高。首先要通过检查确定原因,可以进行颅脑CT、颅脑磁共振检查。如果检查是有脑出血,出血量大需要应用手术治疗,通过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能够降低颅内压力。如果出血量不大,或者是存在脑梗塞,需要应用一些脱水消肿的药物,比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能够起到降低颅内压力的作用。如果检查有脑积水,可以进行脑室分流或者三脑室底造瘘手术。如果检查存在颅内肿瘤,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压迫,缓解颅内高压状态。
  • 婴儿应用哪种抗菌药物可引起颅内压增高(音频)

    婴儿应用哪种抗菌药物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抗生素跟颅内压的高低没有什么关系,婴儿用抗生素治疗不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如果婴儿出现了颅内压增高,一般是因为头部本身的问题,比如脑发育不良,或者是急性的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也有可能是有脑出血等,这些都会引起颅内压的增高。这种情况需要首先进行颅脑磁共振或者CT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确实考虑有颅内压增高存在,还需要进行腰穿检查测量压力,同时通过腰穿还能够释放脑脊液,起到降低颅内压力的作用,并且还要进行脑脊液的化验。如果化验有炎症感染存在,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检查有病毒性感染,还要应用抗病毒药物,这样对于促进恢复有帮助,也有助于颅内压增高的恢复。而抗生素主要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这跟颅内压没有关系。
  •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音频)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志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疼、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这三者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疼的性质主要以胀痛和撕裂痛多见,当头疼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常呈喷射性,易发生于吃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视神经乳头水肿如果长期存在,可以恶化至失明。颅内压升高持续发展,可以表现为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疾病初期意识障碍可以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严重的病例可出现昏迷昏睡,伴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发生脑疝、去脑强直。生命体征变化为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不规则、体温升高等病危状态,甚至呼吸停止,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