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

  • 颅内压增高的X线征象(视频)

    颅内压增高的X线征象
    X线所见的颅内压增高,主要见于慢性颅内压增高,即在缓慢发展过程中,颅骨发生一些代偿性变化,如下所示:1、颅骨骨缝分离:此种类型的颅内压增高,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缓慢发展的颅内压增高,比如儿童性脑积水,常会使儿童的骨缝开裂,造成骨缝分离的情况;2、脑回压迹增多、加深:是反映颅内压增高的一种X线征象;3、颅骨骨质吸收:主要是蝶骨大翼、颞骨鳞部等部位,在X线上表现为颅骨的密度减低,甚至边界模糊不清等。此外蝶鞍部颅骨骨质吸收,可以表现为蝶鞍呈球形扩大,甚至后床突、鞍背等部位被逐渐吸收,出现非常明显的球形蝶鞍的征象。颅内压增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可以见于很多疾病,包括脑肿瘤、脑出血,以及脑部的寄生虫等。只要有颅内占位效应,都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
    2023-08-02
  •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视频)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压增高的原因较多,主要为颅内容物增加所致,常见原因如下:1、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部脓肿及脑部寄生虫;2、脑积水: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脑积水,如梗阻性脑积水或交通性脑积水;3、循环异常:可出现动脉性脑水肿,主要为脑梗塞或脑出血。还可能为静脉性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静脉窦血栓,出现血栓后会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应回流至体循环中的血无法回流,滞留在静脉中造成静脉血压升高,静脉压升高后会引起液体外渗。部分患者脑部细胞间液增多引起脑水肿,可造成颅压升高。
    2023-08-02
  • 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症是什么(视频)

    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症是什么
    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剧烈呕吐还有眼底视乳头水肿,另外在生命体征方面的三个主要表现,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和呼吸的深慢,这是颅内压增高在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方面,三个主要的表现。此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可能还会伴随有强迫的头位、复视以及意识改变。脑疝发生时候会出现瞳孔的改变,双眼外展时可能会出现麻痹,这些都是颅内压升高可以伴有的临床症状。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可能有脑脊液分泌过多,或者脑脊液吸收障碍,以及脑实质的改变,如颅内比较大的占位或者肿瘤、脑实质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病变都可能导致急性的颅内压升高,进而出现头疼、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以及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和呼吸变得深慢等表现。
    2023-08-02
  • 新生儿颅内感染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颅内感染严重吗
    新生儿颅内感染均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或者新生儿肠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并发症之一。新生儿如果出现颅内感染,可表现为体温过高,即发热或者体温不升,少吃、少哭、少动、反应比较差、过于烦躁、脑性尖叫、抽搐、角弓反张、四肢肌张力异常、前囟饱满以及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死亡率比较高,可以危及生命。部分新生儿颅内感染治愈以后,可能会留有脑瘫、耳聋、脑积水、智力低下、癫痫或者语言障碍、发育落后等后遗症。 如果有新生儿颅内感染,必须要尽早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建议常规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生化、CRP、降钙素原、血培养以及腰椎穿刺等相应检查。医生根据脑脊液常规或者相关化验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而且选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进行加强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要有一定足疗程、足量、规范治疗,不同病原体治疗疗程会有所不同。大多数新生儿颅内感染总疗程至少需要2-4周左右,严重病例可能会出现更久的疗程。 作为家长,如果新生儿患有颅内感染,不能过于提早要求出院或者自动出院。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要动态复查脑脊液以及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同时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
    2023-08-02
  • 颅内感染会导致哪些后果(视频)

    颅内感染会导致哪些后果
    颅内感染是相对比较严重的病症,如果病人抵抗力低下,遇到毒力比较强的细菌,可能会出现颅内感染,颅内感染侵犯硬膜下甚至颅骨,可以引起颅外感染。如果病人抵抗力低下,病毒向内侵犯脑膜,可引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表现,以及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若病变再往里累及到脑实质,可以出现瘫痪、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出现视觉、听力障碍,还可以出现脑脊液鼻漏、耳瘘,引起鼻腔、耳道感染。最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最后导致死亡。所以,颅内感染是比较严重的病症,一旦出现颅内感染,必须尽快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诊断、治疗。
    2023-08-02
  • 颅内血肿的一般表现(视频)

    颅内血肿的一般表现
    颅内血肿形成前,患者症状可能很轻,甚至可正常的工作生活。外观不易察觉。一旦血肿形成以后,导致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对颅神经产生牵拉,可产生头痛、呕吐,甚至意识障碍。 严重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更严重可形成脑疝,生命体征就会出现变化,即体温出现变化、脉搏变缓,呼吸出现变化,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医生要采取紧急的措施,如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可以出现偏瘫、昏迷,甚至死亡。
    2023-08-02
  • 颅内血肿的临床症状有哪些(视频)

    颅内血肿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颅内血肿的临床症状要看颅内血肿的量、颅内血肿的部位。颅内血肿分为急性颅内血肿、慢性颅内血肿,根据部位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不同部位的血肿症状可能不完全一样,有可能仅仅是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疼、恶心、呕吐,也有可能是语言功能区的脑内的血肿可能造成失语,中央前回的颅内血肿可能造成对侧肢体偏瘫。比如内囊区的血肿,可能造成三偏的表现,也就是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的表现。颅内血肿的临床症状与血肿的量也有关,如果是少量的颅内血肿,如1ml、2ml的血肿,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头疼都没有。如果是大量的血肿,如80ml、100ml,患者的症状很可能是昏迷,甚至出现脑疝的情况,表现为一侧瞳孔可能放大,甚至于双侧瞳孔放大,进入病危的状况。这时一定要及时手术,来清除血肿,挽救患者的生命。总之,颅内血肿的危害非常大,后续处理必须由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判断。
    2023-08-02
  • 脑占位一定是癌症吗(视频)

    脑占位一定是癌症吗
    脑占位和癌症不能划等号。脑占位病因很多,不见得都是癌症,癌症可以表现为脑内占位,但脑内占位不一定是癌症。临床常见的脑占位疾病包括各种颅内血肿,不管是自发性还是外伤性造成的颅内血肿,如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出血形成血肿,这些都可以表现为占位效应,包括寄生虫感染,常见的脑囊虫病、脑包虫病,也可以有占位效应。 颅内占位包括颅内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会表现为占位效应,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胶质瘤,在影像学上都会报占位诊断。随着占位扩大,可能会有人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会有抽搐和意识障碍。如果想要区别到底是不是癌症,还是其它疾病,除了这些临床表现以外,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PET-CT都有助于诊断,甚至有人还需要做脑活检或腰穿才能够协助明确诊断。 疾病发生、发展病史和临床表现也非常重要,专科医生会结合症状、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各种其它检查,来给出比较明确的诊断。
    2023-08-02
  • 髓母细胞瘤的晚期症状(视频)

    髓母细胞瘤的晚期症状
    髓母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后颅窝的恶性肿瘤,应该重视其早期症状。其晚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颅内压增高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生长压迫四脑室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2、小脑损害体征,肿瘤压迫小脑原始部,出现小脑损害体征,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步态蹒跚,病人站立不稳、不能沿直线行走; 3、髓母细胞瘤播散症状,髓母细胞瘤可以随着脑脊液循环而播散。如果种植在大脑或者脊髓,会出现相应定位体征; 4、其它少见症状,如面瘫、饮水呛咳、复视,最严重的就是小脑危象,肿瘤发展到最后会压迫脑干造成梗阻性脑积水;病人出现呼吸减慢,甚至呼吸骤停、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这时相当危险。
    2023-08-02
  • 颅内胶质瘤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颅内胶质瘤的症状有哪些
    颅内胶质瘤是颅内常见肿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即经常头痛、呕吐以及包括其它精神方面改变。根据肿瘤生长部位不同可能会相应出现不同临床症状,例如额叶肿瘤可能出现精神方面异常、语言逻辑性变差、记忆力下降甚至胡言乱语等情况,严重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情况。相应功能区肿瘤影响肢体活动、肢体感觉,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类似于偏瘫症状。 部分肿瘤可能生长在非功能区,即亚区肿瘤。这类肿瘤可能在肿瘤较小时,无明显临床表现。只有肿瘤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状况,所以此类肿瘤临床中可能容易被忽略。日常生活当中如果碰到患者会出现反复头痛、恶心、呕吐,需要高度警惕出现颅内肿瘤的情况。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