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

  • 扁平足会带来哪些危害(视频)

    扁平足会带来哪些危害
    扁平足带来的危害一般有以下几种: 1、足弓塌陷没有弧度时没有弹性,柔韧性降低,没有足弓缓冲的减震作用,病人比别人走的距离会短,容易感到足部疼痛、酸痛,不耐受疲劳; 2、平足之后内足受力大常引起拇趾外翻,症状可越来越严重; 3、还出现胫后肌腱炎,因为平足,后足外翻前足外展内足受力大,这个力量踩下去,每一步有个背伸跟外旋的作用,胫后肌腱长期受到牵拉会形成胫后肌腱炎; 4、扁平足患者力线不正确,关节之间不在一个正常的吻合角度运转,会导致关节磨损,加速足踝部多关节退变。
    2023-08-03
  • 如果小孩扁平足但没有不舒服到底需不需要治疗(视频)

    如果小孩扁平足但没有不舒服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小孩扁平足需要治疗,因为很多小孩可以有代偿,耐受性强没有症状,或者有症状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平足之后会有足弓塌陷,引起前足外展导致拇外翻,后足外翻导致足舟骨突出,还有胫后肌腱炎等一系列表现,这些小孩会表现出走路容易疲劳,走两步就不愿意走的情况,拇外翻或胫后肌腱炎等情况要及时去找医院足踝专科治疗,可以根据平足严重程度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如足弓功能锻炼,穿矫形支具等,慢慢恢复足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错过3-7岁儿童平足的最佳治疗时间,变成僵硬性平足后治疗难度会增加,所以即使没有症状的扁平足也要重视,及时到医院足踝专科就诊,以免耽误最佳诊疗时机。
    2023-08-03
  • 平足症疼痛的位置在哪(视频)

    平足症疼痛的位置在哪
    平足症疼痛的位置通常在足外侧、足内侧两个部位。足内侧疼痛通常位于足弓顶点,这个部位有一条胫后肌腱穿过,胫后肌腱长期牵拉导致足内侧疼痛,足底软组织长期受力导致足底内侧疼痛。 后期因为后足外翻、前足外展出现腓骨和跟骨撞击,是外侧结构撞击导致疼痛。内侧结构长期受压出现疼痛,所以平足症病人会有内侧疼痛,沿着小腿后侧到足底一条线的疼痛。部分患者足外侧沿着最突出部位的腓骨骨性结构的疼痛,或肌腱卡压,所以疼痛可能是针对内侧和外侧为主的整体性踝周疼痛。
    2023-08-03
  • 小腿肌肉萎缩怎么锻炼(视频)

    小腿肌肉萎缩怎么锻炼
    做足部、踝关节以及足趾运动,即可锻炼小腿肌肉。如坐位时可以做足部踝关节绕环,勾脚、绷脚等动作,另外还可以做足趾运动。如果呈站立位则可以进行足尖着地行走和足跟着地行走,均可锻炼小腿肌肉。此外还可以进行上下楼锻炼,但老年人上下楼要注意安全,上下楼也可以锻炼小腿肌肉。 小腿肌肉萎缩分为三个肌群,分别是前群、外侧群以及后群。前群肌肉包括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可以完成伸踝关节,也就是勾脚动作,并且可以使足内翻以及伸趾。而外侧肌群主要是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是使足外翻的肌肉。后群肌肉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肌群的作用主要是屈小腿和抬脚趾、抬脚跟;而深层肌肉支配足趾区,可完成屈趾和足内翻。
    2023-08-03
  • 脚外翻怎么办(视频)

    脚外翻怎么办
    脚外翻这个词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足外翻,它是足的一类症状。临床中有好多种疾病能够引起足外翻,最常见的叫先天性仰趾外翻足,这种孩子出生大概两个月左右就会出现足的外翻、背伸,一般情况下,预后还是挺好的,我们需要早期的时候用手法按摩,向相反的方向,然后屈曲踝关节,内收踝关节;如果孩子年龄大,可能需要通过石膏来矫正,这是一类比较常见外翻足疾病。除此之外,就是垂直距骨,先天性垂直距骨往往足部比较僵硬,可能通过手法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大多数需要来医院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除了这两个病以外,真正引起外翻足最常见的疾病是扁平外翻足,就是我们俗称的扁平足,扁平足都往往合并外翻,扁平足在临床上分为两种,一种叫能屈性扁平足,或者叫柔软性扁平足,还有一类是僵硬性的扁平足。柔软性扁平足跟很多因素有关,很多常见的,比如肌肉因素,肌肉力量不够,还有骨性因素,比如舟骨巨大或副舟骨畸形,这些都是引起能屈性扁平外翻足的常见原因;僵硬性扁平外翻足又叫腓骨肌痉挛性扁平足,或又叫跗骨联合,这类扁平足通过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治疗。除去这个以外,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叫副舟骨畸形。副舟骨畸形往往可以归结在能屈性扁平足,来进行治疗,早期的如果症状不是很明显,可以让他佩戴鞋垫,主要是垫内侧纵弓,使内侧纵弓垫高之后,改善外翻症状,同时适当恢复足弓,临床观察通过佩戴鞋垫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但是可能对足弓的恢复并不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很疼痛的病人可能后期依然需要用手术的方法来解决。除此之外,针对外翻足,其它的一些神经元性疾病都可能会引起,比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脑性瘫痪、脊髓拴系综合征,这些都可能引起外翻足这样的一类症状,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外翻足只是一种症状,它并不是一个疾病,可能有很多疾病来引发。
    2023-08-03
  • 足外翻是什么意思(视频)

    足外翻是什么意思
    一般把足分成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主要是指后跟部分。足外翻主要指后足外翻,也就是跟骨外翻。足外翻畸形常见于扁平足,或者足的骨关节结构有异常的病人,也见于拇外翻的病人。 这些病人行走的时候,内侧足弓比较扁平。足外翻会引起行走疲劳,行走多了会引起疲劳或者疼痛的症状。这些病人的治疗要根据足外翻的畸形程度,考虑是否应用手术或者矫形鞋进行矫正治疗。手术主要是把跟骨截骨内移来治疗足外翻。
    2023-08-03
  • 儿童足外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儿童足外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儿童足外翻又称为扁平足或扁平外翻足,指站立时足内侧着地,足弓浅,足内侧隆起,跟骨有外撇,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1、生理性原因:3-4岁之前儿童足弓发育不充分,往往呈轻度足外翻状态,大部分可自行纠正。部分儿童将长期存在扁平足,可能与足底筋膜和肌肉发育、关节松弛度以及遗传因素相关; 2、病理性原因:如先天畸形、先天性垂直距骨、先天性跗骨连接、脑瘫以及神经肌肉麻痹引起的足外翻。
    2023-08-03
  • 儿童足外翻治疗黄金期是什么时候(视频)

    儿童足外翻治疗黄金期是什么时候
    儿童足外翻治疗的黄金期为1周岁内,因此时生长比较快速,骨骼发育较快,通过手法复位、支具等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2-6岁也可进行纠正,此时虽生长发育相对减慢,但仍处在纠正治疗期,通过手法、支具、石膏等治疗,多数足外翻儿童能够恢复正常。大家应有相应常识,如疾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会有比较满意效果,对于足外翻儿童亦是如此。
    2023-08-03
  • 儿童足外翻怎么办(视频)

    儿童足外翻怎么办
    儿童足外翻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常见原因及治疗如下:1、异常体位姿势:部分宝宝在妈妈子宫里,长期处于一个异常体位姿势,从而导致出生后的出现外翻足。此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心,随着宝宝生长发育能够逐渐改善;2、摇椅足:但宝宝出现僵硬性的外翻足,且足部呈现出摇椅状,称为摇椅足,此时需高度怀疑宝宝患垂直距骨,需前往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如果一旦诊断垂直距骨后,需给予专业的治疗,而且一定要早期治疗;3、柔韧性平足:宝宝足弓发育不良时,处于站立位情况下会表现出足外翻、跟骨外翻等外观,称为柔韧性平足。此时也一定要早期给予干预,促进足的发育。随着足弓发育逐渐正常,外翻足状态也能得到改善;4、神经性外翻足:如果宝宝患神经系统疾病,或者做过神经系统手术,之后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一种外翻状态,则考虑是神经性外翻足导致。神经性外翻足一定要寻求原发病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本身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外翻足也可能得到改善。否则外翻足状态还会逐渐加重,此时需给予相应的支具或手术治疗。
    2023-08-03
  • 足外翻必须做截骨手术吗(视频)

    足外翻必须做截骨手术吗
    若是3岁以下患儿足外翻足,通常可选择穿宽松运动鞋,进行不穿鞋袜接触性运动,鼓励用脚抓球形物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儿足弓发育。但是若儿童年龄相对比较大,如4-5岁早期可通过足底扫描方式判断足弓塌陷的情况,进行足弓垫的干预。建议患儿半年到1年就需进行足弓垫的重新检测,因为儿童脚长速度比较快,因此1-2年可能需更换鞋子,鞋垫也必须需前往更换。若踝关节疼痛、小腿肌肉酸胀,往往预示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患儿进行微创的手术治疗。若年龄在更大14-15岁,甚至接近成年,需进行骨性矫正手术。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