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 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
    人体大脑可见较多沟回,沟回中间存在纤维组织连接,此类纤维组织称为蛛网膜,沟回间隙称蛛网膜下腔,该位置出血,又称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由心脏发出后,经颈部上至颅内,行走于沟回间,在沟回中行走的大血管发出部分细小穿支伸入脑实质内,而动脉瘤往往发生于沟回内大血管位置,则出血常见于沟回内,临床中脑动脉瘤破裂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3-07-30
  • 头部CT和核磁共振哪个好(视频)

    头部CT和核磁共振哪个好
    头部CT在急诊是首选检查,对头部颅脑的炎性病变、肿瘤、先天性畸形、血管性病变均可诊断,在动脉瘤、动脉血管畸形、急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也有优势。颅脑磁共振可多方位和三维成像,使病变定位和诊断更准确。 还可观察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对脑干、幕下区、枕骨大孔显示优于CT,对脑肿瘤、脑部炎性病变、脑白质病变、脑梗塞、血肿、脑部先天性异常等诊断较CT敏感。 同时磁共振无需造影剂就可显示脑部血管,发现动脉瘤和动脉畸形,因此磁共振在颅脑检查方面优于CT。
    2023-07-30
  • 脑中风和脑梗的区别(视频)

    脑中风和脑梗的区别
    脑中风和脑梗的区别如下:1、脑中风:临床上主要指急性的脑血管疾病,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又分为两种,一个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另一种是急性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急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三类,一类是脑血栓的形成,第二是心源性栓塞,第三是脑栓塞。其中脑梗塞属于脑中风中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2、脑梗塞: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指因为脑部的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从而引起的一组神经功能缺损,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组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疾病的70%以上,分为三种,一种是全循环的梗死,另一种是部分缺血循环,还有一种是后循环的梗塞,另外一种叫腔隙性梗塞,这种梗塞一般在做头颅核磁时,发现腔隙性梗塞罹患之后,建议到神经内科进行评估、检查、治疗。
    2023-07-30
  •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高血压急症是较为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临床处理方法通常取决于靶器官的损伤,一般建议通过静脉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以期于6-12个小时内将血压降至安全值。原发病不同,降压要求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一般要求30分钟内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同时需控制心率。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或新发脑梗死的患者,一般要求1个小时或6-12个小时内将血压逐渐降至高压160mmHg、低压100mmHg的水平。
    2023-07-31
  •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可以治头痛吗(视频)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可以治头痛吗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可以用于治疗头痛,因为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起到解热镇痛的效果。头痛中的偏头痛首选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都可以起到治疗头痛的作用。但引起患者头痛的原因较多,比如高血压,也可以引起的头痛,此类头痛不能用解热镇痛药。血压增高可以引起颅压增高,从而导致头痛,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的效果一般不明显。此时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头痛才能缓解。还有部分患者的头痛是因为颅压增高,如脑血管意外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引起颅内高压,从而引起头痛。此时通常需要进行脱水降颅压的治疗,才能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解热镇痛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不合适用于治疗此类头痛,所以不是所有头痛都适用本药。
    2023-07-31
  • 孕期脑供血不足怎么办(视频)

    孕期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孕妇脑供血不足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与怀孕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妊娠性紫癜、妊娠糖尿病或者妊娠DIC,病变跟妊娠本身相关。此时主要是治疗原发病,脑部可以给予间断吸氧,并保持休息; 2、原发于脑部病变,比如孕妇经常发生脑静脉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变,相对比较复杂。一般所有改善脑组织治疗,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这时要跟孕妇本人、孕妇家属进行进一步讨论,看是顾大人还是顾小孩,还是是否能够完全兼顾。总体讲肯定是顾大人优先,如果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放弃胎儿而保证大人生命健康,治疗上也跟一般脑血管病一样或降颅压改善脑供血药物进行治疗。但对胎儿有多大影响很难预料,多数情况胎儿很难保住,即使保住可能很多患儿都有各种各样缺陷。
    2023-07-31
  • 偏头疼吃什么(视频)

    偏头疼吃什么
    偏头疼是临床中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单侧疼痛。偏头痛的先兆表现为视觉异常,之后逐步出现头疼,头疼的诱因包括噪声、强光、情绪紧张、饮用浓茶、咖啡等,需尽量避免接触上述因素,保持良好作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头疼治疗方法较多,最常见的口服药物包括止痛药、缓解情绪紧张的药物。由脑出血、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颅压增高,尤其是急性增高造成的头疼,建议进行输液治疗。颅压较高的患者和肿瘤患者可以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类药物。如患者血压较高,不建议直接进行输液治疗,要先口服降压药物。对于较顽固的血压升高患者,口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不明显,可使用快速的静脉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硝普钠,但血压下降不可过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什么叫出血性脑卒中(视频)

    什么叫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是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而来。脑卒中最常见的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就是没有外伤病史,颅内、脑实质内有出血,形成血肿。缺血性卒中就是所说的脑梗死,老百姓说的脑血栓形成,是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一个是脑子里出血,一个是脑子里堵、没有血供。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两大类型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百姓常说的是脑出血,另一个比较少见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出血性卒中。对于脑出血,其治疗和脑梗死完全是两个概念,完全不一样;一般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比较多见的是高血压,所以脑出血属于神经科的急症;一旦发生脑出血,立即拨打120到医院急诊,或者是住院治疗;医生根据出血量的大小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案不一样,如果是大量的出血,甚至需要做手术;如果是中小量的出血,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要住院进行治疗,这属于专业性的知识,如果脱水,甚至要进行脑保护治疗,控制血压、卧床休息,不能够活动;作为病人的家属,这时要注意,一旦在家里突发头疼、恶心、呕吐、肢体活动不好、麻木或者不能说话,就高度怀疑有没有可能是脑出血;特别当时一测血压特别高,很有可能就是脑出血,这个时候家属要注意,一定要尽快叫120来搬动病人、护送到医院,不要自己背病人,特别不要从高楼上往下背,会加重病情;如果当时患者血压特别高,可适当的降压治疗,但降压治疗不要太过度;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除了高血压以外,更多的是血管畸形、动脉瘤,这更加凶险,预后更差;一旦出现突发的头疼、恶心、呕吐,特别是喷射性呕吐,要尽快的叫120来护送病人到医院,进行正规的专业的救治,不要因为不认识而延误病情。 对于高血压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家属特别是子女要重视,要多陪伴和联系自己的父母亲。经常陪伴在一块才能发现其问题,实在因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不能常常在身边的,要经常打电话;因为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病人病好几天,家属才发现,已经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造成终身遗憾。所以这里要强调子女、家属,要关心、关注老人,关注其细小的问题、身上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其现有的疾病,要经常的联系、陪伴,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及时救治,让患者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2023-08-01
  • 脑血管痉挛怎么检查(视频)

    脑血管痉挛怎么检查
    脑血管痉挛在临床上,最简便的检查方式是脑超声,又称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的好处是方便、价廉、无创。但是缺点是医院级别不同,检查者的水平不一样,检查结果差别很大。经常在临床上看到血管痉挛,但是事实上临床诊断,并不是病人有血管痉挛,而是因为检查不准。 血管痉挛检查是金标准是DSA,即血管造影。造影检查是从大腿根部插入导管,直接插到脑内注射药物,在DSA上可以显示血管口径的变细变窄,阶段性血管痉挛。但是这种检查往往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或者是其他有血管病的病人,为了进一步了解血管状态而做检查。一般的门诊病人无需进行这种高风险、复杂而且非常昂贵的检查,所以临床上用的最多的是超声,但是因为检查者检查水平的差异,导致差别很大。
    2023-08-01
  • 脑血管痉挛应该如何治疗(视频)

    脑血管痉挛应该如何治疗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并发症,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钙通道拮抗剂的应用。如果病人原发病处理好了,比如动脉瘤夹闭或者说动静脉畸形切除,可以通过治疗,让病人的血压维持相对偏高的水平,液体量相对多一点,血液相对的稀释,从而减轻血管痉挛的程度。 脑血管痉挛重点在预防,让病人头痛的程度轻一些,保证舒适的体位,不要受太多的光刺激等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