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腺囊肿

  • 舌下腺囊肿怎么治疗(视频)

    舌下腺囊肿怎么治疗
    舌下腺囊肿发病率目前逐渐增多,给不少患者带来困扰。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引发原因有很多,给患者带来的伤害非常大。诱发舌下腺囊肿原因包括舌下腺导管堵塞、舌下腺腺体损伤等,根治方法是切除舌下腺组织,残留部分囊壁不会导致复发。 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做简单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到4-7岁再进行舌下腺切除术。无论哪种治疗方式,均需选择技术专业的正规医疗机构,虽然手术难度不大,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有损伤邻近导管、神经的风险,还有复发的可能。
    2023-08-03
  • 舌下腺囊肿是恶性肿瘤吗(视频)

    舌下腺囊肿是恶性肿瘤吗
    舌下腺囊肿不是恶性肿瘤,但不经治疗则不会消失。大型囊肿还会合并感染,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因此舌下腺囊肿患者应该尽早治疗。 舌下腺囊肿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和哑铃型三个类型,具体情况如下: 1、单纯型:在口内表现为半透明水泡,位于一侧口底舌下区,也可扩展至对侧;外观上呈浅蓝紫色,扪之柔软,可有波动感; 2、口外型:多发生于颌下和下颌角区,表现为质地柔软不可压缩的肿物; 3、哑铃型:为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类型,即口内舌下区及口外皆可见肿物。 而依据病因舌下腺囊肿可分为外渗性和潴留性,具体情况如下: 1、外渗性:可由导管破裂,分泌的唾液流于周围的组织间隙形成,即由于损伤引起;组织学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属于良性病变; 2、潴留性:发生概率较少,约占20%,由导管部分阻塞,唾液潴留,导管囊性扩张所致;组织学表现为具有上皮衬里、潴留的黏液团块和纤维组织包膜三种结构,也是良性病变。
    2023-08-03
  • 舌系带长疙瘩是怎么回事(视频)

    舌系带长疙瘩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患者来口腔外科门诊看病,都自诉舌系带,即舌根筋旁边长了疙瘩,以为是长了肿瘤,询问怎么办。实际这种患者90%以上其实都没有问题,因为这在口底舌系带两侧其实有一对,成对的是舌下肉阜的开口,是颌下腺导管以及舌下腺分泌唾液的部位,所以形成一个肉揪,一般都没有问题。有个别的情况,就是表面可能会出现溃疡引起疼痛,患者就更以为此部位长了肿瘤,实际都不是。临床上有时还能见到在口底长了舌下腺囊肿,这也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其按理不能归在肿瘤一类。有的舌下腺囊肿破了后也像疙瘩一样,很多患者觉得这处是不是得了口底癌等。实际口底癌的发生率非常低,所以舌系带两边长的这种疙瘩,质地不是很硬,一般都是正常结构。当然也有少数患者,可能舌下腺发生了腺样囊性癌,但此种疙瘩一般都非常硬,患者可以到专科医院来就诊,就可以进行鉴定。
    2023-07-30
  • 唾液腺囊肿怎么治(视频)

    唾液腺囊肿怎么治
    唾液腺囊肿包括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腮腺囊肿,唾液腺黏液囊肿又包括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腮腺囊肿分为潴留性和先天性,而先天性腮腺囊肿包括皮样囊肿、鳃裂囊肿和腮腺导管先天性囊状扩张。唾液腺囊肿的治疗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腔内注药、激光、冷冻、微波热凝或建立排液通道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适应症,因此患者需要合理选择。 对于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应尽量通过手术切除,也可采用激光、冷冻、微波热凝等治疗。舌下腺囊肿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和哑铃型,单纯型囊肿适宜于腔内注入药物;表浅和体积较小的囊肿也可以采用激光、冷冻和微波热凝等方法进行治疗;口外型和哑铃型可行舌下腺切除。腮腺潴留性囊肿最适宜腔内注入药物,而鳃裂囊肿和皮样囊肿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2023-08-01
  • 唾液腺囊肿会癌变吗(视频)

    唾液腺囊肿会癌变吗
    唾液腺囊肿有癌变的可能。唾液腺囊肿包括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腮腺囊肿,腮腺囊肿分为潴留性和先天性。潴留性腮腺囊肿和潴留性黏液囊肿的病因和病理特点相似,属于良性病变。而先天性腮腺囊肿包括皮样囊肿、鳃裂囊肿和先天性导管囊状扩张,其本身都是良性病变,在上述所有的唾液腺囊肿中唯有鳃裂囊肿存在癌变的可能。 唾液腺黏液囊肿又包括小唾液腺囊肿和舌下腺囊肿。黏液囊肿依据病因可分为外渗性和潴留性,外渗性较为多见,约占80%,由导管破裂唾液流于组织间隙而形成,属于良性病变。 潴留性较为少见,约占20%,是导管部分阻塞,唾液潴留导管囊状扩张所致,组织学表现为具有上皮衬里、潴留的黏液团块和纤维组织被膜三种结构,同样为良性病变。
    2023-08-01
  • 唾液腺囊肿会自己好吗(视频)

    唾液腺囊肿会自己好吗
    唾液腺囊肿发病后患者不会自愈,需及时治疗。唾液腺囊肿包括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腮腺囊肿,黏液囊肿又分为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小唾液腺囊肿好发于下唇内侧、舌尖腹侧等易损伤的部位。囊肿位于黏膜下,往往表面仅覆盖一层黏膜,表现为黄豆粒至樱桃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的半透明小疱。容易被咬破,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后囊肿即可消失。破裂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甚至反复破损后不再具有囊肿的临床特点,不久表现为白色疤痕状突起。 舌下腺囊肿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纯型:临床表现为半透明小疱,位于一侧口底舌下区,也可扩展至对侧,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囊肿可破裂流出蛋清样黏液,囊肿可暂时消失,破裂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反复发作;较大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引起语言、吞咽、呼吸功能障碍; 2、口外型:多发生在颌下、下颌角区,表现为质地柔软、不可压缩的肿块。口外型不易破裂,病变范围往往会逐渐增大,较少有长期稳定或变小; 3、哑铃型:为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类型,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均可见囊性肿物,口内病变部分也可发生破裂,表现类似单纯型囊肿,大型囊肿会发生感染,出现肿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腮腺囊肿分为潴留性和先天性,先天性腮腺囊肿又包括皮样囊肿,鳃裂囊肿和先天性导管囊状扩张,均属于良性病变。一般情况下均会不断增大,鳃裂囊肿还容易继发感染,自发破溃或切开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瘘,并存在癌变可能。
    2023-08-01
  •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囊肿(视频)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囊肿是大范围的病变,因为囊肿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只是囊肿性病变。口腔颌面部的囊肿分为两个大的类型,软组织囊肿、硬组织囊肿。软组织囊肿又分先天性的囊肿和后天性的囊肿,先天性的囊肿包括鼻腭囊肿或颊舌囊肿等,后天性囊肿包括皮脂腺囊肿,还有其它软组织的囊肿。软组织囊肿包括皮样、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舌下腺囊肿、颌下腺囊肿、腮腺囊肿等,表皮样囊肿、颊舌囊肿属于先天性,舌下腺囊肿、皮脂腺囊肿往往是后天性。 这种囊肿除软组织里的囊性病变以外,还可能和周围的组织有一定关系,需要进行鉴别。对于口腔颌面部的硬组织囊肿,大部分是牙源性为主,比如牙源性角化囊肿、根尖囊肿,甚至还有颌骨囊肿。这种牙源性的囊肿大部分由发育引起,如角化囊肿或者是始基囊肿,和发育有关。后天性的,比如根尖囊肿和牙齿病变引起的颌骨囊肿密不可分,所以需要进行鉴别,才能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2023-08-03
  • 唾液腺囊肿的病因是什么(视频)

    唾液腺囊肿的病因是什么
    唾液腺黏液腺囊肿包括腮腺囊肿、下颌下腺囊肿、舌下腺囊肿及黏液腺囊肿,后两者较多见。唾液腺黏液腺囊肿是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腹侧,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根据病因及病理表现不同,黏液腺囊肿可分为外渗性黏液腺囊肿及潴留性黏液腺囊肿。外渗性黏液腺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渗液外漏入进入组织间隙所致。潴留性黏液腺囊肿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导管系统的部分阻塞,可由微小涎石、分泌物浓缩或者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也可以由于损伤等造成导管堵塞引起。
    2023-08-03
  • 粘液腺囊肿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粘液腺囊肿手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发生粘液腺囊肿以后,要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治疗,所有的囊肿可能都需要手术治疗。小的粘液腺囊肿,有人也试图用药物注射的方式来消除,但是复发率非常高,现在基本已不再使用。到医院做过粘液腺囊肿手术以后,小的唇腺囊肿没有很大创伤,需要注意软食、口腔卫生,或者避免多说话。如果做了舌前腺或者舌下腺囊肿摘除,应配合医生,注意手术以后的护理。虽然手术没有很大痛苦,但是手术后要注意饮食,进行流质饮食、避免用力漱口、注意口腔卫生、进行漱口,避免过多语言造成伤口复裂。术后应该遵从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伤口感染。
    2023-08-03
  • 下唇粘液腺囊肿可自愈吗(视频)

    下唇粘液腺囊肿可自愈吗
    在口腔里的粘液腺囊肿会有多个部位,不仅仅在上、下唇,舌下腺也是粘液腺。舌下腺囊肿,民间叫做蛤蟆肿。舌下腺囊肿肿胀后,可通过下颌舌骨肌突破到颌下,造成下颌部肿胀。因为粘液腺囊肿的囊壁都比较薄,所以往往会自行破溃。但是破溃后会愈合,愈合后只要有粘液腺的分泌,就会不停产生粘液形成囊肿,所以粘液腺囊肿不能自愈。发生在舌尖腺的粘液腺囊肿也是如此,在舌腹部会鼓起一个很大的包,影响舌体运动、语言功能。发生在颌下腺的粘液腺囊肿,可能会影响舌体运动、影响进食,但是不会自行自愈,甚至会发展到颌下影响外观,所以粘液腺囊肿需要手术治疗把它切除。如果发生在唇部的粘液腺,不能完整切除或者损伤到邻近粘液腺,还会复发造成旁边腺体的囊肿。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