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

  • 腰椎管狭窄如何治疗(视频)

    腰椎管狭窄如何治疗
    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式,需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判断,具体如下: 1、若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虽有神经压迫症状,但表现不明显,可通过针灸、中医、中药等方法进行保守治疗; 2、若腰椎管狭窄严重,神经压迫明显,所导致的症状也较严重,可出现腿部的酸、胀、痛,甚至影响走路及正常生活,需行手术治疗。 通常建议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2023-08-03
  • 椎管狭窄怎么治(视频)

    椎管狭窄怎么治
    椎管狭窄治疗有很多,从大体上分类有: 1、保守治疗:随着年龄增加,需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关节结构损伤,同时要注意局部肌肉活动,因为肌肉活动增强可以保护脊柱,避免脊柱关节增生。一般情况下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和适当锻炼,不要做剧烈及过度损伤性活动,注意局部理疗,保持神经血管通畅; 2、药物治疗:适当的疼痛情况下可以使用消炎药物,进行消炎止痛处理; 3、手术治疗:包括微创和开放性手术,需根据腰椎管狭窄程度、部位,以及椎管狭窄性质来选择正确手术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手术后要卧床几天(视频)

    腰椎管狭窄手术后要卧床几天
    传统手术是骨科通过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手术,有些患者卧床时间长,可能需要一周以上。神经外科现在应用显微技术做微创减压,患者创伤小,并发症也少,这时如果没有特殊并发症,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就不需要长期卧床。因为手术对肌肉的稳定性影响小,鼓励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早期恢复胃肠功能,能早进食,这样对患者恢复也较好,对心理影响也相对较小。 如果患者做完手术长期卧在床上,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这类患者多数是老年人,长期卧床之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要高,所以鼓励患者早期下地活动。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怎么治疗好(视频)

    腰椎管狭窄怎么治疗好
    腰椎管狭窄最典型的表现是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患者行走很短一段距离,比如100米或者几十米就出现臀部下肢疼痛、麻木,需要停下来休息。休息一会儿之后就感觉疼痛、麻木感明显好转,可以接着再走一会,再走一会之后又出现疼痛、麻木又需要停下来,所以叫做间歇性跛行。 有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对于腰椎管狭窄,多数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肥厚或者黄韧带肥厚,或者是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然后压迫神经出现症状,如果通过影像学通过临床症状确诊,患者又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这时可以通过手术方式来减压,传统手术需要椎板切除、减压、固定、融合,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费用也较高,患者恢复时间较长、需要长期卧床。现在应用显微技术,做微创减压,创伤较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患者痛苦小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而且近几年微创通道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微创通道技术,只要单侧开小口,就可以做到双侧减压。
    2023-08-03
  • 腰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区别(视频)

    腰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的区别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老化第一个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间盘内的髓核会逐渐脱水,整个椎间盘会变得扁平且膨出,一旦在外力作用下,外面的纤维环承受不住压力发生破裂,髓核就会突出到椎管内,形成神经根的压迫,引起一侧或双侧的神经根疼痛。椎管狭窄症是更加严重的一种腰椎疾病,是整个腰椎管狭窄,通常也会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还会有周围韧带肥厚和钙化,小关节突增生和内聚,导致整个椎管面积变小,神经受压后缺血,病人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椎间盘突出通常好发于中青年,现在有些高中生也出现椎间盘突出,通常是因为不当运动及不良坐姿引起,有些人总是弯腰伏案工作很久,还有些人可能腰部本身就有问题,还用力扭转,甚至举重,这些动作都会诱发纤维环破裂。椎管狭窄症一般多见于中老年,起病年龄是45岁以上,很少在年轻人中发现,发病没有特别的诱因,病人会逐渐出现走路不稳。所以它是一个老化的过程,两者是有区别的。
    2023-08-03
  • 椎管狭窄症如何确诊(视频)

    椎管狭窄症如何确诊
    一般任何疾病的诊断都需要三个方面,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另外还需要与一些神经内科疾病相鉴别。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病人走固定的路线以后会出现腰痛、下肢麻木、无力的现象,每个人行走距离不一样,跟病人的健康状况也有关,有些病人如果身体状况好,可以走得稍微远一些,如果累了或休息不好,或是正好生病,可能走的距离就会缩短。体征方面,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在休息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任何表现,甚至骑车骑很远的路也没有问题,但就是不能长时间地站立或行走。影像学检查目前主要是磁共振和CT,磁共振是一个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磁共振的表现可以把腰椎管狭窄症分成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CT主要是用来测量椎管的面积,还有判断椎管狭窄症到底是否有周围骨化的现象。 还有就是鉴别诊断,腰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但有些疾病也会引起间歇性跛行,包括血管方面的问题,下肢动脉狭窄或静脉回流障碍,病人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血管方面的间歇性跛行一定与走路有关,病人不走不痛,越走越痛,不像腰椎管狭窄症,有些病人站着不痛,但走路会痛。一般可以给病人再做一个下肢血管B超,或是摸下足背动脉的搏动,如果出现搏动减弱或B超提示血管问题,就可能还是血管方面的疾病。另外,还需要与神经内科的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和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需要做肌电图检查,还需要神经内科医生的会诊才能够明确诊断。
    2023-08-03
  • 双腿酸痛与哪些病有关(视频)

    双腿酸痛与哪些病有关
    通常下肢出现疼痛、酸胀、不适,多出现在一侧肢体,考虑腰椎问题。如果双侧肢体均可见上述症状,相关病变如下: 1、肌肉劳损,比如年轻人最近旅游、爬山或者参加户外活动比较多,明显是肌肉劳累引起酸痛; 2、腰椎管狭窄症,年纪大的患者双侧下肢出现酸痛,首先考虑存在腰椎管狭窄症,尤其是行走一段路出现酸痛,蹲下来休息酸痛症状又得到缓解,可以再继续走一段路,接着又不能行走,高度提示是腰椎问题,由椎管狭窄造成。 3、部分少见疾病也会双腿酸痛,比如脉管炎或者年纪大以后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常年会感觉到双下肢酸痛。 对于双腿酸痛需要明确年龄,近期是否存在诱因,是否存在运动史或者考虑其它慢性疾病,不同疾病应到医院找不同科室去进行诊治。
    2023-08-03
  • 脊柱骨折的并发症及表现(视频)

    脊柱骨折的并发症及表现
    脊柱骨折因需卧床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发生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血栓等。 脊椎骨折最主要的并发症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脊髓或神经损伤,引起下肢或四肢的运动、感觉障碍,甚至出现大小便异常、大小便失禁或潴留。一般的并发症治疗处理不当,可引起骨折畸形愈合,脊柱后凸畸形或侧弯畸形,进一步可以发生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如间歇性跛行。还有后凸畸形后,可以引起反复腰痛、背痛。
    2023-08-03
  • 腰椎滑脱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视频)

    腰椎滑脱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腰椎滑脱是临床中很常见的一类疾病,原因很多,如外伤性、医源性、先天性。滑脱度数分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很容易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混淆,如果不做影像学检查,比如X光片、磁共振和CT,很难区分,做X光片有没有滑脱会很明确。 但是腰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要做核磁共振才能看出来,而诊断腰椎滑脱拍一张X光片,马上能看出来滑脱程度。但是腰椎滑脱每个人表现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滑脱程度比较重,但是表现很轻。部分患者表现得很重,腿痛很严重,但是滑脱程度很轻,可能不仅有滑脱,而且合并椎间盘突出,情况也很严重,临床比较常见,所以诊断有没有滑脱一定要拍X光片。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可以治好吗(视频)

    腰椎管狭窄可以治好吗
    腰椎管狭窄是可以治好的,所谓治好就是扩大腰椎管,使硬膜囊充分的膨胀起来,使神经不受压了,这样就彻底解除压迫了。如果神经功能没有很明显的损伤,就可以恢复到很好的手术前、患病前的一种状态。当然多数的情况,如果时间压迫的长了、压迫的重了,也可能不能完全恢复到健康人的程度,但是多数的手术能够大大减轻症状,多数的病人手术后的效果都是很满意的。 腰椎管狭窄做手术把骨头去掉多了,就容易发生腰椎脊柱的不稳定,所以为了补偿手术损伤、手术创伤造成的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还会加一些内固定进行融合、固定,避免再发生一些脊柱的不稳定、滑脱。加上内固定是一个双刃剑,好处就是把脊柱融合起来了,不再发生退行改变了,不好的地方是把这几节融合了就没有活动了,整个腰的屈伸活动就得由邻近的节段、健康的节段来代偿,所以脊柱融合固定还容易发生加速邻近节段退行改变这样的一个问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