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

  • 腰椎管狭窄症该怎么检查(视频)

    腰椎管狭窄症该怎么检查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具体检查如下: 1、腰椎X光片:判断腰椎有无骨质增生和侧突、腰椎前突是否存在、侧方是否有滑移、腰椎矢状面或侧方滑脱; 2、腰椎CT检查:观察腰椎有无峡部裂、骨质在矢状面和冠状面滑移程度、有无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 3、核磁共振:观察腰椎椎间盘有无退变、突出。腰椎管狭窄的程度来自于椎间盘突出或黄韧带肥厚,核磁共振可以看到椎体变化。 腰椎管狭窄症部分患者无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一侧或双侧疼痛、麻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200-400米后,必须下蹲休息1-2分钟后才可继续走。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有哪些风险(视频)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有哪些风险
    腰椎管狭窄手术效果好,患者都能取得理想效果。理论上存在风险,但现实中较少发生。具体如下: 1、感染风险:因人身体状况不同,尤其年龄大、身体状况营养差的患者,存在感染风险;即使发生感染,现在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一般患者不用担心; 2、患者术后钉子出现松动,如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术后自我保护差,这样容易出现松动。护具没有完全按照医生要求戴,也会出现钉子松动; 3、有的患者手术后效果好,但有的患者术后效果一般,考虑腰椎管狭窄神经长期被压。神经好比绿树枝,如果上面压着一块石头,经过一段时间,树枝就会发黄,这时通过手术解除压迫、解放神经,就会取得较好效果。但是绿色树枝如果继续压迫,由黄变黑,这时患者神经已经失去生命力,即使完全解放此神经,去除石头,解决压迫,其效果不如发黄树枝的效果。有的患者术后效果好,而有的患者术后一般,甚至有的患者1年、2年恢复也不理想。所以作为脊柱外科医生,对于患者的建议是患腰椎管狭窄或腰间盘突出,一定要尽量手术,而不要往后拖。早做手术,在神经变性较轻时解放神经,就会得到较好效果; 4、其它方面:如神经损伤术中的手术技术,各大医院都较成熟,不容易出现损伤。如果出现一定损伤,如牵拉伤、顿挫伤,这些都可以在术后采用神经保护性、营养性的药物弥补其不足或再加康复训练弥补这方面不足。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症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腰椎管狭窄症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多数腰椎管狭窄采取保守治疗,具体如下: 1、消炎镇痛药、扩张微血管药、营养神经药物,这些药物都可以综合性治疗; 2、综合外用药物,如膏药、药膏,不仅能从口服药物的血液循环达到患处,减轻患者症状,另外还可从皮肤处直接渗透达到松弛肌肉的效果; 3、针灸、按摩、理疗,中医小针刀治疗,对于腰椎管狭窄造成的肌肉部位紧张、粘连也可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 总之,腰椎管狭窄不是单一治疗,其是多种治疗、综合性治疗,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症需要做哪些检查(视频)

    腰椎管狭窄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腰椎管狭窄症检查如下: 1、X光片:X光片作为较经济、实用的检查,可对多数患者进行初步筛查。X光片又分几种,临床常用的是6位片,腰椎正侧位片、腰椎斜位片、双斜位片、左右斜位片、过屈过伸位片。正侧位片是看腰椎节段数量,还可以看腰椎椎间隙有没有狭窄情况、有没有变异。双斜位片可以辨别骨质有没有峡部裂情况。从过屈过伸位片能看腰椎各个节段之间在屈伸腰时有没有角度变化,有没有角度过大变化或者椎体前后有没有移动。如果椎体活动角度过大或者有移动,说明腰椎稳定性结构差; 2、CT检查:CT检查能进一步从三维方面看到腰椎椎孔内的结构变化,如腰椎内的骨质增生挤压神经,CT看得较清楚,这是骨性结构挤压神经、核磁共振检查不具备的优点。CT可以看清一般的腰椎间盘、韧带,但对于CT,更好的方面是骨性结构辨别; 3、核磁共振:脊柱外科医生经常用检查,腰椎间盘、腰椎韧带、腰椎神经、腰椎管内脑脊液,所有这些结构在核磁上可以看得较清晰,这是CT比拟不了的。对于间盘变化的细微结构,其比CT更清楚。间盘退变的结构变化,核磁共振也有其优点。综上所述,X光片子、CT,核磁共振是脊柱外科医生经常用的3种检查方法。
    2023-08-03
  • 腿软无力原因是什么(视频)

    腿软无力原因是什么
    腿软无力常见的骨科疾病原因为腰椎管狭窄症、脊髓型颈椎病,具体如下: 1、腰椎管狭窄症: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腰疼、下肢疼痛、麻木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行走无力、腿软无力、行走距离较短等。因为发病时间较长,病程为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神经可缓慢地适应这种压迫。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肥厚对神经压迫适应以后,肌肉得到的神经信号传递可受到影响,所以下肢可感觉无力; 2、颈部疾病:颈椎病中较严重的类型称为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以后,髓内信号向下肢传导受到阻碍,这时下肢会出现无力; 3、胸椎疾病:在颈椎和腰椎之间的胸椎段,胸椎管黄韧带肥厚可造成胸椎管狭窄或者胸椎间盘突出,也可以出现下肢无力。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微创手术效果如何(视频)

    腰椎管狭窄微创手术效果如何
    微创手术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案,但也需要根据病情而选择。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都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各自不同的适应症。如果病情不严重,只有单独节段狭窄,使用微创手术可以解决。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使患者很快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如为多节段狭窄,且狭窄严重,则需要开放手术,微创手术不如开放手术更彻底,微创手术也会使手术时间延长。所以不可执着于微创手术,在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方法,使用适合此阶段的方法是最主要的治疗原则。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腰椎管狭窄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腰椎管狭窄症的检查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临床体征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体征的检查包括腰部有无压痛、活动有无受影响,还有相关腰部的其它症状,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有无典型症状,比如腰椎管狭窄引起的间歇性跛行,这属于下肢的一种临床表现,该类患者在行走大概400-500m或者更短的距离,会出现双侧小腿憋胀、酸困,该类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以后,需在当时下蹲或者休息几分钟,又可以再继续走,但是下次再行走的时间可能比上次还短,会再次出现小腿憋胀,这是较典型的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较典型的症状,有无下肢神经受压产生的麻木、无力等相关症状。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核磁,比如X线看有无腰椎滑脱引起的椎管狭窄,CT和核磁可以进一步较细致的看黄韧带增生的情况,椎间盘突出情况是中央管狭窄、周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狭窄组织,比如增生的黄韧带通过CT可以判断有无钙化,从而更细致的明确椎管狭窄的情况、狭窄程度,从而为治疗制定方案。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手术后应注意什么(视频)

    腰椎管狭窄手术后应注意什么
    腰椎管狭窄手术以后,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注意也不相同,如采用微创,该类患者在早期术后2-3天可下地活动,可能在1-2周时基本能恢复日常生活。所以对于该类微创手术患者,由于对软组织损伤不重,可能需戴腰围的时间,相对要比开放手术要短,能较早继续恢复日常生活,尽早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但是如对于椎管狭窄重,节段多,双侧肢体有症状,必须进行开放手术,这类患者恢复起来较微创手术相对稍困难,但也能恢复到正常情况。 这类患者需注意在早期卧床期间,1周左右卧床时,要进行早期的下肢肌肉肌力训练,为下床做准备。等1周后能下床时,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适当进行站立和行走的活动,切勿太急,但也不可以不动,反而会导致腰椎、下肢功能恢复过慢,在1个月时可以逐步戴腰围,恢复日常活动,包括外出活动,甚至其它活动,要加强锻炼,3个月时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吃什么药比较好(视频)

    腰椎管狭窄吃什么药比较好
    腰椎管狭窄吃药治疗效果较差。腰椎管狭窄是由于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等原因,造成神经管道的狭窄,压迫神经而出现相应变化。腰椎管狭窄的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即患者走几百米或者一段时间后,出现双下肢酸胀、麻痛、腰痛等,需要休息2-3分钟或者蹲一会儿又能继续行走,属于腰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神经管道的狭窄,通过药物不能得到治疗效果。轻度椎管狭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阻止病变进一步加重,可以选择部分药物,包括维生素类,如维生素D3类,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类等药物以及消炎镇痛药,可缓解神经压迫引起的疼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椎管狭窄的问题。如果出现影响生活质量的腰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逐渐加重,建议患者早期采取手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2023-08-03
  • 腰椎管狭窄能做药物介入治疗吗(视频)

    腰椎管狭窄能做药物介入治疗吗
    椎管狭窄类型较多,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进行药物治疗,主要如下:1、骨性狭窄:由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导致,比如黄韧带增生压迫导致血管狭窄,此类患者多数需要外科手术切开治疗;2、椎间盘组织突出:髓核突出压迫形成的椎管狭窄,此类狭窄比较柔性,可以进行药物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分两种,一类是消炎止痛的神经阻滞类药物,另一类是需要消融或者溶解髓核组织,使用的胶原酶或者蛋白溶解酶。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