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缩症

  • 腓骨肌萎缩症早期症状(视频)

    腓骨肌萎缩症早期症状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CMT,属于常见遗传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方式主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隐性遗传、性连锁以及线粒体基因变异等导致母系遗传。腓骨肌萎缩症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双足无力、活动不灵活、麻木,而腓骨肌萎缩逐渐扩展至骨间肌、小腿屈肌、大腿下1/3肌肉。但患者腿部近端肌肉几乎完全正常时,可形成鹤腿或者倒置香槟酒瓶样畸形,萎缩肌肉也可出现肌束震颤即肉跳,同时出现跟腱反射早期减弱或者消失,因足背屈无力而逐渐形成马蹄内翻畸形。腓骨肌萎缩至中晚期时,患者手部也可以逐渐受累而出现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样畸形,萎缩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以上。另外,患者肢体远端会出现手套样或者袜套样感觉减退、肿胀、紫绀以及溃疡等神经障碍症状,偶尔也可出现神经萎缩、瞳孔变化、眼球震颤以及三叉神经痛等症状,但相对较少见。
    2023-08-03
  • 腓骨肌肉萎缩症能要孩子吗(视频)

    腓骨肌肉萎缩症能要孩子吗
    随着这两年的认识进展,对于腓骨肌肉萎缩病的分型越来越细,其基因分型已达20多种。对于不同基因分型,往往伴随着不同的遗传方式。该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较多,但是也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是哪个位点的基因病变。联系其遗传方式,再根据遗传的方式进行父母的产前基因诊断,即可生出健康的宝宝。但是有些新的类型,如遗传方式和位点没有确认,有时在产前诊断上也会有困难。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得了腓骨肌萎缩症,通过科学的基因检测,仍有希望能生个健康的宝宝。
    2023-08-03
  •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视频)

    腓骨肌萎缩症的症状
    腓骨肌萎缩症又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一种和遗传相关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患者多数从下肢远端开始起病,表现为下肢远端肌肉无力萎缩,并逐渐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可以逐渐出现肌肉萎缩、无力、感觉丧失,还伴有肢体畸形,如高弓足、足下垂。所以,其临床症状还可出现容易扭伤、跑不快。 一般情况下,大腿肌肉萎缩不超过大腿的下1/3,而上肢肌肉萎缩不超过前臂,多数患者呈这种逐步加重的情况。小腿萎缩还可出现倒立酒瓶样的鹤腿症,并可以逐步出现足下垂的情况。肢体感觉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病情呈现缓慢进行性加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