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

  • 头上血管堵塞怎么治疗(视频)

    头上血管堵塞怎么治疗
    头上血管堵塞,临床上叫脑梗塞或者是脑血栓,对于这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发病时间确定,具体治疗如下:1、溶栓治疗:如果发病时间在4.5小时之内,可以给予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效果比较确切,而且患者经过溶栓治疗以后,不会留有任何后遗症;2、抗凝或降纤治疗:如果患者发病时间超过了4.5小时,就要根据患者的血液情况以及基础病情况,采用的是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治疗,或者是降纤治疗;3、脑保护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清除氧自由基、脑保护的药物,临床常用的是依达拉奉。另外也还可以用改善循环以及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是银杏叶制剂。此外还可以给予改善神经功能的药物,比如奥拉西坦、曲克芦丁脑蛋白等。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都会有好转,会留有一定的后遗症,但是大部分患者恢复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
    2023-07-30
  • 脑中风和脑梗的区别(视频)

    脑中风和脑梗的区别
    脑中风和脑梗的区别如下:1、脑中风:临床上主要指急性的脑血管疾病,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又分为两种,一个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另一种是急性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急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三类,一类是脑血栓的形成,第二是心源性栓塞,第三是脑栓塞。其中脑梗塞属于脑中风中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2、脑梗塞: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指因为脑部的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从而引起的一组神经功能缺损,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组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疾病的70%以上,分为三种,一种是全循环的梗死,另一种是部分缺血循环,还有一种是后循环的梗塞,另外一种叫腔隙性梗塞,这种梗塞一般在做头颅核磁时,发现腔隙性梗塞罹患之后,建议到神经内科进行评估、检查、治疗。
    2023-07-30
  • 室颤和房颤的区别(视频)

    室颤和房颤的区别
    室颤和房颤的区别具体如下: 1、发生部位:室颤发生于心室,房颤发生于心房; 2、危险程度:室颤即心跳骤停,属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失去有效收缩能力,容易陷入意识丧失、呼吸和心跳骤停状态,需紧急抢救,房颤危险程度比室颤小,患者较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掉落到脑、脾动脉、肝动脉等部位产生不良后果,脑血栓较危险,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甚至导致生命丧失; 3、治疗方法:室颤患者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除颤,除颤时间较早预后较好,房颤可通过控制心室率、射频消融方法,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进行治疗。
    2023-07-31
  • 脑血管痉挛怎么缓解(视频)

    脑血管痉挛怎么缓解
    脑血管痉挛需应用解痉的药物解除脑血管痉挛。常用的解痉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最常见的是尼莫地平、尼莫通、西比灵、长春西汀、尼麦角林,都可以抗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病人会出现相应的头疼、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比如典型血管性头疼,就是脑血管痉挛造成。这时脑部血管痉挛,脑外血管扩张,病人会出现血管性头疼症状,还有头晕等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甚至会晕厥。如果有基础病,如动脉硬化、斑块、小血管疾病,很容易出现脑血管闭塞或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相应症状会比较严重。所以如果出现头晕、头疼一定要到医院做相应检查,排除脑血管痉挛,然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3-08-01
  • 老年人脑血栓怎么消除(视频)

    老年人脑血栓怎么消除
    老年人脑血栓需要区分是急性血栓还是恢复期的血栓状态,急性期的脑梗塞病人建议在3小时内就诊,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成功,则神经功能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属于理想的治疗目标。超过3小时的急性脑梗塞病人,如果在4.5小时的时间窗内,选择良好的适应症,也可以进行静脉溶栓。同时可以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进行桥接治疗或动脉取栓治疗,均为较好的消除血栓的技术。 选择良好适应症的病人,若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成功,栓子清除后神经功能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但是对于已经超过时间窗,或不在适应症范围内的病人,血栓形成则是长期慢性事件。血栓无法消除,但是可以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帮助在缺血区周围的神经细胞建立侧支循环,通过周围的神经细胞代偿已经梗塞区域的神经细胞的功能。 对于急性的脑血管事件,脑栓塞的患者如果在溶栓时间窗内,可以通过积极的溶栓治疗达到溶栓的目的,或通过动脉取栓达到消除栓子的目的,但是对于已经超过时间窗,不适宜溶栓和取栓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内科的药物治疗,建立侧支循环,帮助改善症状。
    2023-08-02
  • 低血压容易得脑血栓吗(视频)

    低血压容易得脑血栓吗
    对于脑血管正常的人来说,低血压一般不会引起脑血栓。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而备受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明确规定,但是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人测量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可诊断低血压,而低血压一般不会导致脑血栓。对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狭窄患者来说,低血压尤其是慢性低血压会加剧脑供血不足,在此基础上遇上突发事件如大量出汗、腹泻等,可以引起血容量降低、血压快速下降,这时可以导致脑血栓,进而出现脑功能异常。 脑动脉异常可以通过辅助检查判断,比如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动脉成像、脑血管造影等,这类患者大多是高龄患者,一般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有助于诊断病变。发现低血压以后要注意卧床休息、规律作息,防止过度疲劳,积极寻找病因纠正低血压。高血压患者也应合理控制血压,不可盲目快速降压。
    2023-08-02
  • 脑血栓血压高吗(视频)

    脑血栓血压高吗
    脑血栓的患者可以伴有高血压,也可以不伴有高血压,脑血栓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点: 1、动脉粥样硬化:为基本病因,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常伴有高血压病,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关系,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及某些遗传因素等。
    2023-08-02
  • 脑梗脑血栓脑出血症状(视频)

    脑梗脑血栓脑出血症状
    脑梗死、脑血栓相同,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称为脑溢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和出血的症状有相似点,也有不同,通常情况如下:1、相同点:患者都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记忆力减退、失语、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平衡差、走路歪斜、复视、意识障碍等,症状较为相似,较难以鉴别;2、不同点:脑梗死患者通常在安静状态下起病,如睡觉醒来后发现肢体功能下降。脑出血患者症状,通常在情绪波动下或剧烈运动情况下诱发。此外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相对较慢,脑出血患者病情更加急促,症状较快达到高峰,血管爆裂后短期内就会造成瘫痪。脑梗患者也可出现快速瘫痪,如大血管急性闭塞,但原位血栓形成较慢,通常在数小时之内或1-2天逐渐达到高峰。单纯从症状上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比较困难,通常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比如颅脑CT和磁共振进行确诊。
    2023-08-02
  • 脑血栓会死人吗(视频)

    脑血栓会死人吗
    脑血栓是否会导致患者死亡,与血栓发生的部位及大小存在直接关系。不同粗细的血管发生血栓,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若主干血管发生大面积血栓,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而脑干区域属于大脑半球连接脊髓的部位,此处的人体生命中枢主管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所以发生血栓的后果也较恶劣,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大脑血管的主干血管行进到大脑后则会发生分支,而末梢的分支较多且较细。脑血栓则属于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即大脑供应的血管发生堵塞,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脑组织坏死而出现功能丧失。
    2023-08-02
  • 什么原因会导致脑血栓(视频)

    什么原因会导致脑血栓
    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如下: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局部容易出现斑块形成,导致大血管堵塞,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2、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主要是指小血管梗塞导致脑梗死的表现,包含玻璃样变。玻璃样变主要指血管僵硬、硬化,如老化的塑料胶管,容易破碎、弹性下降,小血管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有斑块形成;3、心源性脑梗死:常见原因是心脏疾病,如房颤、心脏瓣膜病变、风心病或者感染性原因,比如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二尖瓣、三尖瓣脱垂等,有可能导致心源性脑梗死,主要采取抗凝治疗。如果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脑栓塞,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瓣膜置换;4、其他原因的脑梗死:比如血管炎、感染、中毒、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夹层,以及遗传相关性的血管发育问题导致的脑梗死;5、不明原因性脑梗死:目前研究方法、检测手段不能够明确患者脑梗死的原因,占比较少,可能在将来会明确。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