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 什么是脑积水内镜手术(视频)

    什么是脑积水内镜手术
    目前脑积水的治疗方式有分流手术、神经内镜治疗。其中内镜治疗包括硬式及软式的神经内镜。其治疗方式为通过内镜进到脑室,将脑室的脑脊液循环通路打通,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脑积水的症状,尤对梗阻性脑积水,如脑室内肿瘤引起的脑积水有一定优势,但适合于此治疗方式的患者较少,虽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脑积水,但不如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将脑积水治愈。一部分脑室镜治疗脑积水失败的患者,最终还是选择了脑室腹腔分流术。
    2023-07-30
  • 治疗脑积水的药物有哪些(视频)

    治疗脑积水的药物有哪些
    关于脑积水的治疗药物,对症使用利尿剂或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可短暂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程度有限,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效果越发不明显,部分患者甚至因长期使用药物,导致出现相关器官的并发症,导致延误病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此外,较多脑积水患者选择中药治疗,不仅造成医疗费用的浪费,且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危害。脑积水治疗首选方式为手术治疗,其效果较明显,疗效也较为肯定。
    2023-07-30
  • 脑疝是什么(视频)

    脑疝是什么
    脑疝指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分为小脑幕裂孔疝、枕骨大孔疝及大脑镰下疝,其中小脑幕裂孔疝最为常见。临床常见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疝,诱发因素包括车祸、摔伤、击打造成的颅骨骨折、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积水、脑挫伤以及脑肿瘤、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部分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由颅底凹陷、狭颅畸形等先天性疾病导致。
    2023-07-30
  • 婴儿脑积水的表现(视频)

    婴儿脑积水的表现
    婴儿脑积水的症状,一般在临床上是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且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大多数是在6个月之内,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婴儿颅骨的骨缝还没有闭合,并且本身脑积水就会导致婴儿头围进行性增大,所以会表现出婴儿头部越来越大,相比较于头部,四肢会显得越来越小。而且由于婴儿头部进行性增大,也会表现出囟门向上凸起,甚至有的会出现眼球总是在向下方看,这种情况称为落日征。一般有落日征现象的婴儿,就要高度怀疑可能存在有脑积水。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婴儿可能还会伴发有眼肌麻痹,甚至可能会有眼球震颤,并且因为婴儿脑积水会导致颅内压增高,所以可以表现为囟门向上凸起。同时伴有精神状态差、精神萎靡、嗜睡,还可以伴有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抽搐发作等临床症状。所以婴儿一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要注意可能存在有脑积水。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头部CT、核磁来明确诊断,从而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2023-07-30
  • 高危儿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高危儿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高危儿诊断检查方法如下: 1、头围检查:是脑容量客观指标,头围小或增长慢,均可能由脑损伤、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头围增长过快或头围过大,需警惕有无脑积水; 2、体征检查:如婴儿耳位过低、腭弓高、眼距宽、鼻梁低平以及外貌、躯干、四肢发育异常,均提示存在先天性疾病; 3、神经运动评估:常用神经运动检查有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全身运动评估、0-1岁神经运动检查,其中全身运动评估对脑瘫预测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值得推荐; 4、智力评估:常用量表有WPPSI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还有盖塞尔发育诊断量表等; 5、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头颅影像学辅助诊断,常用实验室检查,如血尿氨基酸检查、染色体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超声检查、核磁共振、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
    2023-07-30
  • 儿童脑肿瘤早期症状(视频)

    儿童脑肿瘤早期症状
    儿童脑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肿瘤增长可表现为一般症状和神经定位体征。一般症状是肿瘤体积增大引起的颅高压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脑积水症状。 神经定位症状是因肿瘤压迫神经、血管、脑组织,所产生的占位效应,包括视力下降、意识障碍、视乳头水肿。侵犯硬脑膜还可产生脑膜刺激症状,包括颈背部、后枕部疼痛,颈部强直等。 部分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导致患儿出现性早熟、多饮多尿、暴饮暴食、异常肥胖等。
    2023-07-30
  •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视频)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非常多,但总体而言均与脑血管病相关,如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脑梗死中,包括关键部位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均会引起痴呆。而出血性卒中,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蛛网膜颗粒堵塞会引起脑积水,也会引起痴呆。 此外,若糖尿病引起明显血管病变,也可引起血管性痴呆;或部分患者酗酒,大量酗酒也可导致血管病变,导致血管性痴呆。
    2023-08-01
  • 脑血管畸形开颅手术风险(视频)

    脑血管畸形开颅手术风险
    脑血管畸形病人的开颅手术基本上都是全麻开颅手术,具体风险有: 1、麻醉风险:麻醉主要针对老年人或儿童,主要取决于平时身体的健康状况。平时是不是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是不是有肺心病等基础疾病,尤其是老年病人如果既往有严重基础疾病,做全麻手术有一定风险性; 2、手术风险:如血肿、手术部位出血或远隔部位出血、手术后感染,尤其是老年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引起伤口感染引致颅内感染。还有可能由于脑出血阻塞了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后期脑积水等问题。 一些正规大型神经外科中心,通过正规围手术期处理,正规手术方案制定和手术执行操作,这些风险都可以降到最低水平。
    2023-08-02
  • 颅咽管瘤不手术可以吗(视频)

    颅咽管瘤不手术可以吗
    对于颅咽管瘤而言,如果肿瘤很小,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属于胚胎残余性肿瘤,起源于脑垂体柄,一般将颅咽管瘤分为鞍内型和鞍上型。部分患者肿瘤很小,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可以定期观察。 部分患者可出现多饮、多尿,甚至尿崩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肥胖;部分患者肿瘤向颅内生长,导致患者出现视力障碍、视野缺损;部分患者肿瘤向上生长,可压迫下丘脑,甚至突入到第三脑室形成脑积水,此时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于内镜下通过鼻孔入路,进行微创的颅咽管瘤切除术。部分肿瘤向颅内生长,特别是突入第三脑室的颅咽管瘤,可进行开颅手术,争取将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术后会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2023-08-02
  • 颅咽管瘤术后有哪些并发症(视频)

    颅咽管瘤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颅咽管瘤手术最主要有两点要诀,一点是尽量全切肿瘤;另一点是尽量保护好正常组织,特别是下丘脑。中枢手术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性,包括神经损伤、内分泌改变,比如手术过程中累及到视神经,有可能引起视力进一步下降,视野缺损进一步加重,甚至有部分患者导致失明。如果累及到下丘脑可能会引起多饮、多尿、尿崩症,甚至有些患者会引起高热,或者高热以后导致昏迷状态,特别是对于下丘脑的保护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对于内分泌改变也可能会导致垂体功能下降,比如怕冷、无力等。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比如脑积水,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等等,这是手术可能需要考虑的风险性。但是风险性只是存在但是并不一定会出现,特别是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以及导航技术的发展,发生风险性的几率相对以前来说越来越低。 伽玛刀针对颅咽管瘤的治疗主要是术后残留或者术后复发患者,治疗以后肿瘤控制率有些地方报道达到70%,甚至可以达到90%,特别是针对于一些比较小肿瘤,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术后残留或术后复发肿瘤本身不大,选择照射范围也不大,实际上对周边神经组织,还有下丘脑相对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小。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