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方法(视频)

    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方法
    蛛网膜囊肿目前在临床上大概存在以下三种手术方式: 1、开颅手术:将蛛网膜囊肿完全切除,包括切除囊壁。手术的弊端是手术创伤比较大,可能会导致术后创面出血,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2、内镜手术:主要的手术机理是将蛛网膜囊肿的囊壁蛛网膜打通,使囊内液体与周围正常脑脊液循环相通,从而会达到囊肿缩小并且逐渐消失的目的; 3、囊肿腹腔分流术:囊肿引起脑积水或者囊肿非常大,不利于切除时可能会用到这类手术方式。 内镜手术有绝对的优点,即微创手术比较快捷,术后恢复比较快,可以达到如鞍底、四叠体池这一类比较深的部位。因此应用内镜的手术存在优势,能够达到非常好的疗效。
    2023-08-02
  • 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方法(视频)

    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方法
    目前国际、国内对蛛网膜囊肿的手术存在一定的争议,囊肿腹腔分流术一般应用于囊肿比较大,引起脑积水,或者有非常严重的压迫症状的患者;通过术前影像学CT、核磁共振的定位,在囊肿内放置一根细引流管,通过皮下隧道一直引流到腹腔,可以将多余的脑脊液流入腹腔,由腹腔内的脏器吸收即可,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还包括开颅手术:将蛛网膜囊肿以及囊壁一起切除;内镜微创小骨窗治疗:将囊壁打开,与其它脑池沟通,脑脊液循环通畅后囊肿会自然消失。临床上述术式的总体有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能够解决临床问题。
    2023-08-02
  •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颅内高压是怎么引起的
    颅内高压顾名思义为颅内压力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其产生原因很多,常见可分为以下几个: 1、脑水肿,如脑梗死、脑炎等疾病引起的脑实质细胞水肿,通常因水肿后占用颅腔空间导致颅压增高表现; 2、脑积水,脑积水的常见原因为出血、肿瘤等,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脑脊液在颅内沉积过多引起颅内压增高; 3、肿瘤,其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长有肿瘤后占用脑室空间,引起空间不够用,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 4、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障碍,通常静脉回流障碍后会导致动脉往颅内供血增多,而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引起颅内血量增加,血管渗透压增加,导致血管内水等成分到达颅外,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
    2023-08-02
  • 颅内压增高诊断的方法(视频)

    颅内压增高诊断的方法
    颅内压增高是临床较为严重的疾病,可通过临床症状、直接测压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颅高压患者常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表现; 2、直接测压:腰椎穿刺可较为容易又安全地得到颅内压数值,直接判断颅内压的高低,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3、影像学检查:颅高压患者往往有特殊的影像学特点,持续性颅高压、脑积水患者早影像学上可见脑室扩大伴间质性水肿,弥漫性脑水肿患者在影像学可发现脑沟、脑回变浅以及弥漫性水肿。 总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使用上述三种方法,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明确的颅高压。
    2023-08-02
  •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体位宜采取什么样(视频)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体位宜采取什么样
    颅压升高的病人最好采取平卧位。因为平卧位,从重力学角度来说,头顶和颅底压力是一样的,因此不会加重颅压高。颅压高的原因很多,有颅内的内容物增加,比如脑出血、脑肿瘤,还有脑积水和脑部炎症,还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疾病,比如脑血栓的水肿期、静脉窦血栓,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原发性高颅压。如果经常采取立位,除了有颅压压力之外,还有脑组织重力的压力,可以使脑组织压迫颅底组织,特别严重的还会压迫到中脑动眼神经,或者压迫到延髓的生命中枢,即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或体温中枢,可以产生中枢性高热、呼吸心跳骤停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还有可能四肢瘫痪。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如一旦确诊颅高压,尽量采取平卧位,而且平卧位去枕,保持枕部和人的后背在一个水平线上,可以起到比较安全的保护作用。
    2023-08-02
  •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视频)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压增高的原因较多,主要为颅内容物增加所致,常见原因如下:1、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部脓肿及脑部寄生虫;2、脑积水: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脑积水,如梗阻性脑积水或交通性脑积水;3、循环异常:可出现动脉性脑水肿,主要为脑梗塞或脑出血。还可能为静脉性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静脉窦血栓,出现血栓后会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应回流至体循环中的血无法回流,滞留在静脉中造成静脉血压升高,静脉压升高后会引起液体外渗。部分患者脑部细胞间液增多引起脑水肿,可造成颅压升高。
    2023-08-02
  • 腰大池引流术感染怎么治疗(视频)

    腰大池引流术感染怎么治疗
    腰大池引流术,常用于脑积水、动脉瘤破裂、动脉栓塞、颅内感染等术后脑脊液引流的治疗。临床中,该手术可能产生感染的严重副反应。一旦发生感染,应首先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致病菌,同时拔出腰大池引流管,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若同时伴有血性脑脊液或脑积水,还应进行脑室引流,以缓解颅内压,延缓病情发展。
    2023-08-02
  • 新生儿颅内感染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颅内感染严重吗
    新生儿颅内感染均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或者新生儿肠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并发症之一。新生儿如果出现颅内感染,可表现为体温过高,即发热或者体温不升,少吃、少哭、少动、反应比较差、过于烦躁、脑性尖叫、抽搐、角弓反张、四肢肌张力异常、前囟饱满以及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死亡率比较高,可以危及生命。部分新生儿颅内感染治愈以后,可能会留有脑瘫、耳聋、脑积水、智力低下、癫痫或者语言障碍、发育落后等后遗症。 如果有新生儿颅内感染,必须要尽早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建议常规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生化、CRP、降钙素原、血培养以及腰椎穿刺等相应检查。医生根据脑脊液常规或者相关化验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而且选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进行加强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要有一定足疗程、足量、规范治疗,不同病原体治疗疗程会有所不同。大多数新生儿颅内感染总疗程至少需要2-4周左右,严重病例可能会出现更久的疗程。 作为家长,如果新生儿患有颅内感染,不能过于提早要求出院或者自动出院。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要动态复查脑脊液以及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同时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
    2023-08-02
  • 髓母细胞瘤的症状表现(视频)

    髓母细胞瘤的症状表现
    髓母细胞瘤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颅内高压症状,即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因为髓母细胞瘤多长在后颅窝第四脑室,会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从而可引起脑积水、颅高压等症状; 2、压迫症状,髓母细胞瘤因为从小脑蚓部,最多至后髓帆、小脑蚓部长出,对小脑蚓部、小脑半球都有压迫,从而可导致躯干性共济失调、肢体共济失调等症状,如走路不协调、拿东西不稳、站立不稳,以及出现眼颤,即两侧眼球的水平震颤或者垂直性震颤症状。
    2023-08-02
  • 什么是髓母细胞瘤(视频)

    什么是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肿瘤,可分为不同亚型,不同亚型,预后不同,患病部位主要是头颅后枕部后颅洼区域,髓母细胞瘤处于四脑室范围内,压迫脑干和小脑,可伴有脑积水,儿童可出现行走不稳、指鼻试验阳性等症状。一但确诊髓母细胞瘤,首先行手术切除治疗,切除后可行病理检测,明确是否是小细胞恶性肿瘤,若确诊恶性肿瘤,术后需行放疗、化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