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急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音频)

    急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急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首先要预防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的发生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六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增高至八倍,患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均与脑卒中有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稳定到一个安全的范围。同时可考虑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的病变,动脉瘤可以到神经外科行微创治疗,脑动脉狭窄可以植入动脉支架。第二、心脏病是引起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原有冠心病、风心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会突然有左心房附壁血栓的脱落,导致脑卒中,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患,并予以抗凝的治疗,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可以降低卒中的发生率。此外,要养成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脑卒中的日常生活预防需要注意远离三高,亲近三低,即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但要适度进行,避免矫枉过正。有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相关,可见一味吃素并无益于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危险。
  • 脑卒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秋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才是预防的重点人群,高危人群通过“8+2”的标准,大家就可以知道。主要是有一些基础病,这是第一个类。第二类,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这些人群是重点检查的人群。重点检查人群,首先是建议到有神经专科的医院去进行专科的检查,或者叫做脑卒中的高危筛查。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体格检查,身体的检查,神经科专科医生看你到底有没有一些可疑的症状,包括肢体的无力、麻木,手脚疼痛的减退等等专科的检查。血压、心肺功能这些都要做检查。第二个,就是试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比如早期的做脑血流图检查和血管的评估,就是颈动脉彩超,再根据情况,必要的时候再增加头部的CT或磁共振,或者是平扫加增强,同时还可以做血管的评估,叫做CTA或者MRA做血管评估,这样才能够确定风险最主要的是哪些。
  • 脑卒中是如何引起的?(音频)

    脑卒中是如何引起的?
    讲解医师:李飞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脑卒中引起的原因很多,先说它的危险因素,由于有这种危险因素不重视,才会结合患者体质或者一些解剖上的结构变化,或者血管的易激性出现的这种意外,导致脑卒中的发作。简单来说,第一大部分因素就是高血压病,不光是对脑卒中发生,对我们心脏发展也很重要,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心脏病,最常见的如房颤,还有心内膜炎、心律失常、高血脂症、抽烟、喝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有其他一些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喜欢喝酒,喜欢吃一些肥腻的东西(如大肥肉),高胆固醇的东西(如动物的内脏),还有吃得太咸,这些都是饮食方面,也会引起它的发生。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熬夜、抽烟。还有其他的脑部疾病,如血管的畸形,如最常见的烟雾病,就是造影上看到的像一团烟雾,就像我们抽烟吐出烟雾是一样的道理,这种就是血管畸形所导致的。所以,在外界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发病。这就是它的一些发病原因。
  • 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奕蕾  (副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的后遗症在临床多表现为:第一、就是我们最常讲的偏瘫。何为偏瘫?指的就是偏身瘫痪,多表现为右侧肢体或者是左侧肢体的半边瘫痪,合并有面肌的瘫痪。第二、偏身感觉障碍,是指偏侧肢体出现麻木、疼痛,或者是难受。第三、中风后的言语障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的就是言语不流利、言语不畅,或者是言语说不清楚,或者是言语不清晰,这都属于言语不利的症状。第四、也就是精神人格的变化,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在中风之后,会留有性格和人格的变化。
  • 急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音频)

    急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急性脑卒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分级护理。第一、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要多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客观规律,鼓励其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有抑郁的患者要按照医嘱给予抗抑郁治疗。第二、饮食方面。吞咽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糖尿病患者要给予糖尿病饮食。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要给予半流质糊状饮食,中重度的吞咽功能困难患者要留置胃管,鼻饲,要戒烟、酒。第三、体位与活动。要根据病情尽早活动,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偏瘫侧肢体要处于功能体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良肢位的摆放,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肿胀,双下肢尽量避免输液,以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请康复科会诊,可以行床旁康复治疗,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有计划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第四、在基础护理方面。要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及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预防压疮发生,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第五、呼吸道的护理。要协助病人翻身、拍背,鼓励教育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咳痰。对于年老体弱的无力咳嗽的患者,或者昏迷、舌根后坠者床边要备有口咽通气道,即负压吸引管装置,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第六、病情观察。在急性期一定要观察病人的血压、血糖、意识、语言、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活动、肢体功能等有无变化,再就是有专科护理。第七、安全护理方面。床栏要拉起,家属要全程陪护,预防跌倒、坠床、拔管、烫伤等意外事件。第七、瘫痪肢体的护理。避免患肢受压,勿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冷敷或热敷,因为病人的偏瘫侧感觉是迟钝的,以防冻伤或烫伤。要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施以相应的康复治疗,减少后遗症。
  • 脑卒中的预防措施(音频)

    脑卒中的预防措施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脑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常见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我们会进行定期的患者体检,有危险因素的,会进行积极的预防,将这些危险因素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对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将会进行二级预防,积极的寻找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比如说TCD颈动脉血管彩超,甚至进行颅脑血管造影。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血管病变,可以进一步血管干预,减低患者再次脑卒中的风险。
  • 脑卒中用什么药好?(音频)

    脑卒中用什么药好?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脑卒中主要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会进行患者发病原因和机制的分析。根据患者的发病机理,我们在早期会进行稳定血压、稳定斑块和抗小板聚集或者抗凝治疗。有些因为脑部低灌注导致的脑梗死,会进行积极的扩容治疗,同时可以运用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循环的治疗。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早期稳定血压,减轻脑出血所导致的脑组织的水肿。积极控制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形成。
  • 脑卒中的缺点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缺点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脑卒中是急性的脑血管意外,常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的瘫痪、吞咽障碍或者是不能言语。严重的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脑卒中后的患者由于肢体不能活动,容易合并肩关节的疼痛、肩手综合征。甚至卧床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的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严重的可以导致生命危险。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容易引起食物和水的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反复发作,肺部感染。有些脑卒中的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尚没有生命危险,反而是一些反复的肺部感染,或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生命危险。
  • 脑卒中的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音频)

    脑卒中的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飞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针灸的治疗也是要分期的,如在急性期,原则上是脑卒中急性期,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以后,就可以早期的介入,如醒脑开窍,治疗脑卒中效果很好,在急性期的时候,选穴大多是一些大的穴位,如极泉穴,还有内关穴,刺过以后可能患者一直麻到手指头,还有委中穴(在膝关节腘窝)、三焦穴(在内踝上面),刺过以后引起患者肢体抽动或者麻木,在急性期效果很好,叫醒脑开窍法,还有头部的穴位,人中穴、百会穴都是效果很好的,恢复期的时候,也可以取肢体的一些穴位,如上肢的手三里、曲池、外关、肩髃等,下肢包括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穴、丘墟穴等,这些都是我们肢体刺激的一种,还包括用温针,如针柄上插上艾条进行烧,还有电针,对一些软瘫期,如肢体肌张力差的时候,用电针刺激,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如后遗期患者肌张力很高,叫痉挛瘫痪,这个时候患者针刺激量不能太大,主要是做一些艾灸,对肌张力减少效果很好,这就是它的一些分期治疗。
  • 脑卒中痉挛期怎么治疗(音频)

    脑卒中痉挛期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痉挛期,目前主要还是以3H疗法为主。3H疗法主要代表的是高血压、高血容量、高渗透压,多见于一些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引起的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1、高渗透压,需要将血液里的渗透压提高,这个时候需要输注一些相关的血制品,比如人血白蛋白或者是血浆等等这些血制品,有的时候也可以输注羟乙基淀粉进行维持,但是这些胶体液一定要注意量,一定要注意是否合并有心力衰竭等等一些情况,避免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多适用于一些相对身体较好的患者;2、高血压,尤其对于已经发生痉挛的患者,血压控制不再要求那么严格,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维持在140-160mmHg之间;3、高血容量,这个时候建议患者每天是一个正平衡的状态,保持一天4000-5000ml的液体,这样也可以挽救一些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产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