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

  • 脐疝和疝气有区别吗(视频)

    脐疝和疝气有区别吗
    脐疝属于疝气的一种,疝气是指腹壁上的小孔,即腹壁的肌肉薄弱或裂开等缺损。部分患者是由于进行过手术,局部可以形成瘢痕,导致组织薄弱,形成疝气。疝气通常可以分为腹股沟疝,是指在大腿根部的疝气,由于肌肉薄弱导致的小包块,常见于老年男性,其他的还有脐疝、切口疝、腰疝、造口旁疝等几种分类。脐疝顾名思义,发生在脐部的疝气。肚脐脐环是一个先天的薄弱区,特别是对于肥胖的患者或经产的妇女,由于胎儿的增大,局部压力导致脐环更加薄弱,脐环扩张形成局部肌肉的缺损,在肚脐形成孔洞,肚子里的脏器向外凸出而形成脐疝。
    2023-08-02
  • 腹外疝的好发部位(视频)

    腹外疝的好发部位
    目前腹外疝在身体各部位的发生率没有明确标准,每个医院统计数据均有出入,主要以腹股沟疝最为多见,国内腹股沟疝大约为80%-90%,股疝大约为3%-5%,切口疝和脐疝大约为2%-3%,其中切口疝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老年患者腹股沟直疝或斜疝。
    2023-08-02
  • 什么是腹外疝(视频)

    什么是腹外疝
    腹外疝俗称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官通过腹壁缺损部位或薄弱区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肿块。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其中以腹沟疝最为常见。常见有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等均属内脏脱出,并非疝。
    2023-08-02
  • 腹壁疝怎么检查出来(视频)

    腹壁疝怎么检查出来
    腹壁疝是腹腔内脏器连同腹膜,经过腹部薄弱区域和裂孔向外突出引起。其包括三个方面,即腹壁疝必须有裂隙和先天裂口、腹压必须得增加、突出。所以最常见是腹股沟区域的腹股沟疝。其它还包括股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等。正常人的腹壁有先天薄弱区域,腹股沟管和股管会引起腹股沟疝和股疝。有些部位普遍会先天性发育不足或者缺陷,比如脐环处,有时有闭锁不全,或者腹白线先天缺损,腹白线是上腹正中位置。 手术切口、外伤会造成腹壁损伤,老年肌肉萎缩造成腹壁肌肉薄弱等,都会发生腹壁疝最常见的因素。脱出的东西大多是以小肠为多,还有大肠、大网膜等,因为这些东西摸起来感觉比较柔软,所以腹壁疝的诊断主要靠症状和体格检查。腹壁疝多数是时大时小的肿块,该肿块站立时,憋气、咳嗽,增加腹压时,肿块会越来越大。如果平卧、躺下,腹部肿块可自行消失,有可能手一按就会消失。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是特征性肿块发生,所以往往需要做辅助检查,比如彩超、CT、磁共振检查,这些方法也能帮助明确诊断腹壁疝。
    2023-08-02
  •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视频)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
    小儿疝气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腹股沟斜疝、肚脐眼脐疝。之所以该地方称为疝气,是因为脐疝是肚脐眼里没有长结实,腹腔、胃、肠、网膜会突出。皮肤长上了,脐疝会长个包。小孩腹压增大,站立走路时或者哭闹,腹压增大其就可突出,多数情况其还可以还纳回去。 腹股沟斜疝是从腹股沟管这点有肠、网膜从该处肠管出来,也可以还纳回去。表面看起来是在小孩、婴幼儿哭闹时发现肚脐鼓或者腿有鼓包,但往往是疝气表现。这种情况需要找小儿科大夫检查判断是脐疝还是腹股沟斜疝,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这些都由专科医生判断。
    2023-08-02
  • 婴儿脐疝症状是什么(视频)

    婴儿脐疝症状是什么
    小儿脐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性疾病,由于脐环闭锁不全,导致后期脐部瘢痕不够坚强,进而在腹压增大的情况下发生。脐疝最主要表现是小儿在哭闹时肚脐会凸起,而小孩在安静以后脐疝会自动回缩,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随着小孩发育,大概在两岁多数都能够自愈。 另外,脐疝除嵌顿破裂,在两岁之前都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如可以使用脐疝带,或用纱布包裹硬币绑在肚脐处以减少突出。一旦超过两岁以后,如果脐疝未得到自愈,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均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023-08-02
  • 婴儿脐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婴儿脐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脐疝是小孩常见的发育过程中的疾病,通常常见于早产儿或双胞胎,或有异常情况,如营养不良的孩子。脐部相对来说是腹肌比较薄弱的地方,如果孩子有腹腔内压力增高情况,如经常哭闹、腹胀,有其他疾病,可能会有脐疝。 随着年龄增加、腹部肌肉力量加强,脐疝就逐渐消失。婴儿有脐疝父母也不用太着急,这时尽量避免让孩子经常哭闹、烦躁,让大便保持通畅,让腹压降低,随着年龄增加,营养状态变好,孩子长大后脐疝都会消失。
    2023-08-02
  • 小孩肚脐突出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孩肚脐突出是什么原因
    肚脐突出是新生儿或婴儿相对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脐疝所引起,就是脐部没有完全发育完善,导致腹腔的内容物通过肚脐部位疝出,摸起来可以感觉到里面咕噜噜,像摸到肠管的感觉。小孩子出现脐疝,家长不要过于焦虑,脐疝随着小孩子月龄的增加,大部分在1岁内会逐渐好转。脐部疝出物相对较多,需要到小儿外科就诊,部分需要早期的手术治疗。新生儿期比较严重的脐膨出,需要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肠管或腹腔内容物的疝出会影响到小孩子的消化吸收及生长发育,需要早期干预。还有一部分小孩子,并不是脐疝,只是脐部相对比较突出一些,不像大部分人脐部凹陷进去,这个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症状会逐渐好转。
    2023-08-02
  • 宝宝有脐疝怎么治疗(视频)

    宝宝有脐疝怎么治疗
    脐疝常见于新生儿,宝宝有脐疝应视以下情况采取治疗措施: 1、2岁前:如果肚脐眼上鼓出来的小包平时哭闹时比较明显,睡着后则消失,基本上不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治疗,它可能会自愈; 2、2岁后:如果脐疝鼓出的包还很大,则需要通过手术将脐疝缝合修补。
    2023-08-02
  • 婴儿脐疝是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脐疝是怎么回事
    婴儿脐疝也可以说是新生儿脐疝,是在儿童外科里面很常见的疾病。 孩子在哭闹时或者出现便秘,从而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在肚脐鼓出来一个包块,用手按压包块时,可以减小或者回纳入腹腔。 疾病原因是因为肚脐是人体腹腔最薄弱的部位,因为周围腹壁肌肉发育不健全,特别是在新生儿期间、婴幼儿期间,腹壁更加薄弱,从而导致这个地方相对腹腔、腹壁其他部位薄弱区,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可以把肠管从这个地方挤压出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疝。 但是这种疝治愈率很高,往往在两岁以内孩子可以自己愈合。个别孩子脐环比较大,大于3cm或者5cm以上没有治愈的可能,在两岁以后主张手术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