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是什么(视频)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是什么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是胆囊息肉最常见的类型,胆囊息肉泛指附着于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灶总称。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凝结,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体检时通过B超可以发现胆囊壁上有多个较小息肉存在。胆固醇性息肉一般不存在癌变风险,且生长较为缓慢。胆固醇性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饮食、生活习惯有一定相关性,但多数胆囊息肉的具体形成原因尚不明确。发现胆囊息肉时,建议至少每半年复查超声,平时饮食要注意控制糖分、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对于快速增长的胆囊息肉,特别是单个基底较宽且内部有血流信号时,则考虑为腺瘤性息肉,一般需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哪里疼(视频)

    胆囊息肉哪里疼
    多数胆囊息肉不会出现疼痛症状,少部分出现疼痛的胆囊息肉,疼痛位置一般在右上腹,即胆囊位置。胆囊息肉是附着在胆囊壁上,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总称。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生长较缓慢,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临床症状,不存在癌变风险。胆囊息肉长在胆囊颈部,靠近胆囊管位置时,可能在胆囊收缩时堵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症状,在临床并不多见。此时疼痛位置在右上腹,且呈阵发性加重,同时合并右侧肩背部放射,需与胆结石相鉴别。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一般通过B超可明确诊断,超声下胆囊息肉紧贴在胆囊壁,不会发生移动,而胆囊结石在胆囊内可以自由移动。胆囊息肉出现疼痛时,多数患者可应用对症的解痉止痛药物,可达到缓解目的,极少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干预。
    2023-08-02
  • 单发胆囊息肉恶变几率(视频)

    单发胆囊息肉恶变几率
    胆囊息肉主要指胆囊壁向胆囊腔里局限性隆起,95%胆囊息肉主要与血脂中胆固醇密切相关。当血脂胆固醇增高时导致胆汁浓缩过程中沉积在胆囊壁上,被胆囊壁的巨噬细胞吞噬,形成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进而产生胆囊息肉。通常胆囊息肉恶变率主要与息肉大小有关,常见情况如下:1、息肉<1cm:单发或多发胆囊息肉,<1cm时恶变率较低,可能为1%-2%。患者可能并无症状,此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即进行B超检查1次/年,观察大小变化即可,暂时无需服药、注射药物以及手术治疗;2、息肉≥1cm: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胆囊息肉持续增大或者迅速增大,息肉≥1cm时癌变率较高可达到50%-60%。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摘除胆囊,避免胆囊息肉恶变。
    2023-08-02
  • 熬夜会加重胆囊息肉吗(视频)

    熬夜会加重胆囊息肉吗
    目前并无直接数据表明熬夜一定会加重胆囊息肉病变,但熬夜是不良生活习惯,建议患者尽量避免。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发生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常见于患者胆固醇持续升高,直至超出肝脏对血脂代谢能力,从而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水平继发性增高。而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壁周围时被巨噬细胞吞噬,造成病理性改变。如果患者经常熬夜,则可能导致肝功能受到异常损害,肝脏得不到充分休息时可能影响到代谢胆固醇功能。对于较小胆囊息肉可采取观察方式,对于较大息肉则建议手术切除。尽管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熬夜会直接导致胆囊息肉加重,但患者应尽量避免此类不良生活习惯,保护身体其他器官功能不受损坏。
    2023-08-02
  • 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通常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多通过体检或肝胆B超查体时查出,一般本身没有特殊症状。如果胆囊息肉没有明显增大,大小没有超过1cm,一般也无需特殊治疗。每3-6个月定期复查肝胆B超即可,只要胆囊息肉的大小、基底没有明显变化,或者基底没有变宽,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患者存在胆囊息肉,同时存在经常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或者不适,一般还需要考虑胆囊息肉之外的其他疾病,包括较小的泥沙性结石或者伴有上消道溃疡,另外岁数大的患者需要排除心梗或者心肌缺血等情况。因此如果患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出现症状,一般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排除相关引起症状的疾病,减少误诊、误治。
    2023-08-02
  • 胆囊息肉多发样病变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息肉多发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多发样病变是指胆囊多发息肉,是胆囊息肉的医学专有名词,但病变不代表癌变,为胆囊不健康的表现。胆囊息肉常由于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但胆固醇性息肉一般不存在癌变风险,且多数为多发。体检时如果发现多发胆囊息肉,直径数毫米,一般没有必要担心。但需警惕较大的单发息肉,可能是腺瘤性息肉,也可能是较大的胆固醇性息肉。如果定期检查时发现息肉生长速度较快,同时内部有血流信号,则有腺瘤性息肉可能,需通过超声造影进一步确诊。对于腺瘤性息肉,建议首选手术切除胆囊。
    2023-08-02
  • 胆囊息肉1.1cm可以不做手术吗(视频)

    胆囊息肉1.1cm可以不做手术吗
    胆囊息肉大小为1.1cm,虽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并非必须进行手术。临床研究发现,胆囊息肉如果达到1.0cm,癌变率达到1%。如果胆囊息肉不断增加,达到2.0cm,癌变率会达到20%以上。胆囊息肉对人体健康影响并不大,但如果发生癌变,则对人体的影响较大,所以胆囊息肉大小在1.0cm以上时,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可能会逐渐增长,癌变率也会随之增加,危险性会增加。如果患者不愿进行手术,也建议患者密切观察胆囊息肉的变化,应6个月甚至3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如果胆囊息肉持续增长,需尽快手术,避免耽误病情。
    2023-08-02
  • 胆囊切除后能活多久(视频)

    胆囊切除后能活多久
    胆囊切除术只是一种术式,实际上胆囊切除并不影响患者生存,还要看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疾病,跟患者生存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常见的胆结石、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疾病。这些疾病切除完胆囊以后,并不影响患者生存,患者还可以长期生存。而对于恶性肿瘤来说,有时候也在手术当中做胆囊的切除,对于这类患者也要治疗原发病。如果原发病是早期恶性肿瘤,患者也可以有很好的生存期。对于分期比较晚的恶性肿瘤,手术以后患者可能有一段时间的缓解期,但是具体患者能活多长时间还得看病情。
    2023-08-02
  • 如何预防胆囊癌的发生(视频)

    如何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患者可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结石、息肉等,并及时处理以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多数患者一旦确诊胆囊癌,绝大多数都是中晚期。因为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的症状。绝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胆固醇结晶引起,通常问题较小,但是如果胆囊息肉大小>1cm,并且超声下发现没有回声,建议尽早切除胆囊。胆囊癌确诊之前,患者可能有长期的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病史。因此一旦胆囊炎、胆结石反复发作,而且胆囊出现萎缩的表现,建议尽早切除萎缩的胆囊。切胆是较很简单的手术,腔镜手术也很成熟,把胆囊切掉,相当于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可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2023-08-02
  • 早晨起来口苦怎么回事(视频)

    早晨起来口苦怎么回事
    晨起感觉到口苦,是临床非常不特异的症状。很多慢性病或者亚健康状态,都可以引起口苦、口中发涩或者口中有异味的感觉。早晨起来口苦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脏器疾病:主要是肝胆系统方面的疾病。比如慢性胆囊炎、胆道疾病或者胆囊息肉等,部分病人会经常感觉有口苦的发生,尤其是吃的口味比较重,进食特别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易出现口苦症状; 2、胃肠动力较差:尤其同时伴有肝胆系统疾病,或者从前做过胆囊切除,胆汁的排空功能不好,就很容易出现胆汁往胃内反流,引起反流性胃炎,所以部分反流性胃炎的病人也会觉得有口苦。 发生了口苦怎么办呢? 首先,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观察能否缓解。其次,看是不是合并有其它疾病的预警症状,比如不仅有口苦,同时还有腹痛、恶心,甚至呕吐或厌食,或者近期体重有明显下降情况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感觉状况都非常良好,仅仅是有口苦,绝大多数人经过生活、饮食、作息等调整,可以把口苦的症状调整过来。有的时候如果特别口苦,也可以试着吃一些薄荷片或者铝碳酸镁片,起到保护胃黏膜、中和胆汁的作用,以观察能否缓解口苦。 另外,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类的食物或者药物,也可以试用。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