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 骨转移能活多长时间(视频)

    骨转移能活多长时间
    不同类型癌症的骨转移,生存时间不同,临床常见的情况如下: 1、肺癌骨转移后生存时间较短,一般在半年左右; 2、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的骨转移,生存时间较短,在7个月左右,因其常伴有营养障碍,全身功能较差; 3、乳腺癌骨转移后生存时间较长,一般在2年左右,也可长期带瘤生存;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生存时间较长,中位生存期可达50个月,大多数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
    2023-08-03
  • 为什么要控制盐量(视频)

    为什么要控制盐量
    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中风及胃癌发病率,对健康没有好处,要减少盐量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都要求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g,主要提醒大家要减淡口味,预防慢性病。 但也有人认为减少烹调用盐量,用酱油,蚝油、味精等代替盐提鲜增味,其实调料品里也含有钠和盐,5g盐包括所有食材里的盐。生活中要做到限盐,需注意看不见的盐,有些食物比如挂面、方便面等,都含盐。
    2023-08-03
  • 生气时咽部不适怎么回事(视频)

    生气时咽部不适怎么回事
    日常生活中部分人生气、发脾气的时候会引起咽喉部不适感,一般是咽喉部憋胀感、闷胀感,但吃饭不受影响,患者担心为咽喉部癌症导致。对于这类患者要做喉镜检查,排除喉癌、胃癌,消除他的恐惧心理。部分人喉镜检查没有检到喉癌、胃癌,病情马上有明显的好转。这种情况西医称为咽异感症中医又称梅核气。在《古今医鉴》里面描述为梅核气者,就是对这种症状的描述。西医认为咽异感症常常与情绪因素有关,症状也随着情绪的波动发生变化,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失调,导致了肝气郁结或肝郁乘脾,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运、痰气结聚咽喉所致,导致梅核气。
    2023-08-03
  • 胃癌转移途径有几种(视频)

    胃癌转移途径有几种
    胃癌主要通过种植转移、血管转移、淋巴转移三大途径转移。胃癌是最容易种植转移的一类疾病,早期胃癌就容易种植。胃癌种植常见于女性未分化的肿瘤,印戒细胞癌的种植转移率较高。 血液转移是肿瘤细胞侵犯到血管,随着血流往身体其它部位运输。淋巴转移是肿瘤细胞随淋巴管转移,先转移至淋巴结,随后通过淋巴管往其它远距离的地方转移。晚期胃癌一般通过综合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转移,比如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2023-08-03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致病基因(视频)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致病基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与视网膜组织的RB1基因突变、失活密切相关,比如RB1基因的无义突变、移码突变等。RB1基因是人类第一个被发现的抑癌基因,位于人类13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抑癌基因可抑制癌症发生,因此RB1基因的失活、突变,与很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胃癌、前列腺癌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与其它基因也有关,比如p53基因等,有时患者还会伴有1号染色体、6号染色体等其它染色体的异常。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虽然与视网膜组织RB1基因的突变、失活有关,但患者身体其它组织器官的RB1基因有没有异常,通常需要做RB1基因的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如果只是视网膜组织的 RB1基因异常,一般判断为非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如果患者抽血,基因检测显示RB1基因异常,一般判断是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也称为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即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会有50%的概率,将异常的RB1基因传给下一代。但是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不一定是受父母遗传,大概只有10%的患者有家族史,大部分是母亲在怀孕时新产生的突变。遗传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通常发病年龄较早,平均1岁左右发病,大部分双眼发病,少部分单眼发病。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中,有3%-10%的概率会在5岁以内,在颅内的松果体、蝶鞍等位置发生神经母细胞瘤,称为双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非遗传性视网母细胞瘤,只是在患者眼球发育时,视网膜细胞的RB1基因发生突变,生殖细胞以及其它的组织器官细胞中的RB1基因正常,因此不会遗传给下一代。通常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晚,平均2岁左右,都是单眼发病,通常刚开始时只有一个瘤体。
    2023-08-03
  • 癌会遗传吗(视频)

    癌会遗传吗
    癌症不会遗传,但癌症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未患癌症的人群为易感人群。如乳腺癌,如果女性患乳腺癌,则家族中其他女性则属于易感人群。具有相应的观察指标,导致乳腺癌肿瘤基因可以通过检查明确。 如果有癌症家族史,需注意定期查体,避免癌症的发生。另外,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肠癌、直肠癌及结肠癌患者,也具有一定家族聚集性,发病率通常比正常人群偏高。
    2023-08-03
  • 癌的转移方式(视频)

    癌的转移方式
    癌症在体内转移的途径如下: 1、血管转移:癌细胞可随血管循环转移; 2、淋巴管转移: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如胃癌或肺癌可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 3、局部浸润:癌细胞向周围扩展形成局部浸润; 4、其他途径:癌细胞可在骨髓内隐藏,通过染色发现,并可在一定状态下通过某些渠道逐渐扩散至其他部位,所以患者即使已经进行手术切除,也不可放松警惕。
    2023-08-03
  • 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怎样治(视频)

    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怎样治
    1982年马歇尔和华伦首次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并培养出幽门螺杆菌。目前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关系密切。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上述四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意义重大。幽门螺杆菌通过释放的炎性因子及其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引起胃黏膜损伤,还造成胃肠外其脏器损伤。 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治疗方案是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一种强效抑酸药加一种铋剂、两种抗生素。抑酸药如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艾普拉唑、雷贝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作为二线或补救治疗方案用药,或对阿莫西林过敏的人群使用,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在逐年增高,目前在选择治疗方面,要避免两个药物同时使用。
    2023-08-03
  • 胃癌肝转移介入治疗能活多久(音频)

    胃癌肝转移介入治疗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李常月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七台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胃癌患者发生肝转移介入治疗一般存活时间不等,主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对于中、高分化的胃癌患者,一般介入治疗存活的时间大约在1-3年左右。 通过病理学适当的采取生物靶向治疗,可能还会提高1-2年的生存期,而对于部分胃癌分化类型比较低,包括肝转移即使做介入治疗,存活的时间也可能会在短期内,0.5-1年左右就可能再次出现全身多脏器、多器官的转移,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胃癌肝转移介入治疗时,也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进一步的评估,选取合适的对症支持治疗方法,尽最大可能提升胃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及治愈率。
  • 胃癌的传播途径是什么(音频)

    胃癌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常月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七台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胃癌的传播途径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 1、第一种方式就是直接的浸润,通过突破胃癌浆膜层以后扩散到周围的网膜、肠管、肝、脾等邻近器官。 2、第二种传播途径就是最主要的胃癌传播途径,淋巴转移,通过淋巴的转移,患者往往在短期内就会出现腹腔淋巴结多发肿大,进而侵犯腹腔其它周围脏器。 3、第三种传播方式就是胃癌细胞通过血行传播,癌细胞进入门静脉系统与体循环传播到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 4、第四种方式就是腹腔种植转移,此种情况在女性胃癌患者形成卵巢转移性肿瘤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彻底的治疗胃癌应切断胃癌的传播途径或者应用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胃癌的生存期与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