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 胃溃疡出血能治好吗(视频)

    胃溃疡出血能治好吗
    胃溃疡出血能够治愈,但是在胃溃疡出血治愈以后,有可能出现复发。胃溃疡出血能否治愈与病因有关。溃疡面较小,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可不再出血。如果没有解决或者根治不良习惯,或者发病诱因,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复发。所以在治愈以后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同时需要观察溃疡。即使溃疡没有出血,并不表示已经治愈。 如果溃疡面进一步扩大,没有缩小或者没有完全愈合,则需要注意溃疡反复刺激是否恶变为胃癌。如果溃疡出血由胃癌引起,即使进行止血,不久则会再次出血。 因此,如果是癌性出血、溃疡出血,一定需要早期手术干预,而在此之前,需要通过胃镜取活检以明确诊断。对于很大的溃疡,需要高度警惕胃癌。
    2023-08-01
  • 什么是胃出血(视频)

    什么是胃出血
    胃出血是指胃部发生出血性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呕血、黑粪以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临床表现,属于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胃出血的常见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如下:一、常见原因:1、消化性的溃疡: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以及吻合口溃疡等;2、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常见于饮酒或者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或者是由于患者在感染、创伤、手术等严重应激状态而发生的应激性溃疡,都会导致胃黏膜的糜烂、出血,从而发生胃出血;3、胃部的肿瘤:常见于胃癌或胃间质瘤;4、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常见于剧烈呕吐的患者,会导致食管贲门的黏膜纵行撕裂,从而导致胃出血。二、临床表现:1、呕鲜血:发生胃出血之后,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患者会直接呕吐鲜血;2、呕咖啡色物质:发生胃出血之后,如果出血量较缓,血液与胃内容物胃蛋白相结合,会变成咖啡色的物质,患者就会呕吐咖啡色的物质;3、柏油样便:胃出血的患者血液进入肠道,三价铁离子被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相结合就会形成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即柏油样便。
    2023-08-01
  • 胃出血看什么科(视频)

    胃出血看什么科
    根据胃出血的病因不同,患者可前往不同科室就诊。若患者在出血急性期,出现呕血、黑便或便血等症状,或已经发生低血容量休克、周围循环衰竭等表现,应首选急诊科就诊。此类患者应禁食、禁水,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进行急诊胃镜的治疗,若经过急诊治疗后病情稳定,再根据出血的病因,转入相应专科行进一步治疗。若患者胃出血是由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所引起,患者应于消化科进行治疗。若由于肝病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可在消化科或肝病科进行治疗。若由于胃癌、胃部肿瘤引起,患者则需要在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此外,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病因,还包括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饮酒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胃炎、炎症性肠病或缺血性肠病等。
    2023-08-01
  • 胃出血要住院吗(视频)

    胃出血要住院吗
    胃出血的患者正常应该入院观察,鉴别胃出血的具体原因,还有胃出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并且应该使患者呈侧卧位,呕血患者应禁食,病情严重的则需要吸氧。如果放置胃管,可以吸出胃内积血,并了解出血情况。 在医院住院的患者可以加强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炎和窒息。如果是单纯的胃黏膜糜烂出血,待病情稳定后门诊治疗即可;如果出血量比较大,考虑是消化性溃疡出血、胃癌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导致的出血,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甚至进行紧急止血治疗。住院后需要针对患者病因、病情危险程度、严重程度进行综合的分析。治疗上则需要进行止血,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补液等进行综合治疗。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是不是胃癌(视频)

    消化道出血是不是胃癌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胃癌疾病。胃癌属于常见的发生于上消化道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很多。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排的大便是黑便、或便血、呕血,这是由于肿瘤发展累及到胃壁血管,肿瘤瘤体破裂也会导致出血。胃癌这种疾病如果可以早期诊断、发现,病变起源于黏膜层时称其为消化道早癌,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内镜治疗。 如果病变侵犯到肌层或者更深,就需要选择手术把病变切除,同时也要进行腹腔淋巴结清扫,手术以后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定期进行胃镜复查。另外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黏膜撕裂,这些也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此时进行胃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所以消化道出血不一定是胃癌,胃癌只是消化道出血其中的一种疾病。
    2023-08-01
  • 胃出血由什么引起的(视频)

    胃出血由什么引起的
    常见引起胃出血的病因如下:1、消化道溃疡:比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引起胃出血常见原因之一;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通常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曲张静脉破裂,会引起大量胃出血;3、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通常由药物引起,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或酒精等。还可在应激状态如创伤、手术、感染、脑血管疾病时,导致胃黏膜直接损伤,从而发生急性糜烂性出血胃炎,是引起胃出血常见原因之一;4、胃癌:胃部肿瘤一旦发生破裂会引起胃部出血;5、其他少见原因:包括胆道出血、食管贲门撕裂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胃出血后应暂时停止经口进食、进水,可以选择口服或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必要时可以加用生长抑素收缩血管控制出血。特别是对于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生长抑素是较好的治疗药物。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使用止血药物帮助止血,甚至可以通过胃镜介入手术或者外科手术进行止血。
    2023-08-01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特点(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特点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较常见一种情况,主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以及胃癌。根据上消化道出血速度和量不同,患者大便情况不同。出血量较少,仅在5-10ml左右,患者大便可以表现为便潜血阳性,大便颜色和性状从肉眼观察无明显变化。出血量在50-100ml患者可以出现柏油样便或黑便,此时大便颜色发黑发亮,大便偏稀。 如果出血量进一步增大达到250ml-500ml甚至更多,患者可以出现频繁黑便甚至大便出现暗红色血便,此时大便通过水冲后发现颜色变浅变红。如果患者存在消化道大出血或消化道出血速度较快,患者可以表现为暗红色血便,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8-01
  • 大便有隐血是什么原因(视频)

    大便有隐血是什么原因
    大便隐血指患者便常规和隐血检查发现潜血阳性。一般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患者消化道有出血,但出血量较少,通常在5-10mL。而能够引起大便隐血的原因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在导致便潜血的原因中,上消化道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胃部相关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而肠道相关疾病最常见的是结肠相关疾病,比如结肠癌、结肠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除外上消化道和结肠,小肠相关疾病相对比较少见,小肠间质瘤或淋巴瘤,也可能引起便潜血阳性。 因此,如果患者出现便隐血阳性,首先需排除胃以及结肠器质性病变。建议患者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以除外消化性溃疡、胃部肿瘤以及结肠肿瘤和结肠息肉等常见的疾病。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回事
    消化道出血提示消化道的黏膜面因为某些原因造成血管的破损,血液流到消化道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可以表现为便潜血阳性、黑便、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非常多,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具体如下:1、上消化道的出血:主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2、下消化道出血:包括感染性肠炎、非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病以及肿瘤性疾病、血管畸形等,需要完善胃镜、肠镜的检查,才能够进一步明确。如果出血量仅仅是数毫升,可以仅仅是便潜血发现阳性,没有其他临床表现。如果出血的量达到50ml以上,可以表现为黑便或者便血。如果短期内出血量,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达到250ml可以表现为呕血。如果下消化道的出血量达到500ml以上,可以表现为便血。出血量越大患者越容易出现休克的临床表现,如头晕、心悸、乏力、面色苍白等。
    2023-08-01
  •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口臭吗(视频)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口臭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口臭,也是导致口臭十分常见的原因。所以对于有口臭的患者,应检查是否存在口腔或耳鼻喉科疾病,若排除此类疾病,应考虑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肠道疾病,可以做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查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通常可以采用四联14天疗法进行根除治疗,需注意服药期间避免饮酒、规律服药、避免漏服,可以减少耐药产生,从而提高根除率。对于合并消化性溃疡,甚至可疑胃癌的患者,除根除幽门螺杆菌外,可能需长期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抑酸、护胃药物,甚至需结合外科,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根除,但要注意治疗后进行复查,确定细菌是否根除。通常复查的方法也是采用碳呼气试验,如果细菌得到根除,要避免再感染的情况,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经口交叉感染,所以在平时需尽量减少在外就餐,使用公筷、公勺,也可以避免在家庭中产生交叉感染。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