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赵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包括胆汁以及胰液等十二指肠液在内的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过幽门反流至胃腔,从而导致胃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性改变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或是进行一些外科手术,导致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而引起。患者在临床上常出现上腹胀满、剑突下烧灼感,以及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症状严重时,还可造成胃黏膜糜烂,甚至溃疡性病变,临床出现呕血、排柏油样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n确诊为反流性胃炎的患者,首先应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过于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可以口服吗丁啉等促动力药物,并酌情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反流明显时还可口服铝碳酸镁,以及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胆汁酸的吸附,并减少破坏胃黏膜的胆汁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