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什么(音频)

    胃息肉术后饮食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李振凯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胃息肉现在通常是在胃镜下进行切除,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创伤,恢复的时间也比较短。通常需要禁食水1-3天,在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然后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要注意要少食多餐,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要避免油腻、高脂肪及高糖的食物,以免胃酸分泌,造成身体不适。患者多吃蔬菜、水果,要避免烟熏、煎炸、烧烤的食物。
  • 胃息肉可以不做手术吗(音频)

    胃息肉可以不做手术吗
    讲解医师:内详  ()
    就职单位:
    胃息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胃部疾病,但是一般我们听说到的息肉,都是需要行手术切除,以免其发生癌变的。那么胃息肉可以不做手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胃息肉切除后能吃什么(音频)

    胃息肉切除后能吃什么
    讲解医师:内详  ()
    就职单位:
    胃息肉切除手术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而正确的饮食也有助于康复。那么胃息肉切除后能吃什么呢?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肠胃良性病变能治好吗(视频)

    肠胃良性病变能治好吗
    肠、胃的良性病变可以治愈,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最常见来源于上皮息肉、腺瘤,或来源于间叶,最常见的平滑肌瘤等。在早期无症状,患者在体检的时会发现有胃息肉,有肠息肉,通过内镜下的局部治疗,就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需要关注的是这些胃肠道良性病变,有一部分是有可能发生恶变的,如除了血管瘤以外,还有平滑肌瘤、纤维瘤等。如果在每年体检时逐渐增大,这时要高度关注,患者需要在内镜下及早治疗,以免发生恶变。
    2023-07-31
  • 胃反复不舒服是胃癌吗(视频)

    胃反复不舒服是胃癌吗
    胃反复不舒服不一定是胃癌,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胃反复不舒服通常可以见于以下情况:一、非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二、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考虑胃癌的可能性:1、年龄较大,超过45岁;2、有胃癌家族史,比如父母有患胃癌的;3、有癌前的疾病,比如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粗大皱襞症,或者有胃手术历史等;4、有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几十年不进行治疗,也可能会导致胃癌;5、有胃黏膜的癌前病变,比如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没有积极控制;6、除胃不舒服外,还有贫血或者大便发黑,大便潜血阳性等,均要注意是否为胃癌。患者需要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才能明确是否为胃癌。
    2023-07-31
  • 胃癌的高危人群(视频)

    胃癌的高危人群
    胃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反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 2、具有胃癌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如果父母患有胃癌,子女也是胃癌的概率增加; 3、具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食用泡菜以及烤肉等食物,或吃饭不规律均可能引发胃癌; 4、患有慢性胃炎或慢性胃溃疡等慢性胃部疾病的人群; 5、有胃的癌前病变的人群:如胃部出现肠上皮化生的患者; 6、患有胃息肉的人群。
    2023-07-31
  • 胃癌手术后都检查什么项目(视频)

    胃癌手术后都检查什么项目
    胃癌术后检查是按照肿瘤常规进行复查,术后2年内要求患者2-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患者一般情况; 2、完善胃镜检查,尤其患者术前有胃息肉等,可以进行胃镜检查; 3、全腹CT加肺部CT,观察术后胃周围淋巴结、腹腔内其它器官是否出现转移或种植现象; 4、晚期患者可能还要监测脑或骨骼是否出现远处转移现象,因为胃癌患者容易出现腹腔种植转移,有时还监测患者大便,询问患者饮食、腹部体征。 如果进行全胃切除,由于铁剂和叶酸吸收基本都在胃,因此患者容易术后出现缺铁性贫血,因此,需要监测患者是否有小细胞性缺铁性贫血,提醒患者补充叶酸和铁剂。
    2023-07-31
  • 肠息肉几乎每个人都有吗(视频)

    肠息肉几乎每个人都有吗
    肠道息肉不是每个人都有,但是发生率较高,约有半数左右的人群,一生中可能出现息肉。包括胃息肉、肠息肉,消化道的息肉需要提高警惕,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去参考。具体如下:1、息肉大小:通常息肉越大,恶变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临床上面超过0.5cm,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面切除,此外息肉的基底部如果是宽基,建议尽早切除掉,也是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建议由专业的大夫,判断息肉到底是否需要处理;2、息肉性状: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型息肉,通常腺瘤型息肉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如果发生癌变,就变成腺癌。
    2023-08-01
  • 胃镜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视频)

    胃镜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胃镜病理检查主要目的是区分病变性质,一般做胃镜后,临床医生会告诉胃镜报告是什么样的,但是临床医生如果在胃镜下看到胃里长了一个凸起的东西,临床医生只是看到东西是凸起的,它的表面是什么情况,这个病实质上是什么东西,无法判断。通过做胃镜病理检查,把这个东西取出来送到病理科,病理科做成病理切片,病理医生在镜下做诊断,凸起的东西可能是良性病变,即胃息肉;也有可能是恶性的,像淋巴瘤、胃癌或者胃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些具体的诊断都是由病理科做普通病理切片,再外加免疫组化病理切片综合进行判断,这就是胃镜检查的目的。比方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有没有肠化、有没有溃疡,做胃镜病理检查可以明确。另外一类是看有没有恶性病变、溃疡或者凸起病变,是癌还是淋巴瘤,还是其他的恶性病变。总之,病理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对病变性质起确定的作用。
    2023-08-03
  • 腹部超声检查需要空腹吗(视频)

    腹部超声检查需要空腹吗
    腹部超声检查前保持空腹状态较为重要,因为部分项目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如胆囊、胰腺、胃、幽门、十二指肠等。进食后由于胃内食物遮挡或气体干扰,可能会导致胃内病变漏诊,如导致胃息肉、间质瘤、胃溃疡、胃癌等病变漏诊,因此检查前需要保持空腹。此外,检查时使用专用的胃肠充盈造影剂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进食以后会引起胆囊收缩、胆汁排出,胆囊呈现空瘪的状态,可以导致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等的漏诊。因此,为了让检查尽可能准确,在检查胆囊、胰腺、胃、幽门、十二指肠等器官时需要空腹。一般新生儿需要空腹2-3个小时左右,婴幼儿需要空腹4个小时左右,大龄儿童需要空腹6-8个小时左右,成人需要空腹8个小时以上。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急腹症时,可以不空腹。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