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能吃饭(视频)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能吃饭
    一般胃息肉如果在内镜下切除,术后要禁食水6-8小时,如果6-8小时后无腹痛、呕吐、呕血等症状,可以恢复流食。在这个过程中要评估24小时,重点观察病人的主诉,有无腹痛、发烧、呕吐、便血。24小时后可以给予半流质饮食,在半流质后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没有上述腹痛等症状,可以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内镜下切除分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ESD),相应的禁食时间或者术后观察时间不同。对于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因为切除的比较深,有切破肌层、胃壁的风险,需要观察的时间相对更长,甚至需要观察1-3天以上。
    2023-08-01
  •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可以吃水果(视频)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可以吃水果
    胃息肉现在基本算是微创手术,术后4-5天可以进食水果。通常手术当天可能需要禁食,手术后第二天吃普通流食,逐渐从流食到半流食、普食过渡。 胃息肉手术2-3天之内尽量不要吃水果,因为水果里含有纤维素,可能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早期吃水果有可能对处理完后的溃疡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也不完全绝对,比如可以适当少喝西瓜汁。
    2023-08-01
  • 胃息肉切除需要住院吗(视频)

    胃息肉切除需要住院吗
    临床上对于怀疑癌变可能的腺瘤性息肉,以及体积较大、广基型息肉,应考虑进行手术切除。这部分息肉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息肉,所以建议住院手术更安全。在住院过程中,手术切除后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主诉,是否有腹痛、呕血、便血,可以随时观察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 虽然绝大多数病人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住院手术更有把握,也更安全。住院期间也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合并呕吐,可以给予止吐药;如果有少量的出血,可以给予止血药物。
    2023-08-01
  • 胃息肉怎么治疗比较好(视频)

    胃息肉怎么治疗比较好
    胃息肉只是非特异性名词,只要是人体胃黏膜以上的病变都称为胃息肉,胃息肉病理性质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很早期的胃癌也表现息肉性质。如果是炎性息肉,几乎可以不用在意,只是定期复查就可以。如果是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比较小,一般在1cm以内,可以通过胃镜摘除。如果是癌性息肉,需要手术干预,通过胃切除来治疗。如果是没有特殊的原因,只是胃多发息肉,通过胃镜反复摘除可以达到治愈。 但如果是因为遗传性疾病,比如家族性息肉病或PJ综合征,即黏膜黑斑病等息肉,处理就比较困难。更难处理的是小肠上的息肉,因为不可能反复、多段切除。有一部分黑斑综合征,称为PJ综合征的病人会表现为胃息肉,这时治疗会比较棘手。还有家族性息肉病,称为FAP的病人,也表现为胃息肉。所以胃多发息肉的病人,更重要的是清楚胃息肉的原因。这时会推荐病人做肠镜,检查大肠上有没有息肉。
    2023-08-01
  • 如何预防胃息肉(视频)

    如何预防胃息肉
    胃息肉发生原因还不清楚,所以预防可能也没有针对性措施。胃息肉发病率比较低,饮食要规律、清淡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酸硬食物、油炸食品、烧烤、高盐食物、熏制食物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要避免,尽量做到不熬夜。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肥胖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已经发生胃息肉,需要定期复查,0.5-1年做1次胃镜。如果息肉长大,引起症状如梗阻、出血、腹痛等,甚至怀疑息肉有癌变可能,要早做处理。内镜下大部分息肉可以处理,或选择外科手术处理。总而言之,发生息肉要随访,有变化及时处理。
    2023-08-01
  • 彩超可以检查肠胃吗(视频)

    彩超可以检查肠胃吗
    彩超检查可检查肠胃,超声医师以往尝试使用超声检查胃和肠道,经过大量努力检查结果不满意。胃和肠属于空腔脏器,其中存在多种气体而可能干扰检查,使医生看不到胃和肠的黏膜情况,甚至有时看不清肠壁、胃壁,且肠道盘曲在腹腔,萎瘪时无法判断分段。目前有助显剂可帮助检查肠胃,显影剂对人体没有危害,也不会造成过敏。因此患者进行胃部B超前需饮用500ml助显剂使胃腔充盈,超声医生即可清楚看到胃壁、胃腔。超声不是万能的检查,不能发现5mm以下的胃溃疡、胃息肉,也无法诊断黏膜上较小的糜烂性病变,但可看到胃内存的间质瘤。胃镜只能看到黏膜,B超可以检查胃壁、黏膜外、浆膜,甚至胃周围的脏器。肠道超声需要做肠道准备,与胃镜类似,通过肛门灌助显剂充盈大肠,可以检查肛门、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空腹时可以发现较大的胃上肿瘤或肠道肿瘤,但这时基本已到中晚期。
    2023-08-03
  • 胃息肉症状有哪些(视频)

    胃息肉症状有哪些
    胃息肉的症状具体如下: 1、大多数胃息肉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在胃息肉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如上腹胀、恶心、食欲下降、腹泻; 2、当息肉逐渐长大后,可能合并糜烂、溃疡,会出现黑便、大便潜血。长时间丢失血液成分,会造成贫血; 3、如果息肉继续增大,生长在胃窦部,可能脱垂到十二指肠造成梗阻,引起剧烈的腹痛、呕吐,甚至呕血; 4、如果息肉生长在贲门,会引起吞咽困难。 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要进行相应的胃镜检查或者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可能会发现息肉性改变。大部分息肉无需担心,小部分息肉可能会有癌变,甚至引起严重的临床表现。因此,对于有息肉病史的患者,应该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2023-08-01
  • 胃息肉活检发现是胃癌一般是早期的吗(视频)

    胃息肉活检发现是胃癌一般是早期的吗
    胃息肉活检在活检组织中发现癌变通常应该属于早期。如果胃癌已经进展到中期或者晚期,内镜下看到的表现往往不是单纯的胃息肉表现,其可出现胃体糜烂、肉芽状变化,甚至会出现深大溃疡。所以从胃息肉进行活检中发现癌变,对于80%-90%的病人能够明确诊断患有胃癌,而且也是属于早期发现的人群。 通常情况下在胃息肉进行活检发现癌变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因为早期发现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众所周知,能够通过手术切除的胃癌,预后非常理想。 所以胃息肉活检发生癌变,除外属于非常特殊的病理类型或者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否则胃息肉活检发生癌变,一般属于早期的胃癌。
    2023-08-01
  • 胃多发息肉会癌变吗(视频)

    胃多发息肉会癌变吗
    胃多发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通常不会发生癌变。胃息肉的标准术语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比较光滑,临床上常见。胃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两种,腺瘤性息肉约占胃息肉10%-25%,因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30%-60%,尤其对瘤体较大,大于2cm的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癌变率更高,被称为癌前病变。 增生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或者再生性息肉,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通常不会癌变,但有消化道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后40%可消退。尽管增生性息肉不癌变,但对较大大于2cm的这类型息肉,要及时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切掉。胃息肉绝大部分是良性,只有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但不是100%癌变。胃息肉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息肉大小、类型、数目、数量、部位以及年龄都有很大关系。
    2023-08-01
  • 胃镜下胃息肉与胃癌的区别(视频)

    胃镜下胃息肉与胃癌的区别
    胃镜检查主要是发现病变、疾病,胃息肉与胃癌在胃镜下的区别具体如下: 1、胃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从内镜下看胃息肉较小;胃癌有不同表现,有溃疡型、肿块型、浸润型,但体积都较大,在胃镜下有明显特征性表现; 2、两者的性质不同:胃息肉是良性,胃癌是恶性,早期胃癌若出现息肉样癌变需要用较精细的方法鉴别; 3、处理方式不同:胃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较方便、快捷;如果是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已经不能进行操作,只能通过活检来明确其性质; 4、术后预后不同:良性胃息肉切除以后就治愈,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以后有较好的治愈率,即达到90%以上;如果是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后,生存率也相对较低。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