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

  • 消化不良等于积食吗(视频)

    消化不良等于积食吗
    消化不良不等于积食,消化不良范围较广,多数器质性疾病都可以导致消化不良,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可以导致消化不良,糖尿病也可以导致消化不良,慢性肾病、肝病、胃肠疾病都可以导致消化不良。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即患者做检查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同时又存在消化不良症状。消化不良症状主要为饱胀、胃口不好、恶心、嗳气、反酸,甚至还有便秘,这些都可以归结在消化不良的症状群里。 积食相对简单,它是消化不良中一个小部分,就是俗称的吃多了消化不动。积食消化不良的治疗相对简单,一般常规的中成药,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就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出现积食先建议患者少吃,让胃肠道得到休息。如果积食伴有大便不通,可以用枳实导滞丸帮助通便,效果较好。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一般活几年(视频)

    糖尿病肾病一般活几年
    临床上糖尿病肾病要看病人处于哪一个阶段,一般临床上分为五期。第Ⅰ期病人可有间断的蛋白尿发作,以微量蛋白为主,第Ⅱ期是持续的微量蛋白尿,第Ⅲ期是显性蛋白尿,第Ⅳ期出现大量的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最后一期是终末期的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活几年,要看病人处于哪一个阶段。目前,据统计,六年以内大概有25%的患者,十年以内大概有50%的患者,十五年以内大概有75%的患者可以进入到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据统计发现,从蛋白尿到患者死于尿毒症,平均时间约为十年。当然,目前医疗技术与科学较发达,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控制,病人生存的质量及生存寿命,明显会高于前面所说的数据。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Ⅲ期的危害(视频)

    糖尿病肾病Ⅲ期的危害
    糖尿病肾病Ⅲ期主要是指临床早期的糖尿病肾病,一旦病人步入了这个阶段,尿中往往有一些微量的白蛋白尿,所以病人进入了这一期之后,病程是不可逆的,在这一期病人往往容易发生血肌酐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甚至高血压、血脂异常、血尿酸异常等等各种并发症都会出来。所以在这一期给病人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针对一些并发症进行一些管理,比如病人如果并发了高血压,就要积极的把病人的血压控制到目标范围之内,如果病人合并有大量蛋白尿,可能血压降低就会更加严格一点,小于130/75mmHg以下,在降压药的选择方面首选ARB或ACEI类,这两类药在临床上除了降压还有降尿蛋白的作用,所以一般两个药不联用,如果其中的一个药控制血压不好的时候,可以和其它的降压药一起来联用。另外降血脂方面也要求的更加严格,不仅要关注病人的高胆固醇,还要关注病人的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更能反映病人的血脂控制情况。
    2023-07-31
  •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视频)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常导致形成了虚实夹杂的中医复杂症候,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采用补阴药物调节人体免疫能力。补气药常可以选择人参、黄芪、山药、黄芪、党参,或者是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补阴药常选择地黄、枸杞以及女贞子或者是二至丸。补阳药常可以选择巴戟、淫羊藿、肉苁蓉或者是选择八味肾气丸。常选用清热解毒、利湿祛邪的药物,可以达到抑制肾脏免疫反应,进而改善肾脏功能。治疗还要注重活血化瘀,可以延缓肾衰。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还可以采用中医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病体康复。
    2023-07-31
  •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症状(视频)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症状
    达到糖尿病肾衰竭应该属于糖尿病肾病的3-4期。其症状如下: 1、糖尿病肾病是大量蛋白尿,造成肾小球的硬化,病人表现严重的浮肿,还会出现难治性高血压,浮肿用利尿剂控制不住,其和慢性肾炎引起的肾衰竭不一样。慢性肾炎到最后出现肾衰竭时,不会出现低蛋白血症; 2、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会出现难以控制的低蛋白血症,从而引起双下肢的水肿,严重的会出现胸腔、心包、腹水,胸腔都会出现大量的积液,即浆膜腔积液。这种病人比较痛苦,出现以上症状只能按照慢性肾衰竭去对症治疗,此时需要保护残余肾功能,达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做透析治疗,其透析的指征比慢性肾炎引起的肾衰竭指征要宽,有的病人可能肌酐180μmol/L就需要做透析。慢性肾炎的病人肌酐在600-700μmol/L时才去透析,此类病人需要早治疗; 3、还有的病人由于出现心功能的异常,需要纠正心衰。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指导(视频)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指导
    糖尿病饮食是健康饮食,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人群当中又是一类特殊人群,饮食结构稍有不同。普通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分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要合理,不宜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需要控制。糖尿病肾病的特殊性,肌酐水平出现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情况,肾出现了疾病,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宜过多,摄入的蛋白质量过多,对肾脏会有加重病变的副作用。 糖尿病肾病患者平时的饮食状态,要适当地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量,植物蛋白会加重肾功能负担,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量,动物蛋白的摄入量也不宜过多。如果担心营养不够,或者去医院化验结果提示蛋白偏低,也可以辅助增加药物,比方说α-酮酸类药物保证必须氨基酸的摄入。平时进餐蛋白质一定要控制总量,摄食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反而会加剧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2023-07-31
  • 尿微量白蛋白高说明什么(视频)

    尿微量白蛋白高说明什么
    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肾脏早期损伤的指标,反映肾小球的早期损伤,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最早期尿里微量白蛋白会增高,这个时候查尿常规,尿蛋白往往可能是阴性的,因为尿常规里的蛋白检测相对比较粗略,不够敏感。这时测尿微量白蛋白是最有意义的时候,因为能够最早期发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的肾脏损伤。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应当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发现。当然到肾病的严重状态也可以出现尿里的微量白蛋白,只是这时微量白蛋白变多了,如每升能有上百或上千毫克的尿微量白蛋白,所以尿微量白蛋白最有意义的是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伤。对于其他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或自身免疫病引起的肾脏疾病,尿里微量白蛋白也可以增高。
    2023-07-31
  • 肥胖性肾病怎么确诊(视频)

    肥胖性肾病怎么确诊
    肥胖性肾病,需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穿刺活检确诊,具体如下:一、临床表现:1、肥胖:女性BMI>28,男性BMI>30,称为肥胖;2、腹型肥胖:女性腰围>80cm,男性腰围>90cm,且BMI明显增加,称为腹型肥胖;3、合并疾病:肥胖性相关肾病除肥胖外,通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还可有高脂血症,尤其是甘油三酯增高,可有脂肪肝;4、蛋白尿:早期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时蛋白尿不多,随着病变进一步进展,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但不导致肾病综合征。二、病理特点:肾小球明显肥大,随着病变进一步进展,可表现为肥胖相关局灶节段硬化。
    2023-08-01
  • 隐匿性肾炎能彻底治好吗(视频)

    隐匿性肾炎能彻底治好吗
    隐匿性肾炎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部分能彻底治好。因为隐匿性肾炎起病较隐匿,往往容易被忽略,有些人通过体检或因其它疾病住院检查,发现尿里有红细胞或蛋白。隐匿性肾炎可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但没有高血压、浮肿、尿少等情况。一旦诊断,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尿蛋白、肾功能,监测血压、肾脏B超等,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随访中如果发现尿中红细胞、尿蛋白增加,需进行肾穿刺以明确病理诊断。临床上常见的IgA肾病通常表现为隐匿性肾炎,如果有感冒的诱因,可能出现突发肉眼血尿,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未早期诊断和治疗,5-10年后可能会进展成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而且家族中有该病史的患者要更加重视。
    2023-08-01
  • 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视频)

    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要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原发病,避免和消除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同时应该阻断或抑制肾单位的进行性发展,保护残留的肾单位,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狼疮、血管炎、高血压,把原发病尽量控制住,原发病控制住以后,部分透析的患者可以变为不透析,起到逆转作用; 2、积极的治疗危险因素,如感染、血压高、尿酸高,将危险因素控制好,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 3、尽量的保护残余肾功能,使肾病发展缓慢,保护残余的肾单位。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