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视频)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导致的肾炎,一般患者没有明显的痛苦感觉,较为明显的征象是患者可以出现肉眼血尿。另外,如果有大量蛋白尿,患者可以出现泡沫尿。此外,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还有其它的一些征象,包括当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时,会出现严重的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等等。 但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症状通常较为隐匿,所以当出现过敏性紫癜后,要经常反复的查验尿常规,甚至现在比较敏感的微量白蛋白尿、其它提示肾小管损伤的指标,要经常到医院复查。
    2023-08-01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因(视频)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病变原发于肾脏,病因尚未明确,是主要累及肾小球的一组肾脏疾病,不是单一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有血尿或者蛋白尿,伴或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故在诊断的时候需要排除其它病因,比如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血管炎、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导致的肾小球损伤及遗传性肾病,比如Alport综合征。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也多种多样,通常认为自身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系统等多种免疫因素,均导致或者参与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进展。其它非免疫因素,比如高血压、蛋白尿、高血脂等,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受患者遗传背景的影响,遗传因素的影响不仅涉及疾病的易感性,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有关,某些感染、劳累和肾毒性药物,可以作为诱因诱导疾病的发生。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即慢性肾炎,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它的病史比较迁延,时间会比较长,疾病发展比较缓慢,而且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最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或者发展为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积极阻止和缓解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或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治严重并发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如下内容: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比如有些血压很高的病人,一定要用药物把血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血压增高,会增加肾小球肾脏里面的三高,即高压力、高灌注或者高滤过,加重肾脏损伤; 2、合并氮质血症的病人,一定要控制蛋白质和磷的摄入量,但是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比如双嘧达莫或者阿司匹林等药物; 3、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的使用,比如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期中,如果出现有活动性病灶或者合并蛋白尿特别多,肾功能相对比较好,可以尝试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4、一定要避免加重肾功能不全的因素,比如感冒、劳累、脱水,或者使用肾脏毒性的药物都要注意。
    2023-08-01
  • 肌酐121严重吗(视频)

    肌酐121严重吗
    肌酐121μmol/L,通常是轻度的肾功能不全。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的上限,不同的医院检验科可能不太一样,有的是超过97μmol/L ,算肌酐异常,有的时候是超过106μmol/L,根据实验用的方法不同,有轻微的差别。肌酐121μmol/L,如果按目前的慢性肾脏病分期,可能我们一般会划分在慢性病的3期,这个还不是很严重,如果发现肌酐有轻度升高,比如到121μmol/L左右,主要还是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要做尿常规,肝肾功、肾脏超声,医生仔细询问一下病史,看病人是否有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等病史,主要是来寻找肌酐升高的原因,我们才能够给针对的治疗;如果没有找到明确的原因,如果肌酐从121μmol/L进一步升高,可能最终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结果,比如进展到终末期肾衰,但是如果在早期积极处理,很大一部分病人的肾功能能够稳定。
    2023-08-01
  • 肌酐偏高的治疗方法(视频)

    肌酐偏高的治疗方法
    肌酐偏高,一般要仔细再进一步划分到底是在第几期,因为肌酐偏高,如果是慢性肾脏病的3期、4期、5期,处理方法都不太一样。 进入到慢性肾脏病3期的时候,患者可能还没有特别明显的肌酐升高的一些临床症状,主要是查体发现的,但是进入到3期的病人,有可能会出现贫血、钙磷代谢紊乱,所以我们除了按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非透析疗法、低蛋白饮食、复方α-酮酸的治疗以外,还要注意并发症,比如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的纠正,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要寻找患者的病因。 在慢性肾脏病3期的时候,积极寻找患者的病因,还有可能会使得肌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定,不进一步的发展,有的甚至可能肾功能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逆转。 如果进入到CKD4期和5期的患者,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肾功能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我们主要是按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基本治疗,给病人一些对症的治疗,如果出现水肿,就利尿,如果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就纠正酸中毒,或者有恶心、呕吐等等这些肌酐升高的表现,我们要给病人一些排毒的药物。
    2023-08-01
  • 肌酐110是肾功能几期(视频)

    肌酐110是肾功能几期
    肌酐110μmol/L,如果按照以前老的肾功能分期,我们算作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按照目前的慢性肾脏病分期,通常来说是慢性肾脏病的3期左右。这个一般提示肌酐的轻度异常,发现肌酐轻度异常以后,病人不需要太过紧张,需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检查,比如尿常规以及血压、肾脏超声、肝功、肾功、血脂等等这一系列检查,来寻找肌酐升高的原因。有的时候,肌酐轻度升高仅仅是由于比如一过性的血容量不足,就像呕吐、腹泻急性肠胃炎的病人,如果脱水比较多,会出现肌酐的轻度升高,也有的时候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比如10年、20年的高血压控制不良,肌酐也会出现轻度升高,会出现良性小动脉硬化症。所以发现肌酐升高,我们最主要还是先辨明到底是哪种病因,才能根据病因来给针对性的处理。
    2023-08-01
  •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视频)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现在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经常引起肾功能不全的疾病,所以受关注度比较高。这种疾病一般是慢性发病,是以病人浮肿、蛋白尿、尿量少为初发的表现。经过检查以后,发现尿里面有蛋白,或者肾功能不佳,或者有血尿,进而发现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是急性起病,一般病人以前都比较健康,在某一次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以后,出现急性咽炎或者支气管炎等链球菌感染症状,突然出现浮肿、蛋白尿、尿少的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大的区别,就是影像学的检查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慢性疾病,肾脏可能有肾实质回声增强或者肾脏缩小。急性肾炎一般起病比较急,特别合并急性肾衰时,肾脏要长大,所以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2023-08-01
  • 多囊肾是什么病(视频)

    多囊肾是什么病
    多囊肾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病,是会遗传的疾病,好多病人就诊时会发现肾脏有好多囊泡,年轻时候不发病,一般40-60岁是发病高期,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多囊肾机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球囊变性异常增生导致,导致肾脏囊泡变大,通过影像学检查,包括肾脏超声或者肾脏CT,都可以发现肾脏有好多囊泡,会合并肝脏,即多囊肾和多囊肝一起出现。肝脏也有好多囊泡,为遗传性疾病。 在40-60岁左右,根据基因型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竭,最终发展为尿毒症,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多囊肾最容易引起囊内破裂出血、囊内感染,都是比较危急的疾病。因此一旦有多囊肾,病人要及早去医院,每半年找专科肾科医生复查,出现并发症早期处理,这样会延缓肾功能的进展,维持不透析状态,希望能多维持一段时间。 多囊肾症状早期都有遗传性,父亲或者母亲有一方有多囊肾或者隔代,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一方患有多囊肾,病史非常重要。如果有遗传病史,下一代要提前检测,早期可能出现腰部胀痛,原因是囊泡长大,挤压肾脏或者挤压其它器官导致腹腰部胀痛,其它症状都和慢性肾脏病病人症状相类似,但是唯一一个不同的是尿不少,身上也很少有浮肿,最严重并发症是剧烈运动或者是其它原因导致出现肉眼血尿,说明存在囊内出血或者感染,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囊肾病人要注意自我保护,因为肾脏有好多囊泡,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囊泡破裂,并且需要防止冲撞。
    2023-08-01
  • 成人多囊肾是怎么回事(视频)

    成人多囊肾是怎么回事
    多囊肾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性肾脏疾病。成人型的多囊肾,随着年龄增长,肾脏逐渐改变,正常的肾组织由囊腔替代,肾脏逐渐失去正常形态,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多囊肾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之一,多囊肾的并发症有出血、结石以及感染。目前关于多囊肾,没有特殊治疗,避免多囊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避免肾功能损害因素,尽可能延缓患者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的时间。如果患者有多囊肾的家族史,建议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双肾B超,了解肾脏的形态变化,如果有多囊肾家族史的人需要生育,建议做基因检查。
    2023-08-01
  • 慢性肾炎综合征预后好吗(视频)

    慢性肾炎综合征预后好吗
    慢性肾炎综合征是一个慢性的疾病,病程至少是大于三个月以上。目前它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治疗及功能锻炼,相应蛋白质的摄入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降尿蛋白的药物治疗、防止肾脏纤维化的治疗等。尽管有这么多的治疗方式,但是最终慢性肾炎综合征仍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称之为肾衰竭。肾衰竭终末期是必须采用肾脏替代治疗,例如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他的预后很不好。那么我们怎么预防慢性肾炎综合征呢?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大约50%的慢性肾炎综合征病人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有一部分患者会有肾小球疾病的证据,所以不像有些疾病是可以用疫苗来预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对疾病是最好的预防。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