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

  • 肠梗阻切掉一截需要恢复多久(视频)

    肠梗阻切掉一截需要恢复多久
    肠梗阻切除一段肠管,恢复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肠梗阻的手术方式不一样,肠梗阻需要切除一段肠管以后进行造瘘,肠道梗阻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机体状况比较差,不具备做吻合的条件,此时可能需要改道。如果是改道,恢复相对较快,等肠道功能基本恢复,一般来说3天左右,可以看到造瘘口部位,有气体鼓起来,这个时候可以喝水,慢慢就过渡到轻流质米汤、牛奶、豆浆,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半流质,如果恢复较好,即可出院。但是如果肠管切了以后,近端肠管、远端肠管进行吻合,这个时候吻合口的恢复时间就会长,还需要判断观察吻合口是否出现漏、出血的症状。如果没有,才能喝水、喝米汤、牛奶、豆浆,然后再过渡到稀饭、面条等,相对造瘘的时间也会长一些。所以每个人具体的情况不一样,具体进食、出院时间,需要手术大夫、临床大夫,根据观察到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2023-08-02
  • 重度直肠脱垂手术后遗症(视频)

    重度直肠脱垂手术后遗症
    重度直肠脱垂手术的后遗症如下: 1、复发: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复发率相对来说比较高,达到25%-30%,因为直肠脱垂患者的整个盆底都会下移,所有的肌张力不够,所以复发率较高; 2、感染:直肠周围注射术临床上一般打的是消痔灵,希望产生无菌性的炎症,使直肠与周围产生粘连,形成一个比较牢固的依靠;但是预防感染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出现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就是高位直肠周围的脓肿,甚至出现脓毒血症或死亡; 3、肠粘连:经腹注射的手术方式可能出现肠粘连,到后期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或者吻合口瘘。
    2023-08-02
  • 肠扭转危险吗(视频)

    肠扭转危险吗
    肠扭转非常凶险,扭转度数超过180度,可形成轻微肠梗阻;超过360度,则形成完全肠梗阻。同时供应血液的肠系膜扭转,造成肠管血运障碍,即为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被认为是外科第一急症,发生6-12小时,由于肠管无血液供应,很容易造成肠坏死。因此,绞窄性肠梗阻一经确诊,需立即手术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2023-08-02
  • 小肠镜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视频)

    小肠镜什么情况下需要做
    小肠镜检查实际上主要是小肠疾病检查,还有疾病随诊,以及少数息肉等疾病治疗。患者做小肠镜检查原因具体如下: 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胃镜、肠镜均查不到原因,怀疑小肠疾病或者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2、怀疑小肠肿瘤或者息肉等增生性疾病; 3、小肠克罗恩病,不管是检查还是治疗后随访,均需做小肠镜; 4、其他器械检查,比如做肠镜、X线、CT、核磁等,怀疑小肠存在病变时,需做小肠镜; 5、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性肠病时,需做小肠镜; 6、不明原因小肠梗阻及外科手术后出现肠道病变,如有出血、梗阻,可做小肠镜进一步检查,明确问题具体部位; 7、胃镜、肠镜无法解决,怀疑小肠病变情况,可在小肠镜下治疗。
    2023-08-03
  • 肠梗阻解除的主要标志(音频)

    肠梗阻解除的主要标志
    讲解医师:张震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肠梗阻的诱因主要是由于肠道肿瘤的堵塞、术后的肠粘连,以及肠系膜血管的相关疾病、肠扭转等所诱发。肠梗阻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的饱胀不适、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的绞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或减少,以及恶心、呕吐等表现。\n对于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腹部立位平片或腹部CT,显示腹部的肠腔扩张,肠道内有较多的气体积聚,并可出现特征性的阶梯状的液平。\n对于肠梗阻的解除,继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其标志主要是症状明显消失,即腹痛的消失、腹胀的消失,肛门排气、排便的恢复,以及行腹部立位平片和腹部CT检查时,肠管的扩张得到缓解,以及肠道阶梯状的液平消失。
  • 肠梗阻症状(视频)

    肠梗阻症状
    肠梗阻,即肠道阻塞不通,从而无法排气、排便。肠梗阻症状可总结为:痛、吐、胀、闭:痛即腹痛,吐即呕吐,胀为腹胀,闭即为停止排气和排便。若患者的肠道未被完全堵塞,则患者可表现为排气、排便不通畅;但如果肠道病变较严重,将肠道完全堵塞,则患者根本无法排气、排便,且腹痛、腹胀剧烈,严重者会呕吐、发烧,危及生命。此外,一部分老年人因习惯便秘,出现肠梗阻后症状不典型,需引起重视。故建议患者若有以上症状,需及时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2023-07-30
  • 机械性肠梗阻如何治疗(视频)

    机械性肠梗阻如何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是指肠道传输过程中因相应疾病导致肠道通畅性改变,常见原因包括腹部手术后肠管粘连、腹内疝、肠壁病变。机械性肠梗阻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保守治疗可采取解痉、补液、胃肠减压、灌肠等方法,若经严格保守治疗24小时以上,病情仍无缓解,或者进一步加重,应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并积极手术治疗。
    2023-07-30
  • 腹壁肿瘤引发的小肠梗阻怎么办(视频)

    腹壁肿瘤引发的小肠梗阻怎么办
    小肠梗阻较之大肠梗阻难治疗,因为小肠是消化液分泌和吸收最多的部位,当发生梗阻时,易引发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严重的营养不良。在治疗中,应该明确是单发还是多发。同时要考虑支架能否进入管腔。如果是多发未完全堵住的梗阻,可以借助导管和生长激素抑制消化液分泌,或者腹腔灌注来解决此问题。总之,小肠梗阻比大肠梗阻危害性大,较难处理。
    2023-07-30
  • 什么是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视频)

    什么是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在临床属于少见疾病,正常情况下除食道外,其它消化道黏膜上皮都有嗜酸性细胞存在。如果现出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就会导致一种炎症性疾病,称之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考虑与内源性或外源性变应原导致的自身变态反应有关。 临床表现包括黏膜型、肌层型以及浆膜型。黏膜型患者病变主要位于消化道黏膜,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出血。肌层型是因为炎症累及消化道肌层导致消化道梗阻,患者会出现肠梗阻各种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浆膜型往往是因为炎症嗜酸性粒细胞累及消化道浆膜,患者往往会出现大量腹水,腹水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非常高。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主要应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好,即使第二次复发再次应用激素也会收到良好效果。但是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比较容易复发,需要患者在平时饮食尽量去除导致过敏因素。
    2023-07-31
  • 阑尾炎术后最常见并发症(视频)

    阑尾炎术后最常见并发症
    阑尾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以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等。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提高以及有效抗生素应用,此类并发症已经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消灭死腔等,可以预防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临床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肿胀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处理原则主要是先抽出脓液,拆除伤口处缝线,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定期换药,一般短期内可以治愈。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患者需要详细了解,做完手术后及时做好自身休养,做好饮食规划。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