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

  • 肝衰竭的诊断标准(音频)

    肝衰竭的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马素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一些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判断。急性肝功能衰竭就是急性疾病在2周以内出现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并且表现出极度的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短期内出现胆红素的上升,胆红素是每天上升17.1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一般是在40%以下,肝脏体积进行性缩小。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主要是急性起病,在2-26周之间出现下列的表现,主要是患者出现极度的乏力,高度的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患者的黄疸出现进行性加重,总胆红素大于171umol/L,或者是每天上升的幅度大约17.1umol/L,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或者是INR小于1.5,并且排除其它原因。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的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遇到某种诱因,发生了急性或者亚急性的肝功能衰竭,它的表现主要是出现明显的乏力、高度的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黄疸是进行性的加深,总胆红素大于171umol/L,或者是每天胆红素上升的幅度大约17.1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或者INR大于1.5,可以伴或者是不伴肝性脑病,伴或者是不伴出现腹水。慢性肝功能衰竭,主要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的减退。出现了总胆红素达到171umol/L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或者是INR大于1.5。肝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在肝功能衰竭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非常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所以这个时候取肝组织病理,一定要注意风险。
  • 肝衰竭怎么治疗(音频)

    肝衰竭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金鑫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肝胆外科
    肝衰竭的治疗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果是药物所导致的肝衰竭,首先应当停止一切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如果是乙肝病毒所造成的肝衰竭,还应及时控制病毒复制,应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恩替卡韦。如果是长期或者大量饮酒所造成的,还应及时给予戒酒。如果起病较为急骤,进展非常迅速,也可以试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同时应当及时应用保肝、退黄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腺苷蛋氨酸,以减少肝细胞坏死。应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注意输入的液体量,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口服乳果糖或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氨可以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毒性物质排出。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应用人工肝替代衰竭的肝脏部分功能,这可以为抢救争取一线的希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肝移植,临床已经证实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供体很少,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乙肝性肝衰竭治疗各项指标正常了容易累正常吗(视频)

    乙肝性肝衰竭治疗各项指标正常了容易累正常吗
    乙肝性肝衰竭即乙型肝炎肝衰竭。乙型肝炎肝衰竭后,经过治疗得到控制的患者,肝脏大量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即便肝功能得到恢复,最终亦会发展成坏死性肝硬化表现。这类患者以后仍有肝硬化的状态,表现为平时易有劳累感、乏力感,可在一生中一直存在,可能这种劳累会有不同轻度的表现。因肝脏是产生能量的器官,肝脏肝细胞中的细胞器,即线粒体,是合成能量的器官,且肝脏是三羧酸循环的场所。故若大量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后,即便是肝衰竭恢复后,亦不能恢复成原来的肝脏形态,可有大量肝细胞仍处于坏死状态,且正常的肝细胞会明显减少,这类患者产生的能量亦会减少,三羧酸循环的代谢在肝脏上亦会受到影响。故患者会有持续性乏力,且有肝硬化的症状一直存在,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因此,肝衰竭后的患者即便肝功能恢复,病情得到控制,仍一生均要注意,不能劳累,不能应用损肝药物,且生活上应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定期复查。
    2023-07-30
  • 人工肝能维持几年(视频)

    人工肝能维持几年
    人工肝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所以不可能维持几年,只是为肝移植争取时间。在肝病晚期,比如在肝硬化、肝癌失代偿晚期,以及肝衰竭的晚期,常规内科治疗手段很难挽回患者的生命。此时要启动外科进行干预,即肝移植。因为肝源匮乏,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肝移植的治疗。因此中间需要用人工肝进行辅助治疗,协助内科的综合治疗,为肝移植赢得时间。根据人工肝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几大类,一大类就是单纯的胆红素吸附,主要用于黄疸非常深的患者。用药物治疗后,其胆红素降不下来,同时又排除其他的梗阻情况,则只能使用单纯的胆红素吸附。第二就是血浆置换,给患者补充凝血因子,同时进行胆红素代谢治疗,把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第三就是蛋白吸附,作为最常用的方式里,为肝移植赢得时间。
    2023-07-30
  • 酒精性肝病有哪几种类型(视频)

    酒精性肝病有哪几种类型
    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损害性疾病,饮酒折合酒精量为男性每周≥140g,女性每周≥70g,导致的肝脏损害疾病,根据其临床常见类型由轻到重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主要常见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性脑病,最终可能演变成肝衰竭,甚至死亡等。
    2023-07-31
  • 脂肪肝怎么引起的(视频)

    脂肪肝怎么引起的
    脂质脂肪在肝脏内过度沉积,经过胰岛素抵抗与高脂质过氧化两次打击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发病较隐匿,病程为常见慢性化过程;需注意肝脏代谢是否紊乱、脂质代谢是否异常;脂肪性肝炎如肝功能异常,需进行保肝治疗;脂肪性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严重者将造成肝衰竭。
    2023-07-31
  • 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
    早期脂肪肝无典型症状,易忽视导致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脂肪性肝炎进而加重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阶段出现肝功能异常,如酶脂增高、白蛋白减低,出现浮肿、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样便、门脉高压、腹水、脾功能亢进、三系减少、牙龈出血、鼻钮、静脉曲张、呕血、黑便、昏迷、感染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展至肝衰竭后救治希望渺茫,患者生存期平均4-5年。
    2023-07-31
  • 什么病人不能溶栓(视频)

    什么病人不能溶栓
    以下几种患者不能溶栓: 1、近期内有活动性出血,比如胃出血等实体器官出血,以及脑出血等患者不能溶栓; 2、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血小板严重减少、血友病等不能溶栓; 3、不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溶栓以前血压要求达到160/100mmHg以下,若血压在180-200mmHg无法控制,不能溶栓; 4、怀疑有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是恶性的大血管破裂性疾病,不可溶栓; 5、溶栓患者不要超过75岁,不能有严重心肺功能异常,如严重肝衰竭、肾衰竭等慢性器官衰竭疾病,不考虑溶栓。
    2023-08-01
  • 横纹肌溶解症挂什么科(视频)

    横纹肌溶解症挂什么科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细胞被破坏,细胞内物质释放到细胞外和血液循环中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茶色尿,严重者可以导致急性肾损伤、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死亡。如症状较轻、尿量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即血压、心率、呼吸平稳,无胸痛、发热等表现,建议到急诊科就诊,可卧床休息,同时给予积极补液,稳定肌细胞膜,促进肌红蛋白的排出等对症治疗,一般在3-5天后可望恢复。 如果出现少尿或无尿、胸痛、高热或血压逐渐下降,此时建议到肾内科就诊,可能需要肾内科血液净化治疗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肌红蛋白、转氨酶、炎症介质,同时还能调整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促进机体恢复,缩短病程。如果疾病非常严重,病情进展较快,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可能需要转到重症监护室,积极给予生命支持,尽可能挽救生命。
    2023-08-01
  • 得丙肝的人有什么症状(视频)

    得丙肝的人有什么症状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感染性疾病,一般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感染丙肝病毒1-2周后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丙肝病毒核酸,但大约80%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少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尿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关节痛。 慢性丙肝患者可能多年没有症状,直到因为严重肝脏损害出现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才可能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慢性丙肝患者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还可能会有右上腹,即肝区的不适感和沉重感。但较少发生黄疸,需要注意有无症状或症状是否明显和肝脏病变程度并不一致。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