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因素(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因素,指的是导致胃肠道间质瘤危险或者是变严重的因素。肿瘤的发生常常是内因、外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如长期吸烟,一天一包烟,20-30年可能会导致肺癌的发生,乙肝病毒的感染容易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胃肠道间质瘤的外部危险因素尚不是完全明确,饮食、环境和遗传因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联性都比较弱。但是也有例外情况的发生。一是”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但是罹患”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概率非常低;二是某些遗传性疾病,比如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可能会增加患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风险。胃肠道间质瘤的内因即内部危险因素,就是基因突变,几乎90%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都存在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这两类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但是非常遗憾,胃肠道间质瘤没有自己明确的肿瘤标志物,所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来监测或者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是不现实的。所以胃肠道间质瘤的预防工作,比较难以进行相应的开展。
    2023-08-02
  • 胆结石有遗传吗(视频)

    胆结石有遗传吗
    胆结石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属于遗传性疾病。胆结石发病率较高,通常在一个家庭中可能有多个成员患有胆结石,但胆结石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慢性疾病都有相关性。胆囊结石发病率在我国较高,正常人群中8%-15%都有胆结石形成。如果家族中有胆结石,更多的可能是由相似的生活、饮食习惯引起。中老年女性属于胆结石高发人群,与肥胖、年龄、性别、多次妊娠及体重快速降低等有一定相关性。部分有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道功能不良、糖尿病、慢性肝病及甲状腺功能不良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现胆结石。胆结石主要与胆汁中的代谢、感染、异物及胆囊功能有相关性。
    2023-08-02
  •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囊胆管炎、慢性炎症性肠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寄生虫感染、化学性因素和遗传性因素,以及胆源性肝硬化、胆石症、酒精性肝病、非特异性肝硬化等多种因素。 另外,有些临床研究发现肝炎病毒也会导致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通常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后导致疾病发生。也有些患者无高危因素暴露但存在患病,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生,很多方面目前存在未知,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2023-08-02
  • 肝血管瘤是肝病吗(视频)

    肝血管瘤是肝病吗
    肝血管瘤属于肝病,属于较常见的良性肝脏占位性疾病。肝血管瘤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常认为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如肝内毛细血管异常增生、扩张引起。一般女性较为多见,所以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有一定相关性。患者通常在查体时发现,肿瘤生长较缓慢,一般每年生长不超过1cm,对肝脏功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多数建议进行定期检查,不需要过度干预,且多数肝血管瘤可终身携带。肝血管瘤需与其他肝脏占位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易发生癌变的肝腺瘤、不典型肝血管瘤、早期小肝癌等。需根据患者既往有无慢性肝病基础,包括病毒感染、长期饮酒、肝硬化等进行鉴别诊断。
    2023-08-02
  • 怎么20几岁就长肝血管瘤(视频)

    怎么20几岁就长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疾病,有先天性因素或者后天性因素,所以二十几岁出现肝血管瘤比较常见。如果患者属于先天性的肝血管瘤,可能是由父母遗传造成,可能在胎儿时期形成肝脏细小的血管瘤。患者如果是后天性血管瘤形成,有可能是慢性的肝脏疾病所造成,如脂肪肝、肝囊肿、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脏损伤后引起局部的血管异常增生,从而形成血管瘤。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在二十几岁出现肝血管瘤比较常见。发生肝血管瘤,不要过度恐慌,因为肝血管瘤属于两性疾病,其治疗一般以动态复查为主。因为血管瘤体积较小,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彩超、CT或磁共振定期复查,不需过度恐慌。如果患者年纪较轻,血管瘤体积较大,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隐痛、大便困难,可以考虑行血管瘤的手术切除或者介入治疗。
    2023-08-02
  • 什么情况需要做肝穿刺(视频)

    什么情况需要做肝穿刺
    肝穿刺为肝病诊断的金标准,即通过某种机械方式获取一定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判断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严重状态。以下情况可以进行肝穿刺: 1、需诊断肝功能损害的具体病因时; 2、需明确乙肝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时; 3、欲了解肝脏组织学的变化,从而确定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疗方式时; 4、需了解肝脏内有结节性病灶的性质时。
    2023-08-02
  • 肝血管瘤症状会表现在脸上吗(视频)

    肝血管瘤症状会表现在脸上吗
    肝血管瘤症状不会表现在面部,肝血管瘤是由于毛细血管异常增生、扩张而在肝脏内形成的占位性疾病。目前还未明确肝血管瘤的具体病因,多数认为是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少部分认为由于后天炎症刺激或女性雌激素引起。肝血管瘤与体表皮肤血管瘤形成原因不同,肝血管瘤不会影响肝脏功能且多数情况无症状,因此无法在肝外出现先兆或相应特异性表现。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根据血管瘤特异性影像学特点,对肝血管瘤进行确诊。还需注意不典型肝血管瘤或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形成占位性疾病,易被误诊为肝血管瘤。对于肝脏占位性疾病,需根据患者临床病史以及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必要时可定期检查,通过观察病灶的生长速度,可进行明确诊断。
    2023-08-02
  • 肝右叶肿瘤有什么症状(视频)

    肝右叶肿瘤有什么症状
    肝脏右叶肿瘤如果靠近血管,没有侵犯到肝包膜,一般没有症状。如果肝右叶肿瘤长到邻近肝包膜,大小超过5cm,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恶心、呕吐、消瘦等症状。有慢性肝病或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肝脏是一个沉默器官,不要等肝脏肿瘤长到侵犯到包膜的时候再检查治疗。 因此,肝右叶肿瘤只有在侵犯肝包膜时才有可能出现症状,在早期没有症状,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不可忽视。
    2023-08-02
  • 肝肿瘤的早期症状(视频)

    肝肿瘤的早期症状
    肝肿瘤的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只表现为轻度的乏力、厌油腻、上腹部隐隐不适等。肝脏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没有慢性肝病的背景,生长缓慢,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肿瘤生长较大,会出现局部的压迫症状,包括压迫周围胃肠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或者压迫血管、胆管,会引起相应的黄疸或者肝脏不适的症状。而恶性肿瘤特别是原发性肝癌,通常同时合并有慢性肝病。多数肝癌早期的患者实际是以慢性肝病的症状作为首发表现,包括厌油腻、乏力、进食之后腹胀、肝功能异常、面色晦暗,或者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腹水、黄疸等。而肝脏肿瘤如果发展的比较大,会牵拉肝被膜,引起明显的腹痛,腹部查体可以有包块,肿瘤自发性破裂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和失血性休克。而肝癌患者中部分患者由于已经出现了肝外转移,包括骨性疼痛、骨折,甚至是截瘫以及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咳嗽咳血等症状。
    2023-08-02
  • 肝脏肿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肝脏肿瘤的治疗方法
    肝脏肿瘤的治疗办法,与肝癌的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具体如下:1、早期病变:对于肝脏肿瘤的早期病变。比如小结节、微小结节,通常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或者局部射频消融的办法,可达到根治的目的。但通常对于肝癌的病人,若是由于合并乙型肝病毒或者丙型肝病毒,慢性长期感染而导致的肝炎、肝硬化,最后形成肝癌的过程,虽然有小病灶得到根治,但后续还要再进一步警惕肝硬化结节再次发生癌变的情况。所以后期随访观察较为重要,一旦发现早期病灶需给予早期治疗;2、晚期病变:晚期肝癌的治愈相对比较困难,多数病人不能通过根治性手术或者射频消融的办法,达到相应的治愈目的。此类情况主要采用全身性、系统性的治疗策略,主要目的是使病人的生存期进一步延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涉及全身性的治疗措施,比如靶向治疗包括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或者是联合化疗。目前对肝脏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相应的小分子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的药物,尤其是抗血管的小分子TKI类药物,在相应的肝癌治疗方面,联合用药或者单药治疗,也都能取得相应疗效。所以临床上对于肝脏肿瘤的治疗,要多个角度共同去评估,且多学科诊治也相对比较重要。争取为病人选择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