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里红

  • 直肠息肉到癌变的过程(音频)

    直肠息肉到癌变的过程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的病变,多分布在直肠的下端,呈圆形,有蒂或者无蒂广基的息肉。直肠息肉由于黏膜和腺体构成,表面一般情况是光滑,如果是受到炎症刺激、干结的粪便刺激或者机械的刺激,表面可以糜烂、出血。\n糜烂在修复的过程中间可能会发生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期状态,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具有癌变倾向,所以临床上要经常复查,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或肛门肛管,或者在肛管窥镜下边直视下进行切除。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可以发展成原位癌,原位癌就属于恶性肿瘤。如果局限在黏膜的息肉表面的原位癌,还称为早期癌,在内镜下或直视下进行切除。如果肿瘤蔓延,可以向肌层或者周围组织蔓延,就变成进展期癌,要根据病变的范围选择其他合适的治疗手段。
  • 直肠息肉出血的症状(音频)

    直肠息肉出血的症状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大部分的直肠息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没有任何感觉,也对排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是较大的息肉,会因大便干结刺激,可以引起黏膜表面的糜烂,出现出血的症状,属于下消化道出血,叫近血,离肛门比较近。这种出血往往与大便混杂在一起,或者附着在大便表面,是鲜红色的血液。当然不会出现柏油样大便,出血一般不会太凶险,量不会太大,有别于痔疮的出血。\n病人可能会有里急后重感,尤其是大的直肠息肉会刺激黏膜,引起反复出现便意,以及排便不尽的感觉。较大的息肉可能会从肛门脱出,特别是距离肛门比较近的息肉,可以在排大便的时候自行脱出,用手可以还纳,也要与内痔进行鉴别。另外,直肠有分泌黏液的功能,直肠较大的息肉往往会导致直肠黏膜面积增加,出现黏液分泌增多,伴有黏液便。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进行肛门直诊,或者用窥镜观察有无息肉,相应进行治疗。
  • 直肠息肉手术多长时间(音频)

    直肠息肉手术多长时间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因为发生在直肠部位离肛门很近,手术切除的时候可以采用肛门窥器,或者直肠镜进行操作。肛门窥器操作起来会更为简便,如果是较大的直肠息肉有癌变的风险,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通过肛门通道进行手术治疗创伤也是较小的。手术时间根据息肉的数量大小、采取的治疗手段不同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单个的较小的息肉,10分钟以内能够治疗完毕,较多的息肉当然相对的时间就较多一些。\n外科手术可能会采用腰麻,加上麻醉的时间相对就更长一些,半个小时左右。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是非常成熟的一种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起来熟练,使用时也会较短,经验不足的医生,操作的时间就会更长一些,如果操作过程中间发生一些出血的情况需要再止血,时间相应的会要更加延长。
  • 直肠息肉出血特点是什么(音频)

    直肠息肉出血特点是什么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属于大肠息肉的范畴,由于发病的位置特殊,离肛门较近,长期受到粪便的刺激,息肉表面可能会有糜烂、出血,出血往往是附着在大便表面或者是混杂在大便中间,呈鲜红色。一般出血量不会太大,也可以自行停止,很少会引起贫血、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n直肠息肉出血的时候,一般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大便过于干结,保证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果是较大的、有蒂的息肉脱出到肛门外,这种息肉往往表面可以有糜烂,可以在肛门周围摸到肿物,可以还纳,还得跟痔疮尤其是内痔进行鉴别。直肠息肉如果有出血了,建议尽快进行内镜下治疗或者是肛窥的支撑进行套扎治疗,能够避免息肉的癌变,也尽早解决排便困难的问题。
  • 直肠息肉的早期症状及治疗(音频)

    直肠息肉的早期症状及治疗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是发生在直肠黏膜的赘生物、增生物,属于黏膜层的病变,所以如果较小的病灶往往没有什么临床表现,早期的发现主要是依靠肛门窥镜或者结肠镜意外的检查后发现。如果发现了直肠息肉,可以根据个数和大小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是单个的直肠息肉,体积不大,可以直接就在做检查的时候用活检钳把它钳出。\n如果是较大的息肉,也可以采用热活检钳多次钳出或者用圈套器套出,当然还可以选用氩气、激光等方法来治疗。如果是个数比较多的直肠息肉,创面是较多的,治疗以后一定要在医院观察1-2天,防止出血。直肠息肉的治疗往往都是用这种微创的方式,它创伤小、愈合快,然后病人痛苦小,也不会在腹壁留下瘢痕等问题,所以现在是临床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对病人的预后也是非常好的。这种病人经过治疗以后还是需要定期检查,因为这种息肉是可以复发的。
  • 直肠息肉手术是什么(音频)

    直肠息肉手术是什么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属于大肠息肉的一种,可以参考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大肠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因为有癌变的潜能,可以观察随访或者择期内镜下切除,多数息肉体积较小通过内镜下活检钳除。较大的息肉以及组织学证实有异形性者,为了避免引起息肉癌变,发现以后可在内镜下切除。常用的方法有息肉切除、圈套电凝摘除或者黏膜剥离切除术。\n多发半球状小息肉可用高频电凝灼除法或者热活检钳处理,但因不能留取组织标本以供病理学检查,不提倡应用。激光气化法、微波透热法及内镜下氩气刀治疗,主要适用于已经明确息肉性质的病变。直肠息肉由于位置偏低,如果操作方便可以用肛窥镜或者直视下把息肉切除或者套扎切除。一般来说直肠息肉都是良性病变,可以选择择期治疗,如果伴有出血、出血量较大、怀疑恶变的息肉则要尽快进行切除治疗。
  • 直肠息肉患者会天天便血吗(音频)

    直肠息肉患者会天天便血吗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大部分都是比较小,0.3-0.5cm,一般没有任何临床表现,通过肛门窥镜或者是结肠镜检查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所以不会有便血的情况,只有极个别的较大的息肉表面糜烂,可以出现便血,便血还可以自止,因为正常人都有凝血功能,表面糜烂以后,排便停止,便血也可以自行停止,但是在下次排便的时候可能又再一次的破损出血,所以是间断性的出血,有自限性。\n如果息肉发生癌变了,有可能会天天都伴有便血,要警惕,如果持续的便血,就要进行相关的检查看看,要排除恶性病变。如果息肉确实是较大的,又伴有便血情况,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延误病情,以免对治疗造成比较棘手的问题,有可能出现发生出血的并发症或者是穿孔等并发症。所以直肠息肉在生活中,发病率并不是太高,可能痔疮的发病率更高一些,需要跟痔疮出血相鉴别,有经验的医生很容易区分,所以要及时就医。
  • 直肠息肉切除后的饮食(音频)

    直肠息肉切除后的饮食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切除以后饮食原则就是要保持大便的细软,不要吃辛辣、上火的食物,热带水果、桂圆、荔枝会引起大便干结,最好吃白心的火龙果、香蕉、蜂蜜等软化大便的食物。少食多餐,防止大便干结,不吸烟、不饮酒等。\n有一些中药能够促进大便的排出,软化大便,选择服用,找有经验的中医医师开取中药,还可以采用灌肠的方式把中药灌入到直肠,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而且能够预防息肉的复发。直肠息肉切除以后,总体无需太多的特别处理,注意休息,少运动,不做剧烈的运动,防止创面的出血,排便的时候不要过度用力。如果是大便干结可以用开塞露,或者是肥皂水,稍微润滑一下,缓慢的排出,不要过度的用力。
  • 直肠息肉与直肠癌怎么鉴别(音频)

    直肠息肉与直肠癌怎么鉴别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临床上直肠息肉与直肠癌是需要重点鉴别的,尤其是隆起型的直肠癌。直肠息肉往往是个小,底部比较光滑,蒂比较窄,表面光滑,极个别的直肠息肉可能会伴有表面的糜烂、出血,但是出血可以很快自止。如果是直肠癌,肿物一般较大,基底比较宽,周围黏膜可能会有纠集、充血、水肿等情况。大的隆起性的癌灶表面可能会由于供血的缺陷出现溃疡、糜烂、坏死,这种覆盖的胎一般是比较污浊的,出血很难自止,会持续性的大便带血。\n确切的鉴别是需要病理组织检查的,直肠息肉当然显微镜下不会找到癌细胞,而直肠癌可以找到肿瘤细胞,这也是两者根本的鉴别。治疗手段也是有区别的,直肠息肉如果不伴有并发症出血等情况,可以观察,较大的息肉可以内镜下治疗,而直肠癌要尽快进行根除治疗,如果没有转移灶,可以局部切除或者是节段性的肠管、直肠的切除,能够有较好的疗效。
  • 直肠息肉电灼切除怎么做(音频)

    直肠息肉电灼切除怎么做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的一种赘生物,有扁平无蒂的息肉,也有有蒂肌肉。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不同,选择的切除方法是不一样。较小的息肉,直接行内镜下热火检钳钳除即可。当然,直肠息肉由于离肛门很近,也可以在肛门窥器的支撑下直接进行切除,但该法常不能提供有效的病理检查标本。\n较小的息肉多能够在直视下或内镜下钳除,而较大的息肉,特别是有蒂的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较大的无蒂扁平息肉,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法。先用内镜注射针沿病灶周围黏膜下层注射2-10ml的肾上腺素盐水,使病灶明显隆起。再直接用带刺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病灶后,慢慢收紧圈套通电,用切割电流进行高频的电切,也可以选择电凝功能的工具。这样能够减少创面的出血,有利于创面的修复。做黏膜下注射的目的是让肌肉更加隆起,避免切割的时候伤及到肌层而引起肠壁的穿孔。